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曾松林。
委托代理人孫洪清、王清林,湖北文赤壁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黃岡市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汪治懷,系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陳業(yè)軍,系黃岡市拘役所所長,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李繼良,湖北邁通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上訴人曾松林為與被上訴人黃岡市公安局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黃州民初字第0068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7月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林俊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宋順國、助理審判員董俊華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15年8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曾松林及其委托代理人孫洪清、王清林,被上訴人黃岡市公安局的委托代理人陳業(yè)軍、李繼良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1995年12月,曾松林與原黃州市求新電磁線廠(以下簡稱求新電磁線廠)簽訂《勞動合同》,由該廠招為合同制工人,合同期限為三年。求新電磁線廠為曾松林繳納了1992年3月至1996年6月的養(yǎng)老保險金。合同期滿后,雙方未續(xù)簽合同,曾松林繼續(xù)在該廠工作至2002年8月。求新電磁線廠隸屬原黃州市公安局拘役所。1996年原黃州市公安局拘役所劃歸黃岡市公安局,并更名為黃岡市第二看守所。2002年8月13日,黃岡市公安局清退臨時人員,曾松林領取各項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3400元(2800元+600元).并離開黃岡市第二看守所自謀職業(yè)。2013年8月23日,曾松林向黃岡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爭議仲裁申請,但黃岡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曾松林的申請不符合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規(guī)定,做出了《不予受理申請通知書》。曾松林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審理過程中,曾松林于2015年3月27日申請撤訴與黃岡市公安局自行協商未果,遂再次具狀起訴。
原審認為,曾松林與求新電磁線廠(隸屬黃州市公安局拘役所)簽訂《全民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雙方形成勞動關系,屬勞動法調整。原黃州市公安局拘役所撤并至黃岡市公安局后,用人單位隨之亦變更為黃岡市公安局。黃岡市公安局因清退臨時人員,與曾松林就經濟補償等事宜協商達成一致,曾松林領取了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視為同意解除勞動關系。故曾松林請求確認黃岡市公安局辭退行為無效,不予支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曾松林就本案勞動爭議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其時效期間應自其領取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金之日起一年內提起,但曾松林于2013年8月23日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且無證據證明其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來證明仲裁時效中斷或者中止,顯屬超過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故曾松林提出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遂判決:駁回曾松林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
根據原審已質證的證據,本院另查明,曾松林不服黃岡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向原審提起訴訟,并于2015年3月27日申請撤回訴訟。2015年3月27日,原審作出(2015)鄂黃州民初字第00011號民事裁定,準許曾松林撤回對黃岡市公安局的起訴。2015年4月14日,曾松林再次向原審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有以下兩點:
一、曾松林主張權利是否超過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雙方之間是否已解除勞動關系。
曾松林與黃岡市公安局于2002年8月13日對經濟補償金等事項協商一致,并領取相應補償款項,可見,曾松林應當知道其2002年8月13日已被黃岡市公安局辭退,本案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應認定為2002年8月13日。曾松林雖認為清退臨時人員表格上的簽字系黃岡市公安局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強行簽訂,但對此未提供證據予以證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曾松林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該清退備案表有無該局局長的簽字及是否經市人事局的確認并不影響其已知道被黃岡市公安局辭退。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本案發(fā)生勞動爭議的時間為2002年8月13日,依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本案應適用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故曾松林應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而其于2013年8月23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超過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申請期限,故曾松林仲裁申請已過仲裁時效?!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曾松林于2002年已知道被黃岡市公安局辭退,如其認為權利被侵害,應在二年內主張權利,而其于2013年申請仲裁,2015年提起訴訟,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同時亦無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故原審駁回其訴訟請求并無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維持。因曾松林主張權利已超過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故雙方之間是否已解除勞動關系,本案不予審查。
二、黃岡市公安局是否應為曾松林繳納社會保險?!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可以加收滯納金”,《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繳費單位逾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滯納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征繳”。根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負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法定義務,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負有征繳社會保險費的法定職責,故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行政管理范疇,不屬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故對曾松林要求黃岡市公安局應為其補繳社會保險的請求,本案不予審查。
綜上,曾松林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依法均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曾松林負擔,免予收取。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林 俊 審 判 員 宋順國 代理審判員 董俊華
書記員:董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