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朱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上列三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建良,上海市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朱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朱某4,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肖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朱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上列三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倪卓偉,上海倪卓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三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薛煒辰,上海倪卓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朱1、楊某某、朱某2與被告朱某3、朱某4、肖某某朱某5析產繼承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1、楊某某、朱某2及其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建良,被告朱某3,被告朱某4、肖某某、朱某5及其共同訴訟委托人倪卓偉、薛煒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朱1、楊某某、朱某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析產繼承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宅基地使用證:羅店鎮(zhèn)天平村100丘4號大郁生產隊)的三上三下樓房(大約247.68平方米)及二間平房(大約59.91平方米),析產繼承后,原告楊某某、朱某2共同占有2/5的房產份額,原告朱1繼承后享有1/15的房產份額。事實和理由:1985年,原告朱1與朱某3、朱某4、朱怡珍共同建造了位于羅店鎮(zhèn)天平村大郁小隊東側二上二下樓房及二間平房,后來又增造西側一上一下樓房,原告方認為三上三下樓房及二間平房的權利人為朱某3、朱怡珍、朱某4、楊某某、朱某2,朱怡珍于2010年12月因病去死,現(xiàn)因農村房屋翻建改造過程中產生矛盾,故訴至法院要求分割。
被告朱某3辯稱,80年代,本被告和老婆朱怡珍建了二間樓房和二間平房,一間樓房和平房給大兒子朱1,一間樓房和平房給小兒子朱某4,由于大兒子朱1在外面又重新建造了房子,于是大兒子朱1將一間樓房結價給了小兒子朱某4,我們夫妻倆和小兒子朱某4一直一起居住,現(xiàn)在本被告住在敬老院,住敬老院之前也是和小兒子朱某4一起居住的,本被告認為在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宅基地房屋中也有份額,但是具體多少份額,本被告不清楚。
被告朱某4、肖某某、朱某5共同辯稱,1981年左右建造了二上二下的樓房和二間平房,當時立基人為朱某3、朱怡珍、朱某4、朱1,后來朱1和朱某4先后結婚,老人將一上一下樓房給了朱1,另一上一下的樓房給了朱某4,1989年朱1想把分到的一上一下的樓房出售,朱某3不同意出售給外人,因此朱1以4,500元的價格賣給了朱某4。1991年實行宅基地使用權登記時,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宅基地使用證變更登記為朱某4,同住人為朱某3、朱怡珍、肖某某、朱某5。1991年原告朱1在本村再次申請到了新的宅基地即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宅基地使用證登記為朱1,申請人為朱1、楊某某、朱某2。2005年在二上二下樓房的西面,在村委會口頭同意下,朱某4、肖某某、朱某5一家又建造了一上一下的樓房。綜上,被告方認為:1、三原告在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三上三下樓房及二間平房中沒有份額;2、在繼承關系中,因80年代二位老人已經將二上二下的房屋及二間平房分別贈與給了兩個兒子,朱怡珍死亡時是沒有遺產的,不存在原告訴請的繼承事宜。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于下列證據(jù),包括:原告提供的1991年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審核表、宅基地使用證附圖、朱怡珍的死亡證明、被告提供的2019年8月8日天平村委會出具的證明,1991年(朱1)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審核表、宅基地使用證附圖、2018年4月9日村委會出具的證明、2019年8月23日村委會出具的情況說明、1998年的羅東路XXX弄XXX號朱某4一家的戶口本。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一、朱某3與朱怡珍系夫妻關系,婚內生育朱1、朱某4。朱怡珍于2010年12月因病去死,死亡前未立有遺囑。
二、位于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地址,現(xiàn)有三上三下樓房及二間平房。東側及中間的二上二下樓房、二間平房系80年代建成,1991年申請宅基地使用證時,東側及中間的二上二下樓房、二間平房未曾翻建過;對于西側的一上一下樓房,原、被告雙方均未提供相關的建房用地審批文件,系2005年由被告朱某4、肖某某、朱某5一家建成。
三、1991年的“羅東路XXX弄XXX號”上海市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列明人員為朱某3、朱怡珍、朱敏、媳、女兒,申請建造二上二下樓房及二間平房,經審核批準,核發(fā)了上海市農村宅基地使用證,宅基地使用證登記人為朱明。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天平村村民委員會于2018年4月9日、2019年8月8日出具證明,證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上的朱敏、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審核表上的朱明、農村宅基地使用證上的朱明,與本案原告朱某4為同一人。另外,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天平村村民委員會于2019年8月23日出具證明,證明1991年“羅東路XXX弄XXX號”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上列明的“媳”是肖某某,無女兒,有一子為朱某5。
四、1991年“羅東路XXX弄XXX號”的上海市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列明人員為朱1、楊某某、朱某2,申請建造二上二下樓房,并經審核批準,核發(fā)了上海市農村宅基地使用證,宅基地使用證登記人為朱1。
本院認為,遺產與家庭財產混同的,應首先將遺產從家庭財產中析出,再由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依法繼承,故本案應為析產繼承糾紛。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xié)議的,按協(xié)議處理;沒有協(xié)議的,應當根據(jù)等分原則,并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確定宅基地房屋權屬時,應綜合考慮土改證、宅基地使用證、建房用地審批等文件上核定的人員以及房屋新建、翻建、改擴建等情況。房屋經土改登記,但在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前后新建、翻建、改擴建的,以農村建房用地審批文件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證核定人員為房屋的權利人。當事人以土改登記為證據(jù)主張房屋產權的,不予支持。
1、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三上三下樓房、二間平房的權屬?;?991年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請登記表、寶山區(qū)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審核表、宅基地使用證附圖及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并結合1998年羅東路XXX弄XXX號朱某4一家的戶口本,本院確認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二上二下樓房(東側、中間部位)、二間平房的權利人為朱某3、朱怡珍、朱某4、肖某某、朱某5。即使1991年之前房屋系由朱某3、朱怡珍建造或主要由朱某4建造,在1991年填寫申請登記表并經相關部門核準后,均視為一方對其他方的贈與。至于羅東路XXX弄XXX號一上一下樓房(西側),因原、被告均未提供相關的建房用地審批文件,本案中不予處理。
2、被繼承人遺產的分割問題:被繼承人朱怡珍生前未留有遺囑,被繼承人朱怡珍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朱某3、朱1、朱某4均系第一順位繼承人,鑒于朱怡珍長期和朱某3、朱某4共同生活在一起,朱某3又年老體弱,故朱某3應當多分,朱某4可以多分。
結合上述分析意見,本院確定,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二上二下樓房(東側、中間部位)、二間平房,原告朱1繼承后占5/100份額,被告朱某3占29/100份額,被告朱某4、肖某某、朱某5共同共有66/100份額。在此,本院要說明,原告朱1繼承取得5/100的房產份額,因其在本村的“羅東路XXX弄XXX號”擁有宅基地,故原告朱1不享有在羅東路XXX弄XXX號的宅基地使用權。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三條、九十五條、第九十九條、第一百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條、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座落于上海市寶山區(qū)羅東路XXX弄XXX號的二上二下樓房(東側、中間部位)及二間平房(使用戶名:朱明;證號:寶農羅店字第025611號;地號:羅店鎮(zhèn)天平村100丘4號大郁生產隊),原告朱1占5/100份額,被告朱某3占29/100份額,被告朱某4、肖某某、朱某5共同共有66/100份額。
二、原告朱1、楊某某、朱某2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1,650元,由原告朱1、楊某某、朱某2共同負擔800元,被告朱某3負擔50元,被告朱某4、肖某某、朱某5共同負擔8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顧華忠
書記員:楊??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