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藁城市。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紅占,石家莊市藁城青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北辛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辛集市方碑大街。法定代表人:楊迎彬,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相合,該公司副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梁金亮,河北海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李某某上訴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銷辛集市人民法院(2018)冀0181民初595號民事判決書并依法重新作出公正判決或發(fā)回重審。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審法院未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其對事實的認定存在錯誤。2017年7月2日上訴人在被上訴人承包的河北醫(yī)科大學圖書實驗綜合樓工程中干活時,從工作架上摔下來,致使上訴人身體多處摔傷。后上訴人在正定縣中醫(yī)院住院治療,被診斷為左做骨骨折和左側第4、5、6肋骨骨折。原審中被上訴人認可承包了河北醫(yī)科大學圖書實驗綜合樓工程,而上訴人也確系在該工地中從事管道刷漆時受傷,證人高某、王某及高立海的證言可充分證實上訴人在該工地摔傷的事實及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事實。而原審法院卻認為高立海與張繼行簽訂的《建筑安裝承包合同》沒有加蓋公章,上訴人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張繼行系被上訴人的員工,其對事實的認定存在錯誤。原審中上訴人也申請人民法院調(diào)取被上訴人員工工資發(fā)放名冊以證實張繼行系被上訴人的員工,而原審法院卻未予調(diào)取。綜上所述,原審法院對上訴人提供的證據(jù)未能審查認定及未向被上訴人調(diào)取相關證據(jù)存在錯誤,其認定事實不清。請求二審法院在查清上述事實的基礎上依法撤銷原判并重新作出公正判決或發(fā)回重審。河北辛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答辯稱,答辯人承包河北醫(yī)科大學圖書實驗綜合樓工程后,將刷漆,消防安裝,空調(diào)安裝的工程承包給了陳文忠。在一審中,一審法院到答辯人處調(diào)取工資發(fā)放情況,但是答辯人處沒有張繼行的發(fā)放記錄,所以我公司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證明。綜上,上訴人與答辯人不存在勞動關系。李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依法判決原、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李某某2017年由高利海招用到河北醫(yī)科大學圖書實驗綜合樓工程工地地下負二層從事管道刷漆工作,工作上接受高利海指派,李某某與高利海約定日工資200元,由高利海負責發(fā)放。原審法院認為,李某某主張高利海2017年6月26日與辛某公司經(jīng)理張繼行簽訂建筑安裝承包合同,由高利海承包了河北醫(yī)科大學圖書實驗綜合樓管道刷漆工程,高利海系自然人,被告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是原告提供的《建筑安裝承包合同》沒有加蓋被告公章,也未得到辛某公司的追認承認,李某某未提供張繼行系辛某公司的員工,代表被告與高利海簽訂《建筑安裝承包合同》的相應證據(jù),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的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據(jù)此李某某的主張證據(jù)不足,其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判決: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同原審法院查明事實。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河北辛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辛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河北省辛集市人民法院(2018)冀0181民初59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6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紅占、被上訴人辛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相合、梁金亮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訴人以高利海從被上訴人公司經(jīng)理張繼行處承包管道刷漆工程,高立海不具有用工資質(zhì),而上訴人受雇于高利海,在工作過程中受傷,被上訴人應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但根據(jù)上訴人原審提供的證據(jù),不能充分證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故上訴人要求確認其與辛某集團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李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李秀云
審判員 尋 亞
審判員 高瑞江
書記員:王雪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