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
法定代表人:劉東,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振坤,黑龍江鴻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職業(yè),住望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疆,黑龍江太宗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與被上訴人劉某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望某某人民法院(2017)黑1221民初13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1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法定代表人劉東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振坤、被上訴人劉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魏疆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上訴請求:一、撤銷望某某人民法院(2017)黑1221民初1376號民事判決;二、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三、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及理由:1、在一審審理過程中有證據證實用于抵頂工程款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為趙某,工程款收據為趙某,另有證人加以佐證,足以認定案涉實際施工人為趙某。劉某某不是本案適格原告。另外案涉施工合同有刪改情況,合同不真實。當年共簽訂三份合同,除道路數量和機動田數量不同外,其余內容完全一樣,尤其資金給付村里負責一半,另一半由乙方自行向“通村辦”主張。而訴爭合同卻改變了資金給付的內容,再次,承包合同的簽訂違背村民意愿,此合同應為無效;2、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沒有按照《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則》及《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從合法性、客觀性、關聯(lián)性采信本案證據。
劉某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被告給付工程款人民幣1190578.00元,并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6年9月1日止給付利息人民幣1904924.00元(每月利息20‰),合計人民幣3095502.00元,利息計算至本金全部給付之日止。事實和理由:原告是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2009年1月7日經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對該村路面工程發(fā)包,原告與被告于2009年7月5日簽訂了公路工程項目合同書,合同約定路段是吳子函通小窩棚新立屯,全長7.5公里,原告實際承建7003.40米,開工時間為2009年9月1日,竣工時間為2009年9月30日,工程造價人民幣34萬元公里,工程資金由望某某通村辦公室補貼17萬元每公里,此款由被告協(xié)調,被告自籌17萬元公里,如縣通村辦公室未能給付補貼款,由被告承擔。合同簽訂后,原告履行了全部義務,并將完成工程交付被告使用,被告只將自籌部分以集體機動地方式給付工程款,由被告承擔給付縣通村辦公室每公里17萬元,總價款1190578元至今未予給付。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1.2009年1月7日,先鋒鎮(zhèn)坤三村召開全體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修建三條通村公路,總長度為16.5公里,國家補貼每公里17萬元,村民自籌每公里17萬元。2009年7月5日,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坤三村村民委員會簽訂了工程項目合同書,被告將吳子函通小窩棚新立屯路段承包給原告劉某某,全長7.5公里,每公里工程造價34萬元,預計工程款總額255萬元(以實際測量為準)。工程款給付方式約定為“通村辦補貼17萬元每公里,此款由甲方(坤三村)給付;村級自籌17萬每公里,由甲方按雙方約定及時給付,如通村辦補貼增減變動,由此引起甲方(坤三村)自籌資金變化由甲方負擔?!焙贤炗喓?,原告如約為被告修建了7003.40米通村公路,并交付使用,被告方于2009年12月20日將755畝村集體機動地轉讓給原告,抵償工程款129萬元,用以支付應當由被告自籌每公里17萬元工程款部分。其余應由通村辦補貼的每公里17萬元,共計119萬元,工程款經原告多次索要一致未能給付。現原告按合同第八條“通村辦補貼17萬元每公里由甲方給付”的約定,要求被告繼續(xù)履行合同,給付修路款1190578.00元及利息(按月利率2%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止)。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為被告修建通村公路7003.40米并交付使用,被告按約定以機動地755畝抵償部分工程款129萬元事實清楚。雙方爭議的焦點問題,一是原告的主體資格問題,二是剩余工程款是否由被告承擔。首先關于原告主體資格問題,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工程項目施工合同》,作為合同一方當事人也是實際施工人且如期交付了其所承建的通村公路,無論合同有效與否,都有權要求被告參照合同約定給付工程款。被告辯稱,實際承包人為趙某,對此證人趙某予以否認,并明確表示其未收到修路款,也不對未給付的工程款主張權利。且被告亦無證據證實原告不是實際施工人,因此本院認為劉某某作為該工程的實際施工人具備原告主體資格。另外,關于被告是否應承擔剩余工程款的給付問題,被告作為發(fā)包方與原告簽訂了施工合同,原告履行了全部合同義務,被告應參照合同約定給付工程款,且合同第八條已經明確國家補貼部分由被告給付。需要說明的是,被告坤三村與另外承包人姜華所簽的合同中關于通村辦補貼部分約定為“通村辦補貼17萬元公里,此款由甲方(坤三村)協(xié)調給付”,可見即使在姜華合同中也沒有免除坤三村的給付義務。如果通村辦的補貼沒有到位,被告作為發(fā)包人亦應承擔給付工程欠款的義務。況且通村辦并不是合同一方,也未參與合同的簽訂,因此,被告以剩余工程款應由通村辦給付,原告應向通村辦公室主張該部分工程款為由進行抗辯,即無合同依據也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原告要求被告給付修路工程款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原告主張按月利率20‰支付所欠工程款利息的請求沒有依據,應按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劉某某工程款1190578.00元及利息,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從2010年1月1日起計息至實際給付之日止;
駁回原告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1,564.0元由劉某某承擔13,257.00元由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承擔18,307.00元。
本案二審期間,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圍繞上訴請求申請證人王某、林某、李某出庭作證,證實案涉工程實際施工人是趙某,而非劉某某。同時,上訴人以其與被上訴人劉某某于2009年7月5日簽訂的“公路工程項目合同書”中所加蓋的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公章系虛假,請求二審法院對該枚公章進行鑒定。針對證人證言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質證。被上訴人質證意見:1、《工程項目合同書》系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趙某在一審審理中表示其對案涉工程款不主張權利,且案涉工程已實際投入使用,上訴人應按約定給付尚欠被上訴人工程款;2、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原主任趙某承認合同上的公章是其任主任期間加蓋的,上訴人為履行合同于2009年12月22日與被上訴人簽訂了以土地抵頂部分工程款合同。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2009年7月5日,被上訴人劉某某與上訴人坤三村村民委員會簽訂了《工程項目合同書》,合同約定:本項目資金來源為通村辦補貼17萬元公里,此款由甲方(坤三村)給付。村民自籌每公里17萬元。合同簽訂后,被上訴人劉某某進行了實際施工,現該條公路已經完工并交付使用;2、趙某作為證人在庭審中明確表示,案涉公路與其無關,實際施工人是劉某某。上訴人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與被上訴人劉某某簽訂《工程項目合同書》上的公章系其加蓋,公章真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因修通村路與被上訴人劉某某簽訂了《工程項目合同書》,《工程項目合同書》約定,“預計工程總款為人民幣225萬元,項目資金來源為通村辦補貼17萬元公里,此款由甲方給付。村級自籌17萬元公里”,關于村自籌部分以機動地抵押。為履行合同,2009年7月11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以明細表形式約定了抵押機動地的數量及金額。2009年12月22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又簽訂了以土地抵頂工程款合同,合同中加蓋了上訴人公章,該村書記李勝權、劉某某均在合同上簽字。合同簽訂后,被上訴人作為承包人對案涉公路進行了施工,并該公路已交付使用。故上訴人作為發(fā)包人應按照合同約定給付被上訴人工程款。上訴人上訴稱,被上訴人劉某某并非本案適格原告,案涉工程實際施工人是村委會原主任趙某,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合同書中加蓋的公章虛假。針對上訴人上訴理由,本院對上訴人原村委會主任趙某進行了詢問,趙某表示其不是實際施工人,也不對案涉工程款主張權利。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公章在鄉(xiāng)政府保管,案涉《工程項目合同書》是由其送到向政府加蓋的,加蓋公章在場人有上訴人時任書記李勝權、莊會計,該公章真實。本院認為,因上訴人原主任趙某對公章加蓋情況已進行說明,并對公章真實性認可,且該合同已實際履行。據此,上訴人上訴請求,因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8,307.00,由上訴人望某某先鋒鎮(zhèn)坤三村村民委員會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石云麗
審判員 張敏
審判員 杜雪紅
書記員: 陸文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