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子兵,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
原告朱某某訴被告張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2月13日立案后,先適用簡易程序,后因公告送達,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子兵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作缺席審判。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朱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返還借款本金人民幣50,000元(以下幣種相同),并支付以50,000元為基數(shù),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自2016年4月20日起至實際還款之日止的利息。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是朋友關系。2016年4月19日,被告向原告借款9萬元,其中5萬元為銀行轉賬,4萬元為現(xiàn)金交付,口頭約定一個星期內(nèi)歸還。但被告至今未能還款,故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張某未到庭,亦未遞交書面答辯意見。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自述經(jīng)朋友介紹與被告結識,并向被告出借了共計9萬元借款,其中5萬元轉賬方式交付,其余4萬元為現(xiàn)金交付。故起訴時,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為:判令被告歸還借款9萬元,并支付以9萬元為基數(shù),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自2016年4月20日起至實際還款之日止的借款利息。原告提供了其名下尾號為1593的光大銀行對賬單一份,記載2016年4月19日該賬戶向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XXX的賬戶轉出50,000元,收款戶名為張某。原告另出示“借條”復印件一張,該復印件上印有“借條。今借到現(xiàn)金人民幣玖萬元整¥(90000.00)。借款人:張某,2016.4.19.匯入張某建設銀行XXXXXXXXXXXXXXXXXXX人民幣伍萬元整(50000.00)收到現(xiàn)金人民幣肆萬元整(40000.00)XXXXXXXXXXX閔行區(qū)XXX路XXX弄XXX號XXX室”內(nèi)容。訴訟中,原告無法提供上述復印件的原件,并陳述該借條原件現(xiàn)已遺失,借條上所載明的借款均未歸還。故原告在訴訟中將訴訟請求變更為“判令被告向原告返還借款本金人民幣50,000元,并支付以50,000元為基數(shù),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自2016年4月20日起至實際還款之日止的利息”。
上述事實,由光大銀行明細及當事人庭審陳述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僅依據(jù)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若被告抗辯轉賬并非借款,則應由被告對其主張承擔舉證責任,當被告完成其舉證責任之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成立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原告無法提供所謂的“借條”原件,故本院對該復印件難以采信;但根據(jù)原告的銀行賬戶交易記錄,其向被告轉賬交付5萬元屬實,對于該筆錢款的性質,原告以訴訟方式明確為借款,現(xiàn)被告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系對其訴訟權利的放棄。因此,在被告未對原告主張?zhí)岢隹罐q的情況下,本院結合款項金額大小及原告對于未能提供證據(jù)原件的解釋,依據(jù)高度蓋然性的原則,對于原告主張該筆5萬元系借款予以采信。雙方未約定還款時間,原告可隨時催討,但應當給予被告合理的準備時間,被告逾期還款,應承擔相應的利息損失,故本院根據(jù)本案公告送達的情況,對于原告主張的利息起算時點進行調(diào)整。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原告朱某某借款本金50,000元,并支付原告朱某某以5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5月9日起至實際清償本金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逾期利息(以年利率不超過6%為限)。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被告張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冷安宏
書記員:施??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