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現住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滿生,湖北晨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中路93號萬秀城1號樓18樓。
法定代表人:張輝山,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林海,該公司法務部主任。
被告:武漢精技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9MC。
法定代表人:胡明發(fā),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龔安清,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林海,十堰市張灣區(qū)東風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東風(十堰)精工齒輪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鎮(zhèn)崗河村。
法定代表人:張紅。
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3R2地塊湘隆時代商業(yè)中心D區(qū)D棟1單元20號三層。
負責人:肖忠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林海,該公司法務部主任。
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北路港暉巷4號(老虎溝市場三樓)。
負責人:張輝山。
原告朱某某與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合美)、被告武漢精技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機械公司)、被告東風(十堰)精工齒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齒輪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11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審理過程中,本院依原告朱某某申請追加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合美)、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以下簡稱十堰合美)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并于2017年12月20日裁定本案轉為普通程序,又于2018年1月16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滿生,被告湖北合美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林海,被告機械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龔安清、馬林海,被告武漢合美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林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十堰合美、被告齒輪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朱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并變更訴訟請求為:1.被告武漢合美、被告湖北合美共同向原告朱某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30,858.20元,被告齒輪公司、被告機械公司承擔連帶責任;2.被告齒輪公司、被告機械公司、被告武漢合美、被告十堰合美、被告湖北合美為原告朱某某依法補繳2006年3月1日至2016年9月26日期間的各項社會保險;3.被告武漢合美、被告湖北合美共同向原告朱某某支付2015年4月3日至2016年9月26日期間應休未休23天的年休假工資12,579.89元,被告機械公司承擔連帶責任;4.五名被告共同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06年3月1日,原告朱某某應聘到被告齒輪公司從事打毛刺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1年5月30日,被告齒輪公司指示原告朱某某與被告湖北合美駐丹江口市六里坪鎮(zhèn)辦事處簽訂了履行期限從2011年6月1日起至2015年5月31日止的勞動合同,通過勞務派遣方式將原告朱某某委派到被告齒輪公司從事原崗位工作。因原告朱某某丈夫由十堰調入被告機械公司,為方便共同生活,原告朱某某向被告齒輪公司提出調崗申請,2014年10月4日經被告齒輪公司允許,原告朱某某被調入與被告齒輪公司有投資關系的被告機械公司從事打毛刺工作。2015年4月3日,被告機械公司在未與原告朱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口頭要求原告朱某某與被告湖北合美簽訂了履行期限從2015年4月3日起至2017年4月2日止的勞動合同,又將原告朱某某派遣到被告機械公司從事原崗位打毛刺工作。2016年8月10日,原告朱某某由被告機械公司口頭告知退回被告湖北合美。2016年9月26日,被告湖北合美以原告朱某某年齡過大為由,口頭告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但未給予任何形式的賠(補)償,且未作離職前的健康體檢,也沒有發(fā)書面勞動合同解除通知。被告武漢合美、被告十堰合美與原告朱某某正在進行的訴訟具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被告湖北合美辯稱,被告湖北合美與原告朱某某之間從來沒有存在過勞動關系,不存在勞動爭議,原告朱某某起訴被告湖北合美屬于亂用訴權,應當駁回原告朱某某對被告湖北合美的起訴。
被告機械公司辯稱,被告機械公司于2015年4月1日與被告武漢合美簽訂勞務派遣協議,被告機械公司僅是用工單位,被告機械公司與原告朱某某之間沒有勞動關系,原告朱某某應向實際用人單位主張權利。
被告武漢合美辯稱,原告朱某某要求被告武漢合美承擔勞動關系期間的賠償請求,必須通過仲裁前置程序,且請求已超過法定時效一年的規(guī)定;原告朱某某于2016年8月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屬于領取退休待遇人員,用工單位基于此將其退回,被告武漢合美與原告朱某某解除勞動合同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更不用支付經濟賠償金。綜上,請求駁回原告朱某某的訴訟請求。
被告十堰合美未到庭但書面辯稱,原告朱某某要求被告十堰合美承擔勞動關系期間的賠償請求,必須通過仲裁前置程序,且請求已超過法定時效一年的規(guī)定;原告朱某某已于2014年9月30日因個人原因與被告十堰合美解除了勞動合同,被告十堰合美自此已與原告朱某某沒有任何勞動關系。綜上,請求駁回原告朱某某的訴訟請求。
被告齒輪公司未到庭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朱某某提交的本人身份證、網上企業(yè)信息、勞動合同、銀行交易記錄、完稅證明,被告湖北合美、被告武漢合美、被告機械公司對真實性無異議,被告十堰合美、被告齒輪公司未提出異議,本院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予以采信,可以證實十堰合美勞務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28日首次通過銀行向原告朱某某代發(fā)工資,并在部分時段的工資發(fā)放上備注為被告齒輪公司工資,向原告朱某某發(fā)放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3月份工資的對方賬戶為同一賬戶,被告武漢合美、被告十堰合美隸屬于被告湖北合美的非法人分支機構,結合本院調取的銀行信息,2015年6月29日至2016年9月2日期間,原告朱某某的工資先后由被告湖北合美和被告武漢合美通過銀行代發(fā),原告朱某某離職前12個月工資總額為59,487.51元;原告朱某某提交的員工卡,被告機械公司認可員工卡真實性,本院對該員工卡的真實性予以采信;原告朱某某提交的工作服,被告機械公司否認工作服與己的關聯性,因工作服標識為“東風精工”,且原告朱某某認可被告齒輪公司發(fā)放,被告機械公司對關聯性提出的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原告朱某某提交的工資條和工作場所圖片,無簽名、無印章,未顯示工作地點,真實性本院無法確認,不能證實原告朱某某工資發(fā)放情況及原告朱某某崗位涉及職業(yè)危害因素;被告湖北合美、被告武漢合美提交的2014年9月30日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存根,原告朱某某否認本人簽名,但認可解除時間和原因,本院對2014年9月30日原告朱某某因個人原因與被告十堰合美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予以認可;被告湖北合美、被告武漢合美提交的2016年9月26日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存根,原告朱某某僅對本人簽名認可,該證據僅能證實原告朱某某于2016年9月26日收到被告武漢合美出具的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被告機械公司提交的勞務派遣協議及補充協議、體格檢查表、檢驗報告單、通知,原告朱某某僅對證明目的有異議,本院對該證據真實性予以認可,證實被告機械公司與被告武漢合美存在勞務派遣關系,原告朱某某系被告武漢合美派遣至被告機械公司的勞務人員;被告機械公司提交的2015年公司高溫放假通知、2016年公司高溫放假通知,原告朱某某雖稱從未見過,但自認已休高溫假,故本院對原告朱某某享受高溫假的事實予以認可;被告機械公司提交的2014年11月15日申請書,原告朱某某僅對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真實性予以認可,但勞動者自愿放棄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并不能免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法定義務。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東風汽車精工齒輪廠于1992年4月10日成立,住所地丹江口市××××村,于2015年4月28日更名為被告齒輪公司,并于2004年2月出資成立法人企業(yè)被告機械公司。被告十堰合美于2012年1月17日成立,被告武漢合美于2015年7月28日成立,均系隸屬于被告湖北合美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原告朱某某原系十堰合美勞務有限公司派遣至被告齒輪公司工作的勞務人員,工資由十堰合美勞務有限公司通過銀行代發(fā)。原告朱某某在被告齒輪公司提供勞務期間,勞務派遣單位變更為被告十堰合美,因原告朱某某為解決與其丈夫分居問題,于2014年9月30日與被告十堰合美解除勞動關系,不再為被告齒輪公司提供勞務。原告朱某某于2014年10月初入職被告機械公司,并于2014年11月4日與被告機械公司簽訂履行期限從2014年11月4日起至2016年11月4日止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朱某某在被告機械公司工作期間均由同一銀行賬戶向原告朱某某代發(fā)工資,其中2014年11月26日代發(fā)備注為10月工資。在該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因用工形式發(fā)生變化,原告朱某某于2015年4月3日與被告武漢合美簽訂從2015年4月3日至2017年4月3日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以勞務派遣方式繼續(xù)在被告機械公司工作,工作期間被告湖北合美和被告武漢合美先后向原告朱某某代發(fā)工資。2016年1月2日,原告朱某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被告機械公司和被告武漢合美分別作為原告朱某某的用人單位期間均未為原告朱某某繳納社會保險,原告朱某某自述本人未參保。2016年9月26日,被告機械公司以生產任務變化為由將原告朱某某退回被告武漢合美,被告武漢合美以原告朱某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等原因,向原告朱某某出具了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載明系個人原因終止(解除)勞動關系。2017年9月21日,原告朱某某以與被告齒輪公司、被告湖北合美、被告機械公司之間因賠償金等發(fā)生爭議為由向武漢市漢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當日即以原告朱某某已超過法定的退休年齡為由作出漢勞人仲不字[2017]第50號不受理通知書。原告朱某某不服該決定,法定期間訴至本院,請求依訴予判。審理過程中,原告朱某某申請追加被告武漢合美、被告十堰合美為共同被告。
本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規(guī)定,原告朱某某在本案中增加要求被告武漢合美、被告十堰合美承擔相關責任的訴訟請求,雖未經過仲裁前置程序,但與本案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被告武漢合美、被告十堰合美提出的必須仲裁前置的抗辯本院不予采納。原告朱某某與五名被告分別在不同時段存在用工關系、勞務派遣關系、用人關系等,但要求其共同承擔本案責任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本案爭議焦點為:1.五被告是否共同承擔本案的相關責任?2.勞動合同解除的合法性?3.若解除勞動合同不合法,賠償金如何計算?4.年休假工資?
關于焦點1.本院認為:被告湖北合美作為非法人分支機構的被告十堰合美、被告武漢合美的開辦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的規(guī)定,被告湖北合美應對被告十堰合美、被告武漢合美應承擔的民事責任負連帶責任;被告機械公司系法人企業(yè),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被告齒輪公司雖作為其出資方,但原告朱某某在本案中未能舉證證實被告齒輪公司存在需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定情形,被告齒輪公司無需對被告機械公司的民事責任承擔連帶責任;原告朱某某與被告齒輪公司、被告十堰合美的用工關系于2014年9月30日因原告朱某某個人原因解除,被告齒輪公司、被告十堰合美無需承擔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原告朱某某與五被告在不同時期分別存在不同的法律關系,雖然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钡囊?guī)定,社會保險的補辦、補繳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原告朱某某主張五名被告依法補繳2006年3月1日至2016年9月26日各項社會保險的訴訟請求本案不予處理。
關于焦點2.本院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規(guī)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原告朱某某雖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于2016年1月2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被告武漢合美未能舉證證實原告朱某某已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且被告武漢合美與原告朱某某的勞動合同尚未到期的情況下,原告朱某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影響其作為適格勞動者的身份繼續(xù)履行與被告武漢合美的勞動合同及為被告機械公司提供勞務。2016年9月26日,被告機械公司以生產任務變化為由將原告朱某某退回被告武漢合美,但未能舉證證實退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钡囊?guī)定,屬于用工單位無理退工,被告武漢合美作為原告朱某某的用人單位未能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也未能與原告朱某某協商變更勞動合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屬于違法解除,應當向原告朱某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關于焦點3.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奔暗诰攀l“勞務派遣單位違法本法規(guī)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被告武漢合美、被告機械公司損害原告朱某某合法權益的行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并按二倍的經濟補償標準支付原告朱某某賠償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钡囊?guī)定,原告朱某某現有證據證實系從2011年5月入職被告齒輪公司,因本人原因2014年9月30日從被告齒輪公司離職,不屬于工齡年續(xù)計算的法定情形,原告朱某某于2014年10月初入職被告機械公司,并與被告機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非本人原因其用人單位被告機械公司變更為用工單位,用人單位變更為被告武漢合美,原告朱某某2014年10月初至2016年9月26日期間的工作年限依法連續(xù)計算,計算本案賠償金的工作年限為2年。參照原告朱某某解除勞動合同前工資水平,被告武漢合美應支付原告朱某某被迫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9,829.17元(59,487.51÷12×2×2),被告機械公司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綜上,原告朱某某主張五被告共同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30,858.20元的訴訟請求部分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焦點4.本院認為:在勞務派遣法律關系中,保障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利是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的法定義務,未能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現有證據表明原告朱某某2011年6月入職被告齒輪公司,2014年9月30日從被告齒輪公司離職,2014年10月初入職被告機械公司,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奔啊镀髽I(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薄⒌谑l“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規(guī)定,原告朱某某2015年度年休假為5天,2016年度按剩余天數2014年度折算為3天,高溫假未經原告朱某某協商一致情形下不能視同年休假,故被告武漢合美應支付原告朱某某8天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計3,646.74元(59,487.51÷12÷21.75×8×200%),被告機械公司對此承擔連帶責任,原告朱某某主張2015年4月3日至2016年9月26日期間帶薪年休假工資12,579.89元的訴訟請求部分無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告朱某某的訴訟請求本院部分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七條、第六十五條、第八十七條、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朱某某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9,829.17元;
二、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朱某某未休年休假工資3,646.74元;
三、被告武漢精技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對本判決第一項、第二項承擔連帶責任;
四、被告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對本判決第一項、第二項承擔連帶責任;
五、駁回原告朱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朱某某負擔(免予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按照不服本院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上訴費,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費匯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17×××67;開戶行:農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7日內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劉曉凌
人民陪審員 張啟勝
人民陪審員 魯全早
書記員: 劉韞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