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湖北省孝昌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云,湖北金衛(wèi)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市江漢區(qū)東信冷凍食品商行,住場所武漢市江漢區(qū)華南海鮮市場東區(qū)6街*****號。
經(jīng)營者:張春娥。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么元,該商行經(jīng)理。
原告李某某(以下簡稱原告)訴被告武漢市江漢區(qū)東信冷凍食品商行(以下簡稱被告)勞動爭議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黃云,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許么元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原告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績效工資900元(300元月×3個月);2、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2月份的工資差額1675元4100元月÷26天×24天-2109元);3、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3月份的工資1734元4100元月÷26天×11天);4、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11日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10250元(4100元月×2.5月);5、確認原告與被告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11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事實和理由:原告2017年12月1日入職被告處,從事送貨一職,月基本工資3800元、績效工資300元,每月工資平均4100元。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繳納社保。被告拖欠原告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績效工資900元、2018年3月工資1734元,扣發(fā)原告2018年2月份工資1675元。2018年3月11日,原告被迫解除勞動關系。原告申請仲裁后,對仲裁裁決不服,故訴至法院,提出上述訴訟請求。
被告辯稱:2017年11月26日,原告通過58同城網(wǎng)絡找到商行許么元找事情做。2017年12月初,開始來幫忙配貨搬貨,每月30天給3800元算工錢,每日工錢127元,沒有工作的時候調(diào)休,按實際來的天數(shù)結工錢。原告出工不出力,多次找老板要績效獎金,都明確告知,沒有績效。2018年2月21日叫原告來幫忙,原告稱家中有事不能來,拒絕上班。2018年3月11日,原告眼看混不下去,采取恐嚇破壞手段敲詐勒索,當場被公安機關阻止并審訊。原告是許么元請的雇傭工,與被告沒有勞動關系,其雇主許么元已經(jīng)轉賬將工錢支付給原告,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許么元與被告經(jīng)營者張春娥系夫妻關系,許么元負責被告商品配送。2017年12月開始,原告在被告處從事搬運工作,2018年1月10日,張春娥向原告賬戶轉賬3800元,并注明為12月工資;2018年2月12日,許么元向原告轉賬3800元;2018年3月許么元向原告轉賬2109元;2018年3月11日,張春娥通過微信陳述3月10天工資,4月10日發(fā),4月5日通過微信向原告轉賬1254元,并注明3月1日至3月10日。2018年3月10日原告離職。2018年3月19日,原告到武漢市江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于2018年5月7日作出江勞人仲裁字(2018)第264號仲裁裁決書,駁回原告仲裁請求,原告不服,訴至法院,提出上述訴訟請求。
庭審中原告提交了被告處2018年2月的考勤表,載明原告2月工作16天,正常休息一天,被告對該考勤表真實性予以認可;被告向本院提交了2018年3月的考勤表,載明原告3月工作10天,從1日至10日,原告對該考勤表的真實性亦認可。原告在庭審中稱每月工作28天,被告稱每月工作30天。
本院認為,根據(jù)《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一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組成部分?!奔暗诙l第1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可參照下列憑證:(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牌“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本案中原被告之間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原被告雙方均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原告在被告處從事搬運工作,系被告的業(yè)務組成部分,被告的經(jīng)營者及配偶定時向原告賬戶內(nèi)匯款,且被告經(jīng)營者將匯款的備注為工資,此外被告還對原告實行考勤制度。因此雙方之間構成勞動關系。因原告對被告提交的3月份的考勤表予以認可,故原告離職時間以考勤表為準。本院認定雙方從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10日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應承擔舉證責任,原告認為雙方約定每月績效工資300元,但未提交證據(jù)予以證明,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績效工資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2018年2月有春節(jié)假期3天,該月原告實際工作16天,正常休息一天,故該月被告應向原告支付20天工資。庭審中原告認可每月工作28天,本院以此為據(jù),計算原告應得工資,其2月應發(fā)工資為2714.29元(3800元月÷28天×20天),扣除被告已發(fā)放的2109元,被告應補發(fā)工資605.29元。2018年3月,原告工作10天,應發(fā)工資1357.14元(3800元月÷28天×10天),扣除被告已發(fā)放的1254元,還應發(fā)放103.14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原告2017年12月開始入職被告處,被告至遲于2018年1月1日應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但未予簽訂,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工資差額7871.43元(3800元+2714.29元+1357.14元)。對原告補發(fā)2月、3月工資,以及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工資差額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武漢市江漢區(qū)東信冷凍食品商行從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被告武漢市江漢區(qū)東信冷凍食品商行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李某某2018年2月工資差額605.29元;
三、被告武漢市江漢區(qū)東信冷凍食品商行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李某某2018年3月工資差額103.14元;
四、被告武漢市江漢區(qū)東信冷凍食品商行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李某某未簽訂勞動合同工資差額7871.43元;
五、駁回原告李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減半后案件受理費5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馬佳
書記員: 何仕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