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曹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正懿,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曉儀,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曹陸弟,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瑞康,上海市致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曾慧,上海市東方正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江泓,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李家樓80號。
第三人:顏思琦,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李家樓80號。
上列兩位第三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正懿,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兩位第三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曉儀,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曹某某與被告(反訴原告)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康家村委會”)及第三人江泓、顏思琦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曹某某、江泓、顏思琦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正懿、蔡曉儀,康家村委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袁瑞康、曾慧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曹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將康家村委會與曹某某于2018年7月16日簽訂的《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約定的安置人口9人變更為13人,安置面積405平方米變更為585平方米,臨時安置補助費人民幣68,040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變更為98,280元。事實和理由:曹某某的長女曹凌,曹凌之夫吳衛(wèi)東,曹凌之子吳旻雨,曹某某的次女江泓,江泓之女顏思琦。曹某某戶位于上海市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李家樓度場80號的房屋動遷,上述人員均為被安置人。根據(jù)康家村動遷實施細則,吳旻雨、顏思琦均為年滿婚齡的獨生子女,應各按4人安置;江泓是非獨生子女,應按3人安置,扣除顏思琦已計入安置人口,故江泓應按2人安置;因此,曹某某戶的安置人口共計13人。但是,康家村委會在計算曹某某戶安置人口時,只將吳旻雨按4人安置,江泓、顏思琦均只按1人安置,故計算曹某某戶的安置人口為9人。曹某某一方與康家村委會協(xié)商不成,反而康家村委會威脅曹某某如果不簽訂拆遷協(xié)議,將會再減少計算安置人口并安置地段不好的房屋,曹某某在無奈之下,于2018年7月16日與康家村委會簽訂《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的安置人口為9人,安置面積為405平方米,臨時安置補助費為68,040元等。曹某某認為,上述協(xié)議顯失公平,故要求法院予以變更。
康家村委會辯稱并反訴稱,根據(jù)村里的動遷實施細則,非獨生子女家庭,只能認定一名子女及其配偶及孫子女為安置人員。本案中,曹某某戶已經(jīng)選擇曹凌及其丈夫、兒子為安置人員,吳旻雨也按4人安置,故江泓、顏思琦就只能按1人安置。另外,顏思琦的戶口是在2010年遷回的,距時間設定日即2013年1月1日不滿六年,且顏思琦不屬于康家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根據(jù)動遷實際細則,顏思琦不屬于動遷安置對象。但當時動遷經(jīng)辦人員詢問江泓時,江泓說顏思琦的戶口一直在康家村,所以當時動遷經(jīng)辦人員將顏思琦確定為安置對象。因此,康家村委會不存在脅迫行為,而是曹某某戶在簽訂動遷協(xié)議時存在欺詐行為。綜上,不同意曹某某的訴訟請求,并向本院提出反訴請求:要求撤銷雙方簽訂的《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
曹某某針對反訴辯稱,顏思琦的戶口遷出并不是因為結(jié)婚,不受戶口遷回必須滿六年的限制。雙方簽訂動遷協(xié)議時,康家村委會是知道顏思琦的戶口情況,不存在欺詐的事實。而且,康家村委會請求撤銷動遷協(xié)議也已超出一年的除斥期間。綜上,不同意康家村委會的反訴請求。
第三人江泓、顏思琦述稱,意見與曹某某一致。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曹某某的長女曹凌,曹凌之夫吳衛(wèi)東,曹凌之子吳旻雨;曹某某的次女江泓,江泓之女顏思琦。
2018年7月16日,康家村委會作為拆遷人,上海市寶山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作為拆遷實施單位,曹某某作為被拆遷人,共同簽訂《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約定曹某某所有的上海市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李家樓度場80號房屋被拆遷,安置人口9人,安置面積405平方米,臨時安置補助費14個月為68,040元等。當月,曹某某戶搬遷出拆遷房屋。
根據(jù)康家村委會出具的《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關于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實施細則》,其中規(guī)定,非獨生子女家庭,只能認定一名子女及其配偶及孫子女為安置人員;上述被認定的應安置人員年滿法定婚齡的未婚者,獨生子女可增加配偶及子女連同本人按4人安置,非獨生子女可增加配偶及子女連同本人按3人安置;原戶籍在本村,因婚嫁原因戶口遷移后又遷至被征收房屋內(nèi)的人員,至“時間設定日”戶籍已滿六年的,只能安置婚前屬于原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本人等。曹某某、江泓、顏思琦認為,實施細則屬于康家村委會出具的格式條款,其中對己方不利的條款均為無效;而且,曹凌、江泓均在70年代出生,當時還未施行計劃生育政策,所以不適用實施細則中非獨生子女家庭條款的限制。
另查明,江泓、顏思琦的戶口分別于2002年、2010年遷回康家村李家樓80號。江泓于2004年離婚。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關于本訴,曹某某以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雙方簽訂的《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缺乏法律依據(jù),當事人不享有變更合同的權利,曹某某要求變更該協(xié)議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反訴,因被安置對象的戶籍情況屬于動遷重要信息,康家村委會及動遷實施單位在簽訂動遷協(xié)議前,應對顏思琦的戶籍情況進行調(diào)查并了解,康家村委會及動遷實施單位簽訂并履行動遷協(xié)議的行為,應視為其已認可顏思琦的安置人員資格。因此,康家村委會要求撤銷動遷協(xié)議的請求,缺乏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五十一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反訴被告)曹某某要求變更其與被告(反訴原告)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村民委員會于2018年7月16日簽訂的《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的訴訟請求;
二、駁回被告(反訴原告)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村民委員會要求撤銷上述協(xié)議的訴訟請求。
本訴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128.50元,由原告(反訴被告)曹某某負擔;反訴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0元,由被告(反訴原告)寶山區(qū)廟行鎮(zhèn)康家村村民委員會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亮亮
書記員:陳霞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