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曾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石首市。
委托代理人:史元建、馬襄平,湖北志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襄陽理工后勤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襄陽市襄城區(qū)尹集鄉(xiāng)。
法定代表人:李勇,該公司經理。
被告:馬力,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襄陽市樊城區(qū)。
兩被告委托代理人:李安新、雙宇,湖北臥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曾某某與被告襄陽理工后勤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工后勤公司)、馬力房屋轉讓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曾某某及其委托代理馬襄平,被告理工后勤公司、馬力的委托代理人李安新到庭參加了訴訟后,因案情需要,變更為普通程序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曾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原、被告簽訂的商鋪轉讓合同,返還轉讓費40000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訴訟中,原告變更第一項訴訟請求為:確認原告解除合同的效力,返還轉讓費40000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3月8日,原、被告簽訂一份商鋪轉讓合同,原告支付被告商鋪轉讓費40000元,并約定第二天簽訂正式房屋租賃合同。第二天原告依約找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發(fā)現(xiàn)該房已被政府征收,進一步了解得知該房屋屬襄城區(qū)棚戶區(qū)改造區(qū)域,2016年2月29日襄城區(qū)政府已發(fā)征收公告,由于簽訂商鋪轉讓合同時,原告不知道該商鋪已被征收這已事實,繼續(xù)履行合同也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現(xiàn)訴至法院。
被告理工后勤辯稱,原告請求不成立,雙方自愿簽訂轉讓合同,沒有任何違法和欺詐行為。涉案房屋并沒有拆除,原告可以使用,合同是有效的,應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被告馬力辯稱,馬力是履行職務行為,不是適格的被告。
經審理查明,被告理工后勤公司承租襄城西街臨街門面房一間作為該公司招商中心辦公用房,承租期間與出租人未簽訂書面租賃合同。被告理工后勤公司將該門面房對外轉讓,原告曾某某看到轉讓信息后與被告對轉讓事宜協(xié)商,同時原告曾某某與該房出租方商定租賃合同事項,未簽訂書面租賃合同。2016年3月8日,原告曾某某與被告理工后勤公司工作人員馬力對被告理工后勤公司承租的以上門面房簽訂商鋪轉讓合同。合同約定,1、甲方(被告理工后勤公司)同意將自己的店鋪轉讓給乙方(原告曾某某)使用,并保證乙方同等享有的權利與義務;2、店鋪轉讓給乙方后,乙方同意代替甲方履行原有店鋪租賃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條款,并且定期交納租金及該合同所約定的應由甲方交納的水電費及其他各項費用;3、轉讓后店鋪現(xiàn)有的裝修、裝飾及其他所有設備和房屋裝修營業(yè)設備等全部歸乙方;4、乙方向甲方支付轉讓費40000元;5、如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導致乙方經營受損的與甲方無關,但遇政府規(guī)劃,國家征用拆遷店鋪,其有關補償歸乙方。轉讓合同簽訂后,同日原告曾某某將轉讓費40000元支付給被告馬力。商鋪轉讓事項達成后,原告曾某某認為,在對商鋪準備裝修時,發(fā)現(xiàn)該商鋪屬于政府征收范圍,致使其無法繼續(xù)從事經營而未使用該房屋。原告于同年3月14日,向被告馬力提出退還轉讓費事宜,未果后于同年3月21日向本院提起訴訟,認為兩被告存在欺詐行為,請求撤銷轉讓合同,審理中原告向本院提出撤訴。
另查明,經本院核實,2016年2月29日,襄城區(qū)人民政府發(fā)布征收公告(第一批),范圍為:西護城河以西、長虹南路以東、內環(huán)線環(huán)山路以北、濱江路以南。征收簽約期限為發(fā)布公告之日至2016年6月30日。本案訴爭的房屋屬于該公告征收范圍。
本院認為,原告曾某某與被告馬力簽訂的商鋪轉讓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我國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該合同有效。被告馬力在簽訂商鋪轉讓合同時,系履行被告理工后勤公司職務行為,該合同權利義務應由被告理工后勤公司承擔。訴爭房屋因政府征收的事實而產生爭議,該征遷事實系雙方當事人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情況,從而造成原告對房屋租賃使用目的阻斷,導致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被告理工后勤公司原長期租賃該房,為本地企業(yè),對承租房屋信息的了解較為外市居民的原告占有優(yōu)勢地位。根據(jù)審理查明的事實,政府征收行為產生于2月29日,簽訂轉讓合同為3月8日,協(xié)商退款為3月14日,可以認定原告曾某某在簽訂轉讓合同時并無主觀惡意且對征遷事實的發(fā)生并不知曉。雙方簽訂的商鋪轉讓協(xié)議符合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法定解除情形。原告曾某某認為,2016年3月14日已向被告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雙方合同已解除。本院認為,解除合同通知應具備明確的解除意思。該意思表示包括解除行為、解除內容、解除后果等,本案原告向被告馬力于2016年3月14日提出退款只能視為對解除合同的協(xié)商,不能認定解除合同的通知。原告請求確定解除合同的效力,本院不予確認。本案原告請求返還轉讓費40000元系合同解除的后果,原告與被告協(xié)商退款及向本院提起兩次訴訟,均具有解除的意思表示,為減少訴累,本院對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轉讓合同予以解除。對于原告請求返還轉讓費40000元的請求,根據(jù)合同簽訂后,原告曾某某未使用該房的情況,本院予以支持。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一)項、第九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解除原告曾某某與被告馬力于2016年3月8日簽訂的商鋪轉讓合同。
被告襄陽理工后勤管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曾某某轉讓費40000元。
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0元,由被告襄陽理工后勤管理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 劉俊
代理審判員 張銳
人民陪審員 檀小寅
書記員: 陳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