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蔣志勇,黑龍江墨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XX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哈爾濱市松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立海,哈爾濱市松北區(qū)松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長琪,哈爾濱市松北區(qū)松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第三人:陸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原告李某與被告XX富、第三人陸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蔣志勇、被告XX富委托訴訟代理人宋立海、第三人陸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XX富向李某返還征收補償款25萬元;2.自XX富領取補償款之日起至XX富實際返還之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事實和理由:李某與陸某某婚前相處了八年,于2010年3月6日登記結婚。2005年5月31日以陸某某名義注冊哈爾濱市松北區(qū)芳維衛(wèi)生用品廠(以下簡稱芳維廠),注冊芳維廠時李某與陸某某各出資20萬元左右。該廠由李某與陸某某共同經營。2010年6月因當時XX富聽說地要動遷,所以搶建了房子,把芳維廠搬遷到XX富提供的廠房處經營,為多得點補償款。芳維廠實際不在XX富的房子經營,只是當倉庫使用,未給付XX富房屋租金。李某當時跟XX富說把芳維廠的經營地改到XX富的房屋處,廠子的補償歸李某和陸某某,房子的補償歸XX富。2014年3月19日XX富代表芳維廠與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基礎設施開發(fā)建設有限公司簽訂了《住改非房屋征收補償協議》,其中芳維廠應得耗材補償款25萬元、營業(yè)損失補償款24萬元、設備搬遷補償款1萬元,以上合計50萬元。上述款項系李某與陸某某夫妻共同財產。2014年5月XX富收取了包括芳維廠應得50萬元在內的征收補償款后未交付李某。2015年5月2日李某與陸某某經哈爾濱市道里區(qū)人民法院判決離婚。離婚判決中對上述征收補償款要求另行主張。
XX富辯稱,不同意李某的訴訟請求。2009年12月1日芳維廠租用XX富的房屋,當時房租定為每年6萬元。但陸某某提出雙方可以合作,即芳維廠不支付租金,工廠在經營管理過程中XX富無需參與,如國家征占工廠時,工廠所得一切補償款由XX富與芳維廠按照雙方百分之五十的比例進行分配。包括設備補償款、營業(yè)補償款、材料補償款及工人應得的補償款等一切補償款。在拆遷時XX富依據陸某某2009年12月1日出具的承諾書到相關部門領取了全部補償款552,908元,其中和工廠相關的是50萬元,與房屋相關補償的是單獨的。2014年5月7日XX富依據與陸某某的承諾,給陸某某的母親田春榮匯款20萬元,并當日給陸某某5萬元現金。另外在合作時XX富知道該工廠是個體工商戶,執(zhí)照上標明是個人經營性質,沒有標明家庭經營,所以陸某某與XX富之間的約定不侵犯任何人權利。關于芳維廠XX富與李某沒有任何協議。
陸某某述稱,2005年5月31日在松北區(qū)陸某某個人經營芳維廠,一直都是陸某某自己在經營,李某沒有參與過經營,該廠由陸某某母親田春榮出資20萬元,廠子一共投資了40多萬元。2009年時陸某某找到了XX富協商租房子的事,陸某某與XX富屬于合作。芳維廠在2009年12月1日搬到了XX富一處160平米的房屋開始經營,生意一般。2014年房屋動遷,陸某某跟XX富確實有協議,因XX富未收房租,當時承諾陸某某與XX富各百分之五十。陸某某與李某結婚后陸某某自己經營芳維廠,李某沒有參與過經營。陸某某認為補償款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是陸某某婚前的。2015年陸某某與李某離婚訴訟中提到了芳維廠的事,判決中讓雙方另案訴訟。芳維廠以前有兩個大設備,因房子要動遷,所以把設備賣了。芳維廠確實未在XX富的房屋經營,但是芳維廠在天津等地引進來一部分半成品,在這個房屋進行封裝,但XX富的房屋離發(fā)貨的地方比較遠,所以芳維廠另租了一個房子。芳維廠李某沒有出資,陸某某與李某婚前相處了6年左右。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1、李某提交的哈爾濱市道里區(qū)人民法院(2014)里民一初字第1053號判決書、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哈民二終字第1082號判決書、松北區(qū)工商局出具的個體戶營業(yè)執(zhí)照、質量技術監(jiān)督通知書、監(jiān)督檢查抽樣單、物品清單、行政執(zhí)法檢查登記書、登記保存決定書、流水賬、出庫單等證據均無法直接證明案涉芳維廠系李某與陸某某共同經營,但李某與陸某某離婚案件一、二審判決書中均未認定案涉芳維廠在雙方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經營收益歸陸某某個人所有。故本院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予以認定,對李某證明主張予以部分采信。2.XX富提交的證據1.賬戶交易明細表及證明一份,該份證據不能證明其待證主張,本院不予采信。證據2.承諾書,該承諾書系陸某某個人承諾,現無證據直接證實案涉芳維廠系陸某某個人經營,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3.陸某某提交的證據介紹信一份,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聯,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陸某某2005年5月31日以其名義注冊芳維廠,李某與陸某某于2010年3月6日登記結婚。芳維廠搬遷到XX富提供的廠房處經營期間未給付XX富房屋租金。2014年3月19日XX富代表芳維廠與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基礎設施開發(fā)建設有限公司簽訂了《住改非房屋征收補償協議》,其中芳維廠應得耗材補償款25萬元、營業(yè)損失補償款24萬元、設備搬遷補償款1萬元,以上合計50萬元。2014年5月XX富收取了補償款后未交付李某。2015年5月2日李某與陸某某經法院判決離婚,離婚判決中對上述征收補償款事項未予認定、未予處理,寫明李某另案主張。
本院認為,一、關于芳維廠征收補償款歸屬問題。案涉芳維廠及芳維廠征收補償款是否系李某與陸某某夫妻共同財產在雙方離婚糾紛案件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認定。但判決書中寫明芳維廠系陸某某2005年5月申請設立,組成形式為個人經營。李某與陸某某于2010年3月6日登記結婚,雙方婚后關于芳維廠的經營形式原審判決未予明確。李某與陸某某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未有約定,則應依法律規(guī)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故本院確認案涉芳維廠征收補償款中關于營業(yè)損失補償款24萬元應屬李某與陸某某共同所有。其它款項不屬于本案審理范圍,本院不予認定、不予處理。二、關于XX富是否應向李某返還芳維廠征收補償款中關于營業(yè)損失補償款的問題。陸某某給XX富出具的承諾對陸某某具有約束力,對李某不具有約束力。XX富應將芳維廠征收補償款中關于營業(yè)損失補償款24萬元的百分之五十即12萬元返還給李某。三、關于李某主張自XX富領取補償款之日起至XX富實際返還之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的問題。因芳維廠無償使用XX富的廠房,在該場地被動遷后關于芳維廠所得補償的分配問題李某與XX富雙方未有約定,基于公平原則,本院對李某關于利息的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XX富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李某120,000元;
二、駁回李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50元(李某已預付),由李某負擔2350元,XX富負擔2700元。XX富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李某該款項,本院不另收退。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鄭宏超
人民陪審員 姚玉珍
人民陪審員 廉景發(fā)
書記員: 王建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