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某
佟林(黑龍江國大律師事務所)
佟楠(黑龍江國大律師事務所)
張某
宋傳東(黑龍江昂泰律師事務所)
王某某
原告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qū)。
委托代理人佟林,黑龍江國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佟楠,黑龍江國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
委托代理人宋傳東,黑龍江昂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
委托代理人宋傳東,黑龍江昂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朱某某訴被告張某、王某某合伙協(xié)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2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佟林、佟楠,被告張某、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宋傳東到庭參加訴訟(2015年2月12日至2016年2月19日為司法鑒定期間,雙方于2016年3月5日至2016年6月5日庭外和解)。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朱某某訴稱:2005年8月,原告與被告張某及朋友張宏、張佳友四人以張某的名義合伙開辦了全程物流信息部配貨站,后改名為新全程物流信息部。
配貨站一直由張某負責管理,自開辦后效益很好,幾年的收益約人民幣100萬元左右,但自配貨站收益后張某一直未向其他幾位合伙人分配收益。
由于原告要靠配貨站收益來維持生活,就與張某商量合伙分紅事宜,張某于2012年9月14日給原告出具了欠原告合伙分紅款的說明,并保證在兩個月內(nèi)向原告支付合伙分紅款。
但兩個月后,原告向張某索要分紅款,張某一直推脫,雙方為此發(fā)生爭執(zhí),公安部門出面解決未果。
張某與被告王某某系夫妻關系,此筆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二被告共同承擔。
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1.被告給付合伙分紅款25萬元;2.被告支付逾期利息32557元(按年利率6.15%的標準自2012年11月14日計算至2014年10月28日);3.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張某、王某某辯稱:原告所述與事實不符,原告應說明何時合伙,是否訂立合伙協(xié)議,原告投資多少,以及散伙后如何進行清算,四人合伙為何只給原告出具欠據(jù),為何僅原、被告之間商討合伙事宜。
事實是原告沒有投入,被告也不拖欠原告款項。
本案的爭議焦點:1.原告與被告張某之間是否存在個人合伙法律關系;2.被告張某是否應支付原告合伙收益人民幣25萬元及利息;3.被告王某某是否應對上述款項承擔共同給付責任。
審理中,原告朱某某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jù)一,證人張佳友、張宏出庭作證。
張佳友證言主要內(nèi)容:“我于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和朱某某、張某、張宏合伙開配貨站。
配貨站名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部,我投入10萬元作為周轉(zhuǎn)資金,張宏也投10萬元,朱某某負責貨源,張某負責配貨、管錢、還有發(fā)貨的帳。
我們四個人當時說好配貨站賺錢后先把我和張宏的投資先給我倆。
一年以后返還了。
之后貨站再賺的錢我們四個人平均分”。
張宏證言主要內(nèi)容:“我于2005年至2011年11月止,我與朱某某、張某、張佳友一起合伙開配貨站,配貨站名叫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部,我投入10萬元作為配貨站的流動資金,張某負責找車發(fā)貨、管賬和資金,朱某某負責貨源,當時我們四個人說好配貨站盈利后返還我的投資10萬,已返還。
返還投資后所盈利的錢,我們四個人平均分”。
意在證明:原告與被告張某、證人張佳友、張宏之間系合伙關系。
被告張某、王某某對此組證人證言無異議。
證據(jù)二,2012年9月14日被告張某向原告出具的欠合伙分紅款說明一份、戶籍證明一份。
意在證明:原告與張某、兩位證人多年合伙開配貨站期間,經(jīng)被告確認,合伙收入約人民幣100多萬元,應分給原告朱某某25萬元,約定該款在2個月內(nèi)支付給原告。
二被告為夫妻關系,應共同承擔責任。
被告張某、王某某對戶籍證明無異議,對欠合伙分紅款說明有異議,原告應說明該證據(jù)的來源、形成時間及形成過程,被告張某要求對此證據(jù)上張某簽名及形成時間、打印內(nèi)容的形成時間進行司法鑒定。
證據(jù)三,2010年、2011年被告張某書寫的部分往來賬目。
意在證明:配貨站每月營業(yè)額達人民幣100多萬,每月利潤收入都由張某掌管。
原告曾多次要求張某對賬分得利潤,但張某拒絕,后與張某協(xié)商才為原告出具欠款說明,欠款分紅說明是真實的。
被告張某、王某某對此份證據(jù)的形式要件與證明問題有異議。
因張某本人未到庭無法確認其真實性。
本院認為:證據(jù)一、證據(jù)二、證據(jù)三能夠形成證據(jù)鏈條,相互印證,原告與被告張某及兩位證人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被告張某拖欠原告合伙期間收益的事實,本院對以上證據(jù)予以采信。
審理中,被告張某、王某某未向法庭提交證據(jù)。
根據(jù)當事人舉證、質(zhì)證、法庭調(diào)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案件事實如下:
被告張某與被告王某某系夫妻關系。
原告朱某某與被告張某、案外人張佳友、張宏于2005年8月以張某的名義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四人口頭約定由張佳友、張宏各投資人民幣10萬元,原告負責貨源,張某負責經(jīng)營管理。
2011年11月,四人終止合伙關系。
合伙期間,張佳友和張宏收回投資款。
2012年9月14日,張某給原告出具欠合伙分紅款說明一份,內(nèi)容為:“自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止,張某、朱某某、張宏、張佳友共四人在一起開配貨站,配貨站名稱叫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部。
配貨站是以張某名義開辦的。
幾年來合伙純收入約一百多萬元,應分給朱某某二十五萬元整。
配貨站已停止經(jīng)營,分紅款二十五萬元整于二個月內(nèi)支付給朱某某”。
此款張某至今未給付原告。
本案審理過程中,被告張某于2012年2月12日向本院遞交書面的司法鑒定申請,要求對上述欠合伙分紅款說明上是否為其本人簽名及書證的形成時間進行鑒定,但其未按鑒定機構限定的期限內(nèi)預交鑒定費,又因其他鑒定機構無法對書證的形成時間進行鑒定,故張某于2016年6月28日撤回鑒定申請。
本院認為:原告朱某某因向被告張某主張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收益向本院提起訴訟,本案案由應為合伙協(xié)議糾紛。
關于被告張某是否應給付原告朱某某合伙期間收益人民幣25萬元及利息32557元的問題。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規(guī)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在當事人之間產(chǎn)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5條 ?規(guī)定:“合伙終止時,對合伙財產(chǎn)的處理,有書面協(xié)議的,按協(xié)議處理……”。
本案中,原告與張某及案外人張佳友、張宏合伙經(jīng)營期間,由張某負責經(jīng)營管理,并管理收入及賬目,期間已將張佳友、張宏的投資款返還。
合伙關系終止后,張某為原告出具欠合伙分紅款書面說明,此書證能夠證明四人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期間收益為100多萬元,應分給原告25萬元的事實,本院對此書證予以采信。
張某雖對此份證據(jù)有異議,但其未提交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對其異議及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另外,因張某承諾2012年9月14日之后兩個月內(nèi)給付原告上述款項,但其未在約定的期限內(nèi)給付,故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原告利息損失,應支付原告30067元(按年利率6.15%的標準自2012年11月14日計算至2014年10月28日),本院對此數(shù)額予以確認,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王某某是否應共同給付原告朱某某上述款項的問題。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本案中,被告張某向原告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并出具欠款說明的行為發(fā)生在其與王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依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二被告應共同承擔給付原告合伙收益款人民幣25萬元及利息30067元的民事責任。
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王某某共同承擔給付責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朱某某合伙收益款人民幣25萬元、支付利息30067元,合計280067元;
二、駁回原告朱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933元,由原告朱某某負擔17元,由被告張某、王某某負擔191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案的爭議焦點:1.原告與被告張某之間是否存在個人合伙法律關系;2.被告張某是否應支付原告合伙收益人民幣25萬元及利息;3.被告王某某是否應對上述款項承擔共同給付責任。
審理中,原告朱某某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jù)一,證人張佳友、張宏出庭作證。
張佳友證言主要內(nèi)容:“我于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和朱某某、張某、張宏合伙開配貨站。
配貨站名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部,我投入10萬元作為周轉(zhuǎn)資金,張宏也投10萬元,朱某某負責貨源,張某負責配貨、管錢、還有發(fā)貨的帳。
我們四個人當時說好配貨站賺錢后先把我和張宏的投資先給我倆。
一年以后返還了。
之后貨站再賺的錢我們四個人平均分”。
張宏證言主要內(nèi)容:“我于2005年至2011年11月止,我與朱某某、張某、張佳友一起合伙開配貨站,配貨站名叫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部,我投入10萬元作為配貨站的流動資金,張某負責找車發(fā)貨、管賬和資金,朱某某負責貨源,當時我們四個人說好配貨站盈利后返還我的投資10萬,已返還。
返還投資后所盈利的錢,我們四個人平均分”。
意在證明:原告與被告張某、證人張佳友、張宏之間系合伙關系。
被告張某、王某某對此組證人證言無異議。
證據(jù)二,2012年9月14日被告張某向原告出具的欠合伙分紅款說明一份、戶籍證明一份。
意在證明:原告與張某、兩位證人多年合伙開配貨站期間,經(jīng)被告確認,合伙收入約人民幣100多萬元,應分給原告朱某某25萬元,約定該款在2個月內(nèi)支付給原告。
二被告為夫妻關系,應共同承擔責任。
被告張某、王某某對戶籍證明無異議,對欠合伙分紅款說明有異議,原告應說明該證據(jù)的來源、形成時間及形成過程,被告張某要求對此證據(jù)上張某簽名及形成時間、打印內(nèi)容的形成時間進行司法鑒定。
證據(jù)三,2010年、2011年被告張某書寫的部分往來賬目。
意在證明:配貨站每月營業(yè)額達人民幣100多萬,每月利潤收入都由張某掌管。
原告曾多次要求張某對賬分得利潤,但張某拒絕,后與張某協(xié)商才為原告出具欠款說明,欠款分紅說明是真實的。
被告張某、王某某對此份證據(jù)的形式要件與證明問題有異議。
因張某本人未到庭無法確認其真實性。
本院認為:證據(jù)一、證據(jù)二、證據(jù)三能夠形成證據(jù)鏈條,相互印證,原告與被告張某及兩位證人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被告張某拖欠原告合伙期間收益的事實,本院對以上證據(jù)予以采信。
審理中,被告張某、王某某未向法庭提交證據(jù)。
根據(jù)當事人舉證、質(zhì)證、法庭調(diào)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案件事實如下:
被告張某與被告王某某系夫妻關系。
原告朱某某與被告張某、案外人張佳友、張宏于2005年8月以張某的名義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四人口頭約定由張佳友、張宏各投資人民幣10萬元,原告負責貨源,張某負責經(jīng)營管理。
2011年11月,四人終止合伙關系。
合伙期間,張佳友和張宏收回投資款。
2012年9月14日,張某給原告出具欠合伙分紅款說明一份,內(nèi)容為:“自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止,張某、朱某某、張宏、張佳友共四人在一起開配貨站,配貨站名稱叫全程物流信息服務部。
配貨站是以張某名義開辦的。
幾年來合伙純收入約一百多萬元,應分給朱某某二十五萬元整。
配貨站已停止經(jīng)營,分紅款二十五萬元整于二個月內(nèi)支付給朱某某”。
此款張某至今未給付原告。
本案審理過程中,被告張某于2012年2月12日向本院遞交書面的司法鑒定申請,要求對上述欠合伙分紅款說明上是否為其本人簽名及書證的形成時間進行鑒定,但其未按鑒定機構限定的期限內(nèi)預交鑒定費,又因其他鑒定機構無法對書證的形成時間進行鑒定,故張某于2016年6月28日撤回鑒定申請。
本院認為:原告朱某某因向被告張某主張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收益向本院提起訴訟,本案案由應為合伙協(xié)議糾紛。
關于被告張某是否應給付原告朱某某合伙期間收益人民幣25萬元及利息32557元的問題。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規(guī)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在當事人之間產(chǎn)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5條 ?規(guī)定:“合伙終止時,對合伙財產(chǎn)的處理,有書面協(xié)議的,按協(xié)議處理……”。
本案中,原告與張某及案外人張佳友、張宏合伙經(jīng)營期間,由張某負責經(jīng)營管理,并管理收入及賬目,期間已將張佳友、張宏的投資款返還。
合伙關系終止后,張某為原告出具欠合伙分紅款書面說明,此書證能夠證明四人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期間收益為100多萬元,應分給原告25萬元的事實,本院對此書證予以采信。
張某雖對此份證據(jù)有異議,但其未提交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對其異議及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另外,因張某承諾2012年9月14日之后兩個月內(nèi)給付原告上述款項,但其未在約定的期限內(nèi)給付,故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原告利息損失,應支付原告30067元(按年利率6.15%的標準自2012年11月14日計算至2014年10月28日),本院對此數(shù)額予以確認,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王某某是否應共同給付原告朱某某上述款項的問題。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本案中,被告張某向原告合伙經(jīng)營配貨站并出具欠款說明的行為發(fā)生在其與王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依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二被告應共同承擔給付原告合伙收益款人民幣25萬元及利息30067元的民事責任。
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王某某共同承擔給付責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朱某某合伙收益款人民幣25萬元、支付利息30067元,合計280067元;
二、駁回原告朱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933元,由原告朱某某負擔17元,由被告張某、王某某負擔1916元。
審判長:許永
審判員:李艷萍
審判員:劉秀蓮
書記員:龐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