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體育西路189號城建大廈4AB。
代表人王小平。
委托代理人靖自成,江西衡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收法律文書。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曾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曾繼濤。
三被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鄧新春,湖北鴻法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quán)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調(diào)解、撤訴,代收法律文書。
原審第三人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住所地:湖北省房縣城關鎮(zhèn)房陵東大道(東)房縣商貿(mào)城8號樓2單元7層。
代表人伍志勇。
上訴人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以下簡稱: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為與被上訴人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及原審第三人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房縣人民法院(2015)鄂房縣民二初字第000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10月2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妍擔任審判長并主審,審判員張洪、劉占省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15年12月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靖自成和被上訴人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的委托代理人鄧新春及原審第三人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的代表人伍志勇到庭參加了訴訟。經(jīng)合議庭評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在一審法院請求:判令中國延保救援集團和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連帶賠償其保險金共計22萬元(其中身故保險金20萬元,醫(yī)療保險金2萬元)。后在二審審理期間,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向本院書面申請撤回對中國延保救援集團的起訴,本院于2015年12月10日裁定準許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撤回對中國延保救援集團的起訴。
一審法院認定:2014年3月24日,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的親屬曾循在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購買中國延保救援集團發(fā)行的前進無憂救援卡2份,中國延保救援集團每卡贈送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承保的泰康人壽團體保險個人保險1份,主要內(nèi)容為:投保人廣州佳航汽車救援服務有限公司;被保險人曾循;保險期限:自2014年3月26日至2015年3月25日二十四時止;意外身故保險金額:10萬元/年/人;意外醫(yī)療保險金額:1萬元/年/人,免賠100元之后,按80%賠付。保險單下方加蓋有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保險合同專用章。2014年8月14日,曾循在建設工地地面工作時,被從2樓墜落的材料砸傷。被送至湖北省房縣人民醫(yī)院救治,于2014年8月18日不治身故,救治費用44653.80元。事故發(fā)生后,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通過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向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及中國延保救援集團理賠。2015年3月13日,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收到了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的索賠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為此,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起訴要求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連帶賠償其22萬元(身故金20萬元、醫(yī)療費2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的親屬曾循在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購買中國延保救援集團發(fā)行的前進無憂救援卡2份,之后,中國延保救援集團每卡贈送給曾循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承保的泰康人壽團體保險1份,該保險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予以確認。事故后,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應當按照合同約定,足額向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進行保險賠償。故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要求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向其支付保險金22萬元的訴訟請求,符合保險合同約定,予以支持。中國延保救援集團不是保險合同的相對人,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要求中國延保救援集團共同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不符合保險合同的約定,不予支持。根據(jù)《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于判決后30日內(nèi)賠償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保險金22萬元。二、駁回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600元,減半收取2300元,由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負擔。
二審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的親屬曾循在湖北省房縣新華欣保險超市購買中國延保救援集團發(fā)行的前進無憂緊急救援卡2份,該救援卡每卡贈送給曾循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承保的泰康人壽團體保險1份,該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作為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關于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上訴提出曾循因出險時從事建筑業(yè)短工,屬5類職業(yè),超出了保單約定的1-4級職業(yè)類別,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其公司不應支付保險金的主張,根據(jù)該保險合同保障內(nèi)容中的特別約定:“投保時的職業(yè)限1-4類職業(yè),出險時本保險不按照被保險人投保時從事的工作確定職業(yè)類別,而是根據(jù)造成被保險人出險的行為確定被保險人的職業(yè)類別。若超出本保險約定職業(yè)類別,則不屬于賠償責任。超出地面2米以上的高度作業(yè)為五類或五類以上職業(yè)”。雖然合同中約定五類及五類以上職業(yè),保險人免除保險責任,但該條款系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規(guī)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chǎn)生效力。而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對該“特別約定”中的內(nèi)容并未采用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體、符號或者其他明顯標志作出提示,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公司在訂立合同時已經(jīng)就該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作出提示或明確說明,故,該條款并未發(fā)生法律效力。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以此約定主張免除保險責任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另,關于被上訴人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答辯提出上訴人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系在上訴期滿后提出上訴,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當認定其公司未上訴的問題,經(jīng)向上訴人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和一審法院核實,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是在法定上訴期內(nèi)向一審法院郵寄了上訴狀,一審法院經(jīng)審查并未超過法定上訴期,并向上訴人郵寄了答辯狀。故,其答辯提出上訴人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未上訴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實體處理得當。泰康人壽保險廣東分公司上訴主張的事實和理由均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600元,由上訴人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必須履行。如其拒絕履行,李某某、曾某某、曾繼濤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本判決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審判長 張 妍 審判員 劉占省 審判員 張 洪
書記員:劉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