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男,漢族。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麗英,黑龍江啟明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曾淑君,女,漢族。
原告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曾淑君償還欠款40000元;2、要求被告曾淑君給付利息21480元,自2017年10月1日起至給付之日止,按月利率1.5%計算利息。事實和理由:2012年10月1日,被告在原告處借款40000元,因被告沒能將借款償還,于2016年11月29日給原告出具抬款據一份,該抬款據中將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間的利息一同出具。該據出具后,被告未能按期還款,故原告訴至法院。被告曾淑君辯稱,一、這筆借款并不是我借的,是我兒子借的,我兒子現在無能力償還,我現在獨自一人,還帶一個留守兒童上學,也沒能力償還。雖然我在借據上簽名了,但是我只是認為都是一個場子的,這筆錢也是我兒子用的,為了給原告一個說法,所以我就重新給原告書寫一份借據。二、如果原告可以的話,我可以慢慢償還,這筆借款不再要求我付利息,我給別人打工也好,盡我最大努力償還原告的借款。三、我本人有一坰責任田,現在發(fā)包給別人,還有2年到期,土地承包到期后,我將土地租賃出去,獲得的土地租金用于償還原告借款。綜上,請求法院考慮我的實際情況,爭取與原告達成調解意見。原告李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2016年11月29日抬款據一份,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被告曾淑君對原告提交的證據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本院經審理認定的事實如下:2014年10月1日,王雙龍在原告李某處借款40000元,約定月利率1.5%,2015年9月30日前還款,由被告曾淑君為其擔保。借款到期后,王雙龍未償還借款。2016年10月1日,被告曾淑君給原告李某出具54280元抬款據一份,將2年的利息14280元計入本金,約定2016年10月1日償還。到期后,被告曾淑君未能償還該筆借款,并于2016年11月29日重新給原告李某出具61480元的抬款據一份,將2017年10月1日以前的利息21480元計入本金,約定月利率1.5%,還款時間為2017年10月1日。借款到期后,被告曾淑君未能償還借款及利息。
原告李某與被告曾淑君債務轉移合同(立案案由: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2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麗英、被告曾淑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告曾淑君作為王雙龍的擔保人,在王雙龍沒有償還到期債務時,自愿承擔王雙龍的債務,并經原告李某的同意,重新給原告李某出具抬款據,屬債務轉移。被告曾淑君自愿承擔債務后,與原告李某重新約定了還款時間,被告曾淑君未按約定的還款時間償還借款,已構成違約,故原告李某要求被告曾淑君償還借款4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李某要求被告曾淑君給付利息21480元的訴訟請求,雙方對利率亦有明確的約定,且約定的利率并不違反有關法律規(guī)定,利息計算至2017年10月1日為21600元,現原告李某要求被告曾淑君給付21480元合理,本院予以支持。自2017年10月2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應按月利率1.5%計算利息。綜上所述,原告李某的訴訟請求合理,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第八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曾淑君于本判決生效之日,償還原告李某借款40000元;二、被告曾淑君于本判決生效之日,給付原告李某利息21480元,自2017年10月2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月利率1.5%計算利息。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337元,減半收取計668.5元,由被告曾淑君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交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于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即權利人應在本案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內向法院書面申請。
審判員 張守林
書記員:王齊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