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某
李剛(黑龍江信義律師事務所)
原審上訴人(一審原告)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原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服刑于黑龍江省新建監(jiān)獄。
原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紀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固定職業(yè),住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李剛,黑龍江信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上訴人朱某某與原審被上訴人劉某、紀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0月20日作出(2014)哈民六商終字第48號民事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因發(fā)現確有錯誤,經我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于2016年2月17日作出(2016)黑01民申100號民事裁定,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朱某某和紀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李剛到庭參加訴訟,劉某經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阿城法院一審認為:朱某某與劉某簽訂的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朱某某依約定向劉某提供了借款,期限屆滿后,朱某某請求劉某返還借款,應予支持。劉某的借款是在劉某與紀某某非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朱某某主張紀某某以其名下的房產為劉某提供抵押擔保,證據不足,抵押合同不成立,故朱某某請求紀某某承擔連帶還款責任,不予支持。判決:1、劉某返還朱某某借款本金35萬元,此款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付清;2、駁回朱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朱某某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雖然劉某向朱某某借款是在離婚期間,但紀某某親自用購房交款票據為劉某作質押,并將劉某原來的二臺車抽回,是客觀事實,有證人作證。紀某某沒有提交任何證據,也從來沒說票據在劉某手里。一審判決違背客觀事實,違背法律規(guī)定,請求二審判決紀某某與劉某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劉某同意一審判決。
二審審理期間,雙方未提供新的證據。
本院二審認定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相同。
本院二審認為:劉某認可向朱某某借款35萬元的事實,并且同意償還該借款,一審判決劉某返還朱某某借款35萬元正確。關于朱某某上訴主張該借款應由紀某某與劉某共同承擔還款責任的問題。劉某與紀某某原系夫妻,但劉某向朱某某借款發(fā)生在2012年5月25日二人登記離婚后,屬于劉某個人借款,不屬于紀某某與劉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借款,紀某某不應承擔還款責任。關于朱某某主張紀某某用購房票據質押問題。依據法律規(guī)定,購房票據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設立質權的構成要件,朱某某主張質押成立無法律依據。本案中朱某某與紀某某也未簽訂任何書面擔保合同,紀某某亦不認可將其購房票據給付朱某某的事實,現朱某某僅憑紀某某的購房票據在其處,請求由紀某某承擔還款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6,550元,由朱某某負擔。
再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向法庭提交新的證據。
再審對一、二審原查明的事實予以認定。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的糾紛是由雙方民間借貸而引起,借款人劉某對借款無異議,本案爭議的焦點是紀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1.關于本案訴爭債務性質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中將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之間的關系表述為非法同居關系。就本案而言,劉某與紀某某于2006年9月15日登記結婚,2012年5月25日登記離婚,2012年11月30日登記復婚。雙方原系夫妻關系,在首次離婚與復婚的六個月的時間內,劉某分別于六月、七月、八月向朱某某出具兩份《借據》和一份《欠條》,現紀某某辯稱借款系雙方離婚后形成的,否認借款與其有關??v觀本案,上述三筆債務與其是否有關,必須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綜合加以分析判斷?!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朱某某主張對劉某和紀某某辦理離婚手續(xù)并不知曉,其二人一直共同生活經商,借款時共同到場并以夫妻相稱。一審庭審中,朱某某提供了證人證言、手機短信及購房票據等對此予以證實,完成了舉證責任,而紀某某雖然否認離婚后仍然與劉某同居生活,但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與劉某分居生活,故紀某某應當承擔對己不利的后果。劉某與紀某某原系合法夫妻,在二人沒有向朱某某告知雙方離婚的情況下,朱某某基于雙方系夫妻、一同前往借款、用購房票據換回車輛及手機短信內容,完全有理由相信二人仍然是夫妻關系并共同從事經濟活動。紀某某與劉某的行為表明,二人離婚后,在未履行復婚登記手續(xù)前,在行為上,一同出行,對外以夫妻相稱,在經濟上,共同舉債,并用票據換回車輛,符合同居關系的特征,因此,應當認定訴爭債務系在雙方同居期間形成。
2.關于紀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規(guī)定: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一審開庭中,朱某某申請的五位證人出庭作證,證明借款時紀某某隨同劉某前往,并將奔馳牌轎車和奧迪牌轎車押給朱某某,事后用兩張房票(婚姻存續(xù)期間交款)換回兩臺轎車。朱某某在一審中提交的證據三(手機信息),發(fā)送信息的手機用戶名是劉某,以瑤瑤(同“堯”音)口氣發(fā)送,多次用到“我們”“我倆”等詞匯,表達當時的困境,尤其是“我知道你很為難但現在我真的實在沒辦法,但希望你相信我們這錢我們一分都不會差的給你拿回去”。在劉某沒有證據證明朱某某手中持有的購房票據是非法取得的情況下,上述證人證言、手機短信及雙方婚姻存續(xù)期間的購房預收款票據相互印證,構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證明紀某某同劉某一同借款及用房票換回質押給朱某某的兩臺車輛,并向朱某某承諾其和劉某共同償還債務。因此,該筆債務屬雙方同居期間為共同利益所負債務即為同居生產、生活需要而舉債。紀某某在與劉某同居期間,不僅有與劉某共同舉債的行為,而且有共同還款的意思表示,故紀某某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綜上,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14)哈民六商終字第48號民事判決和哈爾濱市阿城區(qū)人民法院(2013)阿商初字第534號民事判決;
二、劉某、紀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償還朱某某借款本金35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合計13,100元,訴訟保全費3,090元,公告費260元朱某某已預交,由劉某、紀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的糾紛是由雙方民間借貸而引起,借款人劉某對借款無異議,本案爭議的焦點是紀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1.關于本案訴爭債務性質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中將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之間的關系表述為非法同居關系。就本案而言,劉某與紀某某于2006年9月15日登記結婚,2012年5月25日登記離婚,2012年11月30日登記復婚。雙方原系夫妻關系,在首次離婚與復婚的六個月的時間內,劉某分別于六月、七月、八月向朱某某出具兩份《借據》和一份《欠條》,現紀某某辯稱借款系雙方離婚后形成的,否認借款與其有關??v觀本案,上述三筆債務與其是否有關,必須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綜合加以分析判斷?!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朱某某主張對劉某和紀某某辦理離婚手續(xù)并不知曉,其二人一直共同生活經商,借款時共同到場并以夫妻相稱。一審庭審中,朱某某提供了證人證言、手機短信及購房票據等對此予以證實,完成了舉證責任,而紀某某雖然否認離婚后仍然與劉某同居生活,但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與劉某分居生活,故紀某某應當承擔對己不利的后果。劉某與紀某某原系合法夫妻,在二人沒有向朱某某告知雙方離婚的情況下,朱某某基于雙方系夫妻、一同前往借款、用購房票據換回車輛及手機短信內容,完全有理由相信二人仍然是夫妻關系并共同從事經濟活動。紀某某與劉某的行為表明,二人離婚后,在未履行復婚登記手續(xù)前,在行為上,一同出行,對外以夫妻相稱,在經濟上,共同舉債,并用票據換回車輛,符合同居關系的特征,因此,應當認定訴爭債務系在雙方同居期間形成。
2.關于紀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規(guī)定: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一審開庭中,朱某某申請的五位證人出庭作證,證明借款時紀某某隨同劉某前往,并將奔馳牌轎車和奧迪牌轎車押給朱某某,事后用兩張房票(婚姻存續(xù)期間交款)換回兩臺轎車。朱某某在一審中提交的證據三(手機信息),發(fā)送信息的手機用戶名是劉某,以瑤瑤(同“堯”音)口氣發(fā)送,多次用到“我們”“我倆”等詞匯,表達當時的困境,尤其是“我知道你很為難但現在我真的實在沒辦法,但希望你相信我們這錢我們一分都不會差的給你拿回去”。在劉某沒有證據證明朱某某手中持有的購房票據是非法取得的情況下,上述證人證言、手機短信及雙方婚姻存續(xù)期間的購房預收款票據相互印證,構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證明紀某某同劉某一同借款及用房票換回質押給朱某某的兩臺車輛,并向朱某某承諾其和劉某共同償還債務。因此,該筆債務屬雙方同居期間為共同利益所負債務即為同居生產、生活需要而舉債。紀某某在與劉某同居期間,不僅有與劉某共同舉債的行為,而且有共同還款的意思表示,故紀某某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綜上,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14)哈民六商終字第48號民事判決和哈爾濱市阿城區(qū)人民法院(2013)阿商初字第534號民事判決;
二、劉某、紀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償還朱某某借款本金35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合計13,100元,訴訟保全費3,090元,公告費260元朱某某已預交,由劉某、紀某某負擔。
審判長:彭華杰
審判員:王延斌
審判員:郭英祿
書記員:孫霽陽杜欣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