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九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懷來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武新海,懷來縣博精律師服務所服務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董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懷來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光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懷來縣。
二被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史麗君,河北厚霖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九成因與被上訴人董某某、陳光華不當?shù)美m紛一案,不服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法院(2019)冀0730民初1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5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李九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武新海、被上訴人董某某、陳光華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史麗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九成上訴稱,請求撤銷懷來縣人民法院(2019)冀0730民初120號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一審法院依據(jù)村委會的證明及拆遷辦的補償協(xié)議認定房屋屬于被上訴人所有,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1993年10月14日上訴人李九成向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一街村委會申請了四間房屋的宅基地后,李九成在宅基地上面建造房屋四間院落一處。時逢當時妹妹董某某沒有房子居住,李九成又在外面照顧飯店生意,上訴人就把其中兩間房借給妹妹居住。2018年7月房屋被劃入征收范圍,當時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針對房屋產權問題發(fā)生了爭議,但是拆遷辦未等到爭議解決就將拆遷款支付給了被上訴人。依據(jù)是村委會的證明及鄰居的證明。一審庭審時上訴人對村委會的證明及鄰居的證據(jù)形式的合法性、證明目的提出了異議。上訴人也提出讓一審法院核實這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首先,對于村委會的證明其證據(jù)形式上有欠缺,沒有相關責任人的簽字,出具證明也沒有任何依據(jù),有明顯的人為傾向性。其次,對于鄰居的證明,沒有一位鄰居出庭作證,無法對其進行核實。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沒有對村委會的證明以及證人證言進行核實,不能作為認定案件的依據(jù)。一審庭審時上訴人也提交了一份鄰居的證明且這位鄰居也是給被上訴人出具的證明上簽字的鄰居之一,鄰居證明在簽字時只是證明被上訴人在一街居住過,但沒有證明房屋是被上訴人董某某所有。由此可見鄰居出具的證據(jù)真實性有待核實。一審法院認定陳光華與懷來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實屬性質為住宅類房屋貨幣補償,在協(xié)議第二頁已經有了明確表述。上訴人對此有不同意見:首先,既然是房屋補償,那么房屋的具體面積是是不是客觀的面積,是否包括院落,是否房屋實際面積是84.89平方米,其次,被上訴人不是沙城鎮(zhèn)一街的村民不能享受在一街村宅基地建房的政策。即使有幫助建房的事實那也不是物權的轉移,也只能債權調整的范疇,總不能說把房子借出去物權就發(fā)生了轉移。
董某某、陳光華辯稱,一審判決正確,應維持原判。
李九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拆遷補償款711881元;二、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被告董某某曾用名為李秀平,原告李九成與被告董某某系兄妹關系,被告董某某與被告陳光華系夫妻關系。1993年10月14日原告李九成向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一街村委會申請了四間房屋的宅基地,2018年8月30日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一街村委會出具證明一份,證明李九成與董某某共同蓋房四間,李九成居住東面兩間,董某某居住西面兩間,居住至今。2018年7月,原、被告的房屋被劃入征收范圍,拆遷辦公室對房屋進行了調查和土地丈量、登記,對原告的二間房屋和被告的二間房屋,核實了具體的面積。原告李九成與被告陳光華兩家分別與懷來縣沙城鎮(zhèn)人民政府簽訂《懷來縣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協(xié)議簽訂后,二被告從拆遷辦公室領取了711881元的房屋補償款。原告李九成認為此拆遷補償款應為自己所有,二被告領取補償款屬于不當?shù)美?,雙方發(fā)生糾紛,原告訴至本院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拆遷補償款711881元。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陳光華與懷來縣沙城鎮(zhèn)人民政府簽訂《懷來縣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實屬性質為住宅類房屋貨幣補償,在協(xié)議第二頁說明中已經明確進行了表述。且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一街村委會出具證明,“證明李九成與董某某共同蓋房四間,李九成居住東面兩間,董某某居住西面兩間,居住至今?!苯浽⒈桓媾e證、質證及雙方訴辯主張,原告李九成無法證明西面兩間房屋為自己所建?,F(xiàn)原告李九成主張被告返還原告拆遷補償款711881元,缺乏證據(jù)佐證,故對其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李九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459元,由原告承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供新證據(jù)。本院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918元,由李九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北景钢?,上訴人李九成主張爭議兩間房屋屬其所有,但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主張,其應承擔不利后果。原審根據(jù)村委會的證明和《懷來縣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對爭議兩間房屋進行認定,該認定正確。上訴人李九成的上訴請求因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上訴人李九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正確,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薛團梅
審判員 劉馨宇
審判員 雷鵬
書記員: 王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