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閔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偉民,上海陳偉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卜蜂總蓮(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楊高中路XXX號XXX號樓XXX層。
法定代表人:李瑞寒,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戴曉偉,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露,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與被告卜蜂總蓮(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2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0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偉民,被告卜蜂總蓮(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戴曉偉、馬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1.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人民幣355,000元;2.被告支付原告未休年休假折薪5,094.25元。審理中,原告撤回第二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2005年8月原告進入被告處工作,簽訂有多份勞動合同,雙方于2016年8月23日簽訂了2016年9月1日起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合同約定被告聘用原告在電腦信息系統(tǒng)部工作,從事DDM技術崗位。原告的每月基本工資12,850元、職級津貼1,000元、餐費150元、電話費100元,合計14,100元。2019年2月2日得到年終獎8,300元。2019年5月6日被告解除了與原告的勞動合同。原告在被告處的最后工作日為2019年5月6日。原告認為原告應被告要求,將相應交接內容交接給被告指定人員的郵箱,但因原告在公司的各種賬號及郵箱均被封,為了不影響被告的日常工作,原告通過私人郵箱交接了相應文件,發(fā)送給了被告指定人員。同時抄送給了公司高層領導董事長李瑞寒、大北區(qū)人力資源總監(jiān)金成立、華東區(qū)人力資源總監(jiān)高紅、大北區(qū)電腦部負責人左寧。原告認為該行為完全合規(guī)。相應人員均屬高層,不會泄露公司密碼,且公司技術人員在收到密碼后,也應即刻更改。同時,根據(jù)原告崗位責任,被告系統(tǒng)遭到病毒攻擊并非原告職責范圍,原告亦不應對相應侵害負責。因不服仲裁裁決,現(xiàn)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卜蜂總蓮(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辯稱,被告處2019年3月6日ORC系統(tǒng)服務器遭到“勒索”病毒入侵導致系統(tǒng)癱瘓。原告崗位為DDM技術崗位,職責包括系統(tǒng)的備份和恢復,原告作為部門副經(jīng)理以及ORC系統(tǒng)和服務器的管理員,對ORC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進行備份是其責任?;谏鲜鲈?,原告被部門負責人要求留司查看,被告于2019年4月9日要求原告進行工作交接,要求為:1、交接范圍為電腦部三名員工;2、交接方式為書面。原告于2019年4月15日通過私人郵箱將保密信息發(fā)送給了無關人員。原告此舉違反了保密協(xié)議,被告根據(jù)紀律管理政策解除原告的勞動合同,合法合規(guī)。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李某曾系被告卜蜂總蓮(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員工,雙方于2016年8月23日簽訂了一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工作崗位為DDM技術崗位。被告于2019年5月6日以原告在交接工作過程中,拒不按照華東區(qū)電腦部負責人的要求進行工作交接,并且違反保密協(xié)議,通過私人郵箱將掌握的操作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應用系統(tǒng)的賬號和密碼發(fā)送到華東區(qū)電腦部負責人指定交接人以外的人員郵箱,根據(jù)公司紀律管理政策第2.1.1條,2.2.3條,2.2.3.22條,原告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行為為由,解除了原告的勞動合同。2019年5月23日,原告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裁令被告支付原告:1.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355,000元;2.2019年未休年休假折薪5,094.25元。2019年7月24日,該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裁令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未休年休假折薪5,094.25元,對原告的其余請求未予支持。原告不服,訴至本院。
另查明,原告與被告簽訂保密協(xié)議規(guī)定有:接觸商業(yè)秘密的員工,非經(jīng)授權或因工作需要,不得將包含商業(yè)秘密的紙質文件或電子數(shù)據(jù)形式的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文件、信息復制、傳播、損毀或以其他方式泄露,被告處電子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權限密碼不得透漏給沒有權限的員工或第三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公司紀律管理政策規(guī)定有違反保密協(xié)議,泄露公司機密的屬于嚴重違紀行為,員工有嚴重違紀行為的,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再查明,2019年4月15日,被告處工作人員與原告進行談話并制作了筆錄。該筆錄中原告自述其負責電腦部BIR和ORC以及JDA和POWERE2E系統(tǒng)應用的支持,2019年3月6日因ORC服務器中毒,公司苗總要給予其處分并離開電腦部,原告系統(tǒng)權限均被封。苗總要求原告把負責的相關工作交接給電腦部其他同事,包括謝添、邱煒、鄔敬來三人。當日,苗總給了原告一張打印交接表,交接方式要求為書面交接。就為何將其掌握的BIR、ORC、JDA、POWERE2E的系統(tǒng)賬號、密碼發(fā)給指定人員之外的問題。原告稱,因其在4月10日交接單中備注“從交接日期,本人對項目系統(tǒng)不負責任”的意見,苗總不同意接受。故在2019年4月15日原告通過私人郵箱將相關賬號密碼發(fā)給了謝添、邱煒、鄔敬來、苗振環(huán)、董事長李瑞寒、北區(qū)人事負責人金成立、華東區(qū)人事負責人高紅、大北方區(qū)電腦部負責人左寧。原告認為相應人員不是被要求交接的同事就是公司高管,有權知曉工作交接情況,且具有保密意識,不會涉及泄密。原告通過這種形式告訴所有郵件人員,工作已全部交接完畢,再出現(xiàn)問題不能由其負責。同時,原告在微信群中進行了告知,原告認為,公司苗總應當在收到后第一時間將密碼進行修改。
審理中,1.原告稱,2019年4月15日其通過電子郵件交接的相關賬戶、密碼原先僅由原告及其上級華東區(qū)負責人掌握,密碼始終沒有變過。原告如果休息,其上級會臨時授權給頂替人員特定的密碼范圍。
2.原告還稱,被告處苗振環(huán)拒絕接受其移其在2019年4月15日的書面交接,導致其以電子郵件形式進行交接。被告對此不予認可。原告提供了:工作交接單兩頁,證明其當日書面交接遭拒的情況。被告對此針對不予認可,理由有三:一是原告在談話筆錄中自述其收到一張打印交接表,而非兩張;二是原告現(xiàn)提交的表格中有明顯涂改日期的痕跡,原寫的交接日期為4月16日,后修改為4月15日;三是談話當日,原告向談話工作人員江曉榮發(fā)送了工作交接單的照片件,僅為一頁,且內容僅有一行。原告稱,談話筆錄中所稱的一張實際為一份,且兩張紙張頁碼連續(xù);4月16日為筆誤;照片在4月15日尚未填寫完畢的情況下拍攝,拍攝原因已記不清。在4月16日談話過程中,應談話人員要求,原告向其發(fā)送了該照片。
被告則提供了原告與2019年4月16日上午與談話人員江曉榮的微信聊天記錄,證明該日原告自行向被告發(fā)送的交接內容與其現(xiàn)提供的內容不一致,其中僅有一項內容。原告對該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予以確認,因被告質證意見成立,本院對原告提供的工作交接單真實性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經(jīng)查明,原告通過個人外部郵箱向被告指定的3位移交人員發(fā)送了移交郵件,并將上述郵件抄送給非被告授權移交的4位公司員工,結合原告自述的原相關系統(tǒng)賬號、密碼的掌握情況,本院難以采納原告所述的相關人員均有權知曉賬號密碼的主張,原告該行為顯然違反與被告訂立的保密協(xié)議,故被告依據(jù)其規(guī)章制度解除原告,于法不悖,本院予以確認。審理中,原告撤回第二項訴訟請求,于法不悖,本院予以準許。原、被告對仲裁裁決的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未休年休假折薪5,094.25元均無異議,本院對該項仲裁裁決內容予以確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卜蜂總蓮(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應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2019年未休年休假折薪5,094.25元;
二、駁回原告李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計5元,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雯
書記員:李??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