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司機,現(xiàn)住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齊沖,河北藝鄉(xiāng)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司機,現(xiàn)住遼寧省遼陽燈塔市。
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陽中心支公司,住所地遼寧省遼陽市文圣區(qū)中心路69號。
負責人:張立國,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仁龍,該公司職員。
原告朱某與被告王某某、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陽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朱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齊沖、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陽中心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仁龍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王某某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朱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請求責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傷殘賠償金及魯N×××××車輛車損及該車運輸蔬菜損失共計100000元;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在開庭審理時,原告將訴訟請求變更為290575.22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7月10日,被告王某某駕駛遼K×××××/遼K×××××解放貨車沿京臺高速公路臺北方向行駛至281KM+66M處,因未按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與機動車駕駛人朱某駕駛的魯N×××××東風牌貨車發(fā)生碰撞,致使魯N×××××撞擊護欄后墜入邊溝,隨后遼K×××××/遼K×××××解放貨車也墜入邊溝,造成兩車所載貨物受損、路產受損、朱某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被送往滄州市醫(yī)結合醫(yī)院住院治療。原告為其駕駛車輛魯N×××××號的實際車主,被告王某某駕駛車輛登記車主為遼陽凱翔貨物運輸有限公司,并在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陽中心支公司分別投有交強險及商業(yè)險。為維護合法權益,現(xiàn)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審理保護原告訴求。
本院認為,對于本案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和責任劃分,基本無爭議,主要的爭議焦點為:原告訴請賠償數(shù)額的事實和理由?,F(xiàn)針對以上焦點分析如下:對于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41780.4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00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誤工費23040元、交通費4000元、傷殘賠償金62764.8元、精神撫慰金6000元、車輛損失費76700元、貨損34220元、鑒定費8200元的損失項目,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足以證明以上損失確系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主張合理合法,證據(jù)確實充分,計算方式正確,本院予以支持。對于原告主張的護理費,本院支持11408元。原告的各項損失如下:醫(yī)療費41780.4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900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誤工費23040元、交通費4000元、傷殘賠償金62764.8元、精神撫慰金6000元、車輛損失費76700元、貨損34220元、鑒定費8200元、護理費11408元,共計279813元。故對于原告的損失,首先由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醫(yī)療限額內賠償10000元,在傷殘限額內承擔108512.8元,在財產限額內2000元,超出交強險的159300.2元部分,由被告保險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限額內承擔。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五條、第十八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陽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原告朱某各項經濟損失共計279813元;
二、被告王某某在本案中不再對原告朱某承擔賠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朱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659元,由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陽中心支公司承擔5400元,由原告朱某承擔259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 輝 人民陪審員 林連慶 人民陪審員 周志軍
書記員:于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