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江信南,上海博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綠地青浦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徐榮璞,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斌,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朱某某訴被告上海綠地青浦置業(yè)有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于2019年6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江信南,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斌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朱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遲延交房違約金計人民幣312,206.77元(以房屋總價3,349,858元為本金,按每日萬分之二的利率,自2016年9月1日起計算至2017年12月10日止共466日)。事實與理由:2016年5月4日,原、被告就位于上海市青浦區(qū)趙巷鎮(zhèn)秀淳路XXX號XXX層XXX-XXX層商鋪(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簽訂了《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購房總金額為3,349,858元,簽訂當日雙方就進行了網(wǎng)簽。由于該商鋪是原告以完工已久的工程款沖抵購房款,因此購買之時原告即全款付清了購房款。預售合同第十一條書明,被告應于2016年8月31日前將房屋交付原告,若違約的應按合同第十二條約定,按已交付房款的日萬分之二計算遲延交付的違約金。但預售合同簽訂后,被告直至2017年12月11日才向原告交付商鋪鑰匙,并辦理房屋交接手續(xù)。此后2018年4月9日,系爭商鋪完成了過戶登記。期間,原告并未主動向被告主張遲延違約交付的違約損失,但此后被告變本加厲,否認交付房屋日期,并要求原告承擔2017年12月10日商鋪交付前的物業(yè)費。故原告訴諸法院。
被告上海綠地青浦置業(yè)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被告已經(jīng)在2016年8月27日將房屋交付給原告,簽訂了結算及進戶憑證,完成了合同約定義務,不存在逾期交房的行為。
經(jīng)開庭審理查明,2016年5月4日,上海綠地青浦置業(yè)有限公司(下簡稱綠地青浦公司)作為甲方,朱某某作為乙方,雙方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乙方購買甲方系爭房屋,總房價款暫定3,356,287元;第十條約定:該房屋的交付必須符合下列第三種方案所列條件:三:見補充條款;第十一約定,甲方定于2016年8月31日前將該房屋交付給乙方;第十二條約定,甲方如未在本合同第十一條約定期限內將該房屋交付乙方,應當向乙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乙方已支付的房價款日萬分之二計算,違約金自本合同第十一條約定的最后交付期限之第二天起算至實際交付之日止;第十三條約定,該房屋符合本合同第十條約定的交付條件后,甲方應在交付之日前3天書面通知乙方辦理交付該房屋的手續(xù),乙方應在收到該通知之日起10天內,會同甲方對該房屋進行驗收交接。房屋交付的標志為甲方收到乙方全額房款后,乙方須于10日內至甲方處領取進戶憑證。在驗收交接時,甲方應出示符合本合同第十條約定的房屋交付條件的證明文件。同時甲方應當根據(jù)乙方要求提供實測面積的有關資料。甲方如不出示和不提供前款規(guī)定的材料,乙方有權拒絕接受該房屋,由此產(chǎn)生的延期交房的責任由甲方承擔。附件一約定,2016年5月4日前乙方支付房款3,356,287元。補充條款第六條“補充本合同第十條”約定,甲方取得了《竣工備案表》和《房屋實測報告書》;第九條“補充本合同第十三條、十五條”約定,乙方所購房屋達到合同約定交付條件后,甲方將書面通知或公告通知乙方辦理交付該房屋的手續(xù),乙方應按賣方通知規(guī)定日期,會同甲方對該屋進行驗收交接。如乙方未按甲方書面通知或公告通知的日期辦理商品房驗收手續(xù)的,則自甲方書面通知或公告通知約定的驗收交接日之第二日視為該商品房已經(jīng)交付,該房屋的風險責任及物業(yè)管理費等由乙方承擔。自甲方書面通知規(guī)定的辦理入住手續(xù)的次月起,該房屋的物業(yè)管理費等相關費用由乙方承擔。該房屋交付時,乙方應當付清全部房款、違約金及其他購房相關的應由乙方支付的款項,向物業(yè)管理公司繳納物業(yè)管理費。否則,甲方有權延遲交付該房屋而無需承擔違約責任。乙方逾期付款,則甲方交房期可相應推遲,甲方執(zhí)行本款時,需在交付時向乙方出具收款憑證。因乙方遲延付款,甲方推遲交房的,乙方繳納物業(yè)費的計費起始時間仍然按照合同約定的交房日期執(zhí)行。合同另約定了其他事項。
合同簽訂后,綠地青浦公司出具《商品房結算及進戶憑證》,內容為:物業(yè)公司,客戶朱某某購秀淳路XXX號1-2層商品房一套,實測面積130.26平方米,結算建筑面積130.26平方米,總房價數(shù)為3,349,858元,現(xiàn)購房款已全部結清,請給予辦理進戶手續(xù)。下方分三行:第一行“市場營銷部”,經(jīng)辦人“曹”,落款暈暈糊糊2015年7月31日;第二行:“財務部門”,經(jīng)辦人“劉”,落款日期為2017年4月12日;第三行“客戶簽字”,“朱某某”,落款日期為2016年8月27日。
2017年12月11日,朱某某與綠地青浦公司簽訂《房屋交接書》,確認雙方于當天對系爭房屋進行交接,建筑面積130.26平方米,總房價款為3,349,858元。
2018年3月12日,綠地青浦公司向朱某某開具金額為3,349,858元的購房款發(fā)票,并注明“補開營業(yè)稅發(fā)票*已申報繳納營業(yè)稅未開票補開票”。2018年4月8日,系爭房屋產(chǎn)權過戶登記至朱某某名下。
以上查明的事實,由以下證據(jù)證明:雙方當事人的陳述,朱某某提供的預售合同、房屋交接書、房款發(fā)票、不動產(chǎn)權證,綠地青浦公司提供的預售合同補充條款、商品房結算及進戶憑證,上述證據(jù)并經(jīng)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審理中,雙方存在如下爭議焦點:一、房款何時付清?二、交房期限是何時?
朱某某稱,朱某某是案外人上海為林綠化景觀有限公司(下簡稱“為林公司”)的債權人,2015年年頭為林公司稱可以用系爭房屋抵債,朱某某同意了,沒有簽訂過工程款抵付房款的書面協(xié)議,不清楚為林公司是否與綠地青浦公司之間簽訂過協(xié)議。2015年7月31日辦理結算及進戶憑證時,應綠地青浦公司要求,朱某某提供了為林公司關于工程款抵付房款的工作函及確認書。故結算及進戶憑證上市場營銷部的簽名時間2015年7月31日應當作為房款付清之日。故綠地青浦公司應于2016年8月31日前履行交房義務。
2016年8月27日,綠地青浦公司讓朱某某在結算及進戶憑證上簽名,又收掉了,沒有交房。預售合同是綠地青浦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約定以領取進戶憑證作為交房標志減輕了綠地青浦公司的義務,是無效的。2017年7月,朱某某拿到了結算及進戶憑證,去拿房屋鑰匙時,物業(yè)公司要求朱某某繳納2015年7月30日之后的物業(yè)費,朱某某不同意支付交房前的物業(yè)費,于是沒取得房屋。后來2017年12月11日,朱某某拿著房屋交接書去找物業(yè)公司,物業(yè)公司與綠地青浦公司聯(lián)系后,給了朱某某房屋鑰匙。
對此朱某某提供:1、為林公司向案外人上海辰粵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和上海良偉置業(yè)有限公司分別出具的工作函、工程款抵付房款確認書2份,以證明2015年7月31日工程款抵付房款的情況。朱某某并稱上述證據(jù)上落款時間寫2014年9月23日是為林寫的,不是真實的出具時間。綠地青浦公司對證據(jù)真實性不確認,稱具體如何沖抵的不清楚,但是確認本案房款是用工程款抵扣的,良偉公司與辰粵公司與綠地青浦公司由同一個股東投資。
2、律師函及寄件憑證1份,以證明朱某某于2019年3月14日回復物業(yè)公司,拒絕物業(yè)公司要求朱某某繳納自2015年7月31日物業(yè)費的要求。綠地青浦公司認為與本案無關,但是確認2018年12月15日物業(yè)公司委托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向朱某某發(fā)函,要求朱某某繳納自2015年7月31日起的物業(yè)費。
綠地青浦公司稱,房款付清的時間應當以結算及進戶憑證上財務簽字的時間2017年4月12日為準。交房標志是領取進戶憑證,交房時要付清房款及交付之前的物業(yè)費,否則綠地公司有權遲延交房,無需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朱某某于2016年8月27日簽署結算及進戶憑證,視為綠地青浦公司已履行交房義務。房屋交接書上的交接時間不是交房時間,是為了辦理產(chǎn)證而寫的時間。
本院認證如下:關于工作函、確認書,未經(jīng)被告確認,不能反映本案房款結算的時間,故本院不予采信;關于律師函及郵寄憑證,原告拒繳物業(yè)費與本案逾期交房違約金關聯(lián)性不大,故本院不予采信。
審理中,經(jīng)本院釋明,綠地青浦公司未提供交房驗收的相關憑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預售合同系雙方真實性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履行。
針對爭議焦點一,本院認為,在案證據(jù)無法證明在工程款抵房款的過程中各方當事人曾對結清時間達成過書面協(xié)議,但綠地青浦公司出具的結算及進戶憑證可作為綠地青浦公司確認付款的憑證。2015年7月31日綠地青浦公司的市場營銷部簽字時,綠地青浦公司與朱某某尚未簽訂預售合同,當天朱某某提交為林公司同意抵扣的書面材料用于辦理抵扣手續(xù),故2015年7月31日并非綠地青浦公司確認房款付清的時間,本院確認2017年4月12日青浦綠地公司財務簽字之日是綠地青浦公司確認房款付清之時。
針對爭議焦點二,本院認為,預售合同約定交房期限是2016年8月31日前,但若朱某某未按合同約定于簽約當天付清房款,綠地青浦公司可延遲交房?,F(xiàn)綠地青浦公司確認房款于2017年4月12日付清,應于當日履行交房義務。綠地青浦公司未舉證證明其曾向朱某某送達過交房通知及何時交付朱某某房屋,現(xiàn)朱某某自認其于2017年7月取得結算及進戶憑證、于2017年12月11日取得房屋,本院予以確認。綠地青浦公司委托相關物業(yè)公司向購房人交付房屋,物業(yè)公司拒絕交付房屋,應由綠地青浦公司承擔相應逾期交付責任。故本院確認綠地青浦公司應支付朱某某逾期交房違約金,以總房價款3,349,858元為本金,以每日萬分之二的利率,自2017年4月13日起計算至2017年12月10日共242天為162,133.13元。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綠地青浦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朱某某逾期交房違約金162,133.13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983.10元,減半收取計2,991.55元,由朱某某負擔1,220元,被告上海綠地青浦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1,771.5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菊芳
書記員:胡敏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