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之妻):金潔,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住潛江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湖北章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潛江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潛江市江漢路36號。法定代表人:文淼,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晶,男,該公司營業(yè)部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濤,湖北源來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第三人:朱潛連,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住潛江市。
金潔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潛江農商行賠償金潔損失40萬元及相應利息(從損害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清償之日止)。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認定潛江農商行在提供轉賬服務過程中賬號輸入錯誤的行為系“允許性失誤”、“不屬于違法行為”,明顯不當。“允許性失誤”是指在科學的前提下,其科學發(fā)展的現(xiàn)時水平與科學實驗之間的差距太大所呈狀態(tài),“失誤”后果可予原諒或赦免。本案中,潛江農商行在提供轉賬服務過程中輸入賬號的行為,并非現(xiàn)時段科學水平難以達到的實驗性課題,如對該錯誤行為免責,必導致社會交易行為的混亂。另“允許性失誤”與“不屬于違法行為”之間亦無邏輯聯(lián)系。2.根據(jù)庭審查明的事實可知,當受款人賬號輸入錯誤時,該筆款項將于3秒之內返還潛江農商行的交易平臺。但本案中,該款項再次進入李某賬戶時已達32分鐘,系正常工作時長的600余倍。在此期間,人民法院完成了對李某賬戶的凍結手續(xù),潛江農商行遂將該筆款項存入李某賬戶,該行為明顯非系統(tǒng)完成,而系主觀故意所致。該疑點應由潛江農商行作出合理解釋,否則,應承擔不利后果。但一審法院反而要求李某提交潛江農商行具有主觀故意的證據(jù),明顯不當。3.本案中,李某主張的支配權與朱潛連的“占有使用權”不可分割,李某行使支配權直接關系朱潛連“占有使用權”的實現(xiàn)。一審法院剝奪了朱潛連的訴權,使李某主張的支配權孤立化,并認定支配權不納入法律保護對象,明顯錯誤。潛江農商行辯稱,1.潛江農商行輸入朱潛連的賬號雖然有誤,但李某對潛江農商行的該行為簽字予以認可,故該行無違約行為。2.無論潛江農商行是否構成違約,其行為均未對李某造成任何損失,也未損害李某的支配權。3.無論涉案40萬元回款的定性為退回款還是存入款,均不影響本案的審理結果。綜上,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朱潛連述稱,請求潛江農商行將40萬元及相應利息退還至朱潛連賬戶。李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潛江農商行賠償李某損失40萬元及相應利息。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李某系潛江農商行的儲蓄客戶,開戶賬號為62×××57。2017年1月25日9時32分,李某向潛江農商行申請辦理從上述賬戶向朱潛連轉賬40萬元的業(yè)務,以返還所欠朱潛連債務。潛江農商行受理后,指令李某填寫轉賬單據(jù),并依據(jù)其填寫的單據(jù)進行了操作處理,將李某上述賬戶下賬40萬元。同時,因李某申請辦理的業(yè)務系跨行轉賬,潛江農商行依規(guī)收取李某相應手續(xù)費。2017年1月25日9時56分,潛江市人民法院基于他人的申請將李某上述賬戶凍結,凍結上述賬戶內存款余額139.12元,未凍3998620.88元。2017年1月25日10時16分52秒,上述已轉賬款項返回李某上述賬戶。該款項返回后,潛江農商行經核對,原因是潛江農商行在辦理轉賬業(yè)務中,將朱潛連賬號62×××57輸入為xxxx7,轉賬款未能入賬朱潛連賬戶并返回李某賬戶系上述賬號不符所致。李某發(fā)現(xiàn)轉賬款項返回并被凍結后,認為潛江農商行存在故意行為,并以此為由要求賠償,潛江農商行不允,雙方產生爭議。一審法院認為,侵權行為的構成必需滿足行為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存在、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存在因果關系等三個要件。首先,本案中,潛江農商行在辦理結算業(yè)務中,將朱潛連的賬號輸入錯誤,屬于銀行業(yè)務中允許性失誤,李某又未能提交該行為具有主觀故意性的證據(jù),故該院認定潛江農商行錯誤輸入賬號的行為不屬違法行為;其次,本案中,潛江農商行該行為產生的直接結果是此次轉賬失敗,轉賬失敗后,所轉賬款項返回至李某賬戶,亦未導致其款項的減少,故損害事實不存在;再次,《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所保護的民事權益并未將支配權納入保護對象,其他相關法律亦未有將支配權列入侵權對象的明文規(guī)定。故潛江農商行的行為不構成侵權。銀行結算合同糾紛,是指當事人就達成的銀行為客戶提供信用收付款業(yè)務的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糾紛。本案中,李某與潛江農商行之間系銀行結算合同關系,該合同為不要式合同,自李某提出轉賬申請時,合同即成立。該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合同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依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潛江農商行在李某提出轉賬要求后,應當履行為李某辦理轉賬的義務,并享有收取相應手續(xù)費的權利。本案中,潛江農商行接受李某申請后,在辦理轉賬過程中,將收款方朱潛連賬號輸入錯誤,致該次轉賬失敗,但未造成李某賬款減少,未導致李某受損,故潛江農商行的行為屬履行合同義務時的瑕疵行為。至于潛江農商行的此瑕疵行為是否為故意,李某未就其主張的“潛江農商行與他人串通后,故意將收款方朱潛連賬號輸入錯誤,以使已轉出的款項返回到已凍結的李某賬戶,實現(xiàn)他人的凍結利益”等事實提交有效證據(jù)證實,故該院認定潛江農商行的上述履行合同義務中的瑕疵行為不屬故意。依據(jù)金融機構辦理轉賬業(yè)務的相關規(guī)定,潛江農商行在辦理轉賬業(yè)務中出現(xiàn)上述瑕疵后,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即核對錯誤后,重新辦理,但法院已依法將李某賬戶凍結,此情形是潛江農商行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潛江農商行確不能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故潛江農商行雖在履行合同中存在瑕疵,但尚不構成違約。對李某的訴訟請求,該院不予支持。李某與潛江農商行之間銀行結算合同因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繼續(xù)履行,應當予以解除,潛江農商行收取李某的相關手續(xù)費用應當予以退還。但鑒于李某未主張該項權利,該院不予處理。另外,朱潛連不屬本案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本案的處理結果同其也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故第三人朱潛連參加本案的訴訟無實際意義。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7300元,減半收取3650元,由李某負擔。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二審查明,李某在潛江農商行的開戶賬號為62×××35,李某申請轉賬至朱潛連的賬號為62×××77,但潛江農商行工作人員錯誤輸入的賬號為62×××77。另查明,2018年3月10日,李某因病去世。其法定繼承人有李某之妻金潔及之女李珊。2018年4月26日,李某之女李珊向本院書面聲明放棄繼承;2018年6月5日,李某之妻金潔向本院提交參加訴訟的材料。一審認定的其他事實屬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本院認為,本案系因潛江農商行為其客戶李某提供信用收付款業(yè)務而產生的糾紛,雙方形成了銀行結算合同關系。該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亦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本案審理過程中,李某因病去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五條有關“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之規(guī)定,經本院通知后,李某之女李珊書面聲明放棄繼承以及其妻金潔申請參加訴訟,均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此不持異議,故本案由金潔作為上訴人繼續(xù)訴訟。本案中,潛江農商行在辦理轉賬業(yè)務過程中將收款方朱潛連的賬號輸入錯誤,致使轉賬失敗,該40萬元亦于李某賬號轉出后約34分鐘予以退回。對此,潛江農商行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即核對錯誤后,重新辦理,但因李某的該賬戶于上述款項退回前即被人民法院依法凍結,故潛江農商行已客觀不能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結合李某的賬款未實際減少,亦或即便該款因李某另有其他債務等原因被人民法院依法扣劃,均未給李某造成實際財產損害,故李某生前或金潔請求潛江農商行賠償其損失40萬元及利息,無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依法不予支持。金潔上訴稱潛江農商行對賬號輸入錯誤存在主觀故意的理由,因證據(jù)不足,本院依法不予采納。此外,朱潛連述稱應由潛江農商行將涉案40萬元及利息退還至其個人賬號,因潛江農商行與朱潛連無合同關系,本院對朱潛連的該述稱理由不予采納。綜上,金潔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實體處理雖無不當,但因二審出現(xiàn)新的訴訟主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訴人李某因與被上訴人湖北潛江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單潛江農商行)及原審第三人朱潛連銀行結算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潛江市人民法院(2017)鄂9005民初208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間,李某于2018年3月10日病故。本院于2018年3月19日立案后,因需要等待李某的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本案于立案之日起中止訴訟。2018年4月26日,李某之女李珊向本院書面聲明放棄繼承;2018年6月5日,李某之妻金潔向本院提交參加訴訟的材料,本案恢復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因二審未出現(xiàn)新的事實、證據(jù)和理由,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