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曾某某,女,生于1958年7月3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原告石某某,男,生于1959年11月6日,漢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二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歐興紅,湖北歐興紅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鄧某某,男,生于1959年11月16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被告鄧發(fā)艮,男,生于1963年3月8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
原告曾某某、石某某訴稱,2002年,經紅巖堡村委會書面同意,我們石家、向家、譚家共十余戶人家自籌資金將通往我家的村級入戶通道修通。當時,鄧發(fā)艮等人對此并沒有提出異議,此后道路通行多年。2010年鄧發(fā)艮等人以我三戶道路兩旁有其祖墳為由,首次毀壞道路。我方上報村委會調解后,鄧發(fā)艮等人自知無理,恢復道路,此路恢復通行至今。2015年上級領導單位為惠及民生,實施入戶公路硬化工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鄧發(fā)艮等人又無理阻礙。村委會翔鳳鎮(zhèn)等單位見被告過于蠻橫,因此做出讓步,讓其祖墳之間留出2.7米寬、4米長左右的路段暫不硬化,但要保持原狀,保持通道暢通。2016年正月初三,鄧發(fā)艮等人以壘墳為由強行挖毀路基和道路路坎以及我方土地,將兩墳移至道路中,導致道路完全毀壞,無法通行。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但被告未按照協議履行,將其祖墳擴大,兩墳之間預留1米也沒有實現,相反兩墳之間的排水直接沖擊原告的房屋,且其祖墳擴至原告房屋滴水之內,嚴重影響原告的房屋安全。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對原告的房屋排除妨害,恢復原狀,被告承擔訴訟費用。原告曾某某、石某某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證據一、原、被告的身份證復印件,擬證實原、被告的身份情況。證據二、現場照片9張,擬證實被告的侵權事實。證據三、來鳳縣人民法院(2016)鄂2827民初186號卷宗內的相關材料,包括2002年5月27日村委會與原告簽訂的協議一份,紅巖堡村委會2010年4月7日的調解協議,2016年3月8日村委會的證明,翔鳳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中止調解協議書。被告鄧某某、鄧發(fā)艮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鄧某某、鄧發(fā)艮未向本院提交相關證據。針對原告提交的證據,本院認為來源合法,證明內容客觀真實,其證明力本院予以確認。二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質證。經審理查明,2002年,經紅巖堡村委會書面同意,紅巖堡村包括二原告在內共十余戶人家自籌資金將通往原告等人家的村級入戶通道修通。當時,被告鄧發(fā)艮等人對此并沒有提出異議,此后道路通行多年。2010年鄧發(fā)艮等人以該道路兩旁有其祖墳為由,將道路毀壞。經村委會調解后,鄧發(fā)艮等人恢復道路,此路恢復通行至今。2015年上級單位實施入戶公路硬化工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鄧發(fā)艮等人又進行阻撓。村委會及翔鳳鎮(zhèn)等單位對此進行調解,讓其祖墳之間留出2.7米寬、4米長左右的路段暫不硬化,但要保持原狀,保持通道暢通。2016年正月初三,鄧發(fā)艮等人以壘墳為由強行挖毀路基和道路路坎以及原告的部分土地,將兩墳移至道路中間,導致道路完全毀壞,無法通行。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但被告未按照協議履行,將其祖墳擴大,兩墳之間預留1米也沒有實現,相反兩墳之間的排水直接沖擊原告的房屋,且其祖墳擴至原告房屋滴水之內,影響原告的房屋安全。原告于2017年5月16日向本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的房屋排除妨害,恢復原狀,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原告曾某某、石某某訴被告鄧某某、鄧發(fā)艮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楊克昌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6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曾某某、石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歐興紅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鄧某某、鄧發(fā)艮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庭審結束后,原告向本院申請調解,至此扣除審限,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主張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中被告因壘墳,造成雨水直接濺到原告的房屋,造成原告居住困難。庭審中原告所提交的證據,均證實上述事實的存在。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對原告的房屋排除妨害,消除影響,符合法律規(guī)定,其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二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訴訟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鄧某某、鄧發(fā)艮對原告的房屋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恢復原狀。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40元,由二被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楊克昌
書記員:謝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