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南省南陽市人,武大生命科學院動物實驗員,住武漢市武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鄔仲奇,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湖北華夏創(chuàng)業(yè)管理顧某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江漢區(qū)中央商務區(qū)泛海國際SOHO城第3,4,6幢3號樓23層3、4、5號。
法定代表人:高貴芳,系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鵬,湖北偉宸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湖北中新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qū)民主路782號洪廣寶座第24層。
法定代表人:劉迎春,系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啟,男,系公司辦公室法務。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武漢大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珞珈山。
法定代表人:竇賢康,系大學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義芳,女,武漢大學后勤集團宿教中心文員。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夢蕾,湖北謙牧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原告李某某(下稱原告)與被告湖北華夏創(chuàng)業(yè)管理顧某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公司)、被告湖北中新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稱中新公司)、被告武漢大學(下稱武漢大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鄔仲奇、華夏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鵬、中新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啟、武漢大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義芳和鄒夢蕾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1、三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21000元;2、三被告支付延遲加班工資5400元;3、三被告支付休息日加班工資50207.04元;4、三被告支付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共7965.54元;5、三被告支付帶薪年休假補償7241.4元。事實和理由:原告與中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被派遣至武漢大學信息學部七舍擔任值班員。合同屆滿前,原告被武漢大學后勤要求與華夏公司先后簽訂兩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的工作地點、職務一直未變。合同屆滿,原告向武漢大學后勤提出續(xù)約申請被拒。華夏公司也未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并下達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依據武漢大學后勤管理規(guī)定,原告每天工作24小時,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沒有休息日、節(jié)假日,也不享有帶薪休假的權利,違反合同約定。合同解除后,原告主張權利,三被告相互推諉,為此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
華夏公司辯稱,1、華夏公司作為勞務派遣單位,與原告的勞動合同期滿后,用工單位、勞動者以及華夏公司未就續(xù)訂勞動合同達成一致,因此華夏公司終止勞動合同。根據法律規(guī)定,計算經濟補償時合并計算工作年限的前提是原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而沒有支付經濟補償,而本案原告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到期后,原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不明,本案也不存在原用人單位中新公司安排原告到華夏公司工作的事實,亦不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因此華夏公司無需就原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只根據原告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2、原告在用工單位從事宿教中心值班工作,工作性質和內容屬于值守,工作和休息時間混同,其訴稱與對班輪崗上班,上一天休一天,原告的工作日少于法定工作日天數,休息休假權利得到了保障,并非原告陳述每天必須24小時在崗上班,沒有休息日、節(jié)假日,且原告在職期間均未對工作內容、性質提出超時加班異議,也不能證明其24小時在崗上班、沒有休息日、沒有節(jié)假日的加班事實,用工單位、華夏公司亦已發(fā)放加班工資,因此不能認定原告存在超時加班的事實。3、本案用工單位作為學校,有寒暑假安排。原告在用工單位已享受寒暑假,不享受帶薪年休假或未休帶薪年休假工資待遇,原告關于未休年休假工資補償的請求不應得到支持。綜上,華夏公司僅應根據原告在華夏公司的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
中新公司辯稱,中新公司與原告于2014年解除勞動關系,仲裁時效已過,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武漢大學辯稱,原告擔任宿舍值班員,采用勞務派遣不違反法律強制規(guī)定,也沒有損害原告權益,在本案中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對于原告主張加班工資沒有依據,原告在崗期間并非所有時間均用于工作,不能認定存在加班事實,平時采用的是上一天休一天的工作模式,保障了原告的休息時間,對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問題,武漢大學已經足額向其支付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并向華夏公司進行支付。對帶薪年休假補償問題,武漢大學存在寒暑假,在寒暑假期間是四人輪班,原告在寒暑假享受的假期已超過年休假時間。武漢大學已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書。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武漢大學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2年9月1日,原告入職中新公司,由中新公司派遣至武漢大學信息學部七舍從事宿舍值班員工作。原告工作時間為上午9時至第二天上午9時,上一天班休息一天,吃住在單位。原告與中新公司簽訂期限至2014年8月31日為期二年的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原告與中新公司解除勞動合同。2016年9月1日,原告與華夏公司簽訂為期二年的勞動合同,約定原告由華夏公司派遣至武漢大學宿教中心從事值班工。但原告的工作地點、工作崗位、工作職責、工資待遇均保持不變。合同到期,華夏公司與原告終止勞動合同,不再續(xù)簽,并向原告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原告辦理了交接手續(xù)離職。2018年9月17日,原告申請仲裁。仲裁終局裁決如下:一、華夏公司支付原告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2655.17元、年休假工資1609.20元;二、華夏公司支付原告經濟補償10500元;以上款項,武漢大學承擔連帶責任。三、駁回原告其他仲裁請求。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本院,訴請如前。華夏公司、武漢大學不服仲裁裁決,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裁。本案審理過程中,經釋明,如法院認定被告不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原告則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
另,原告在2018年元月1日元旦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一天,2018年2月16日春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期間加班二天,2018年4月5日清明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期間加班一天,2018年5月1日勞動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一天。中新公司未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原告未休年休假,三被告未支付原告年休假工資。原告離職前十二個月月平均工資為1750元(含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部分)。
上述事實有勞動合同、《單位值班記錄本》、到期不續(xù)簽勞動合同通知書、勞動合同終止證明、漢口銀行流水憑證、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勞務派遣協(xié)議書及補充協(xié)議、仲裁裁決書、當事人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與中新公司、華夏公司的勞動合同因合同期滿而解除或終止,不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原告與武漢大學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故原告要求三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100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規(guī)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xù)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xù)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guī)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本案中,雖然原告的勞動合同主體由中新公司變更為華夏公司,但原告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因此,可視為原告非本人原因從中新公司被安排到華夏公司工作。中新公司合同期滿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現原告與華夏公司因合同期滿而終止了勞動合同,故華夏公司應支付原告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0500元(1750元/月×6個月)。
雖然原告工作時間是上午9時到第二天上午9時,但原告從事的是宿舍值班員工作,工作強度不大,且吃住在單位,故原告要求三被告支付延遲加班工資540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原告工作時間是上一天班休一天,可視為休息日進行了調休,故原告要求三被告支付休息日加班工資50207.04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原告在2018年元旦法定節(jié)假日期間加班一天,2018春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期間加班二天,2018年清明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一天,2018年勞動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一天,而被告提交的工資表沒有原告簽字確認,不能證明向原告發(fā)放了加班工資,故華夏公司應支付原告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805元(1750元/月÷21.75天/月×5天×200%)。原告要求三被告支付節(jié)假日其余加班工資的訴訟請求,因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其加班事實,故不予支持。
雖然武漢大學存在寒暑假,但從《值班記錄本》及原告的銀行工資流水、被告提交的工資表可顯示原告的寒暑假工資與其他月份的工資沒有差別,可視為原告沒有享受寒暑假,且三被告沒有證據證明原告已享受寒暑假,故華夏公司應支付原告在其工作期間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差額3218元(1750元/月÷21.75天/月×20天×200%)。雖然原告在中新公司工作期間未休年休假,中新公司也未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但原告要求三被告支付在中新公司工作期間未休年假工資的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故不予支持。
因原告與武漢大學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故武漢大學辯稱在本案中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意見,予以采信,予以支持。
原告其他訴訟請求,因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故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華夏創(chuàng)業(yè)管理顧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0500元;
二、被告湖北華夏創(chuàng)業(yè)管理顧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805元;
三、被告湖北華夏創(chuàng)業(yè)管理顧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未休年休假工資差額3218元;
四、以上款項,被告武漢大學不承擔連帶責任;
五、駁回原告李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湖北華夏創(chuàng)業(yè)管理顧某有限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施余芳
書記員: 孫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