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崇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白云,上海市恒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金法(系被告父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原告朱某與被告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白云,被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金法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朱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幣(以下幣種同)300,000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原系岳母婿關系,被告已于2018年9月17日與原告女兒離婚。在被告與原告女兒訂婚后的2014年6月26日,被告以購房為由向原告借款300,000元。原告期盼女兒幸福,遂同意出借并當日匯款給被告,并特意說明為購房款。在被告與原告女兒離婚案件審理中,被告承認有此借款,但認為并未用于購房,而是用于籌備婚禮所需,拒絕歸還,并表示同意原告另案處理。原告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故向法院起訴。
陳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被告沒有向原告提出借款,因原告女兒與被告結婚,原告是離異的,原告前夫買了一輛車送給原告女兒,原告給女兒300,000元,按道理這300,000元是要打給原告女兒的,原告女兒向被告要了浦發(fā)銀行卡號,被告問是什么事情,原告女兒說原告會打款給被告,但多少錢沒有說。被告于2014年6月收到原告轉賬的300,000元。當時并沒有說是借款,被告也沒有向原告說經(jīng)濟困難要借款。這筆錢不是借款,是原告對其女兒和被告的贈與,用于操辦婚禮等。
本案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業(yè)務憑證1份、法庭審理筆錄1份,被告圍繞其反駁理由提交了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復印件1份、補充協(xié)議復印件1份、收款收據(jù)復印件4份、匯款憑證復印件4份、貸款合同復印件1份,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6月26日,原告向被告銀行轉賬300,000元,原告在匯款用途上注明:購房款(前期首付)。原告認為該筆錢是借錢給被告用于購房,但被告并沒有將此款用于購房。被告認為該筆錢是贈與性質。
另查,原告女兒劉碧如與被告于2015年3月13日登記結婚,雙方于2018年9月17日調解離婚。
本院認為,司法解釋規(guī)定,原告僅依據(jù)金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jù)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jù)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在原告提供了金融機構轉賬憑證的情況下,可以認定原告對雙方之間的借款合同的存在完成了初步舉證責任;被告抗辯是贈與性質,因原告予以否認且被告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本院難以采信,故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成立。至于被告主張訴訟時效的問題,法律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因原、被告未約定借款何時歸還,本院認為原告起訴符合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朱某借款300,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800元,減半收取計2,900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被告陳某某負擔之款,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宋??健
書記員:陳曉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