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曹樹彬,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元氏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龔道平,河北尚璽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元氏縣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素慧,河北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曹樹彬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41000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庭審過程中,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要求償還相應利息,自2014年2月13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利率按照雙方約定的10%。事實和理由:自2015年六月中旬開始,我縣公安查辦非法集資,七月初“安順公司”集資代辦員張某某聽說誰經(jīng)手的集資數(shù)額不足六十萬就可免刑。為了免刑,她求我撤訴,說撤訴材料她見到后,就把我在該公司的存款四萬一千元,由她個人立刻代還,并且立了字據(jù)。但當我當著她的面撤訴后,她卻不按字據(jù)辦了。我因此起訴她。被告張某某辯稱: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也從未給原告出具過欠條,原告所述事實不存在。答辯人從沒有承諾過代還原告在安順運輸公司的集資款。答辯人在便條上簽名時,并沒有“單據(jù)上的金額,由我歸還”這幾個字。這是原告在答辯人簽名后,未征得答辯人的同意,自己擅自加上的,不是答辯人的意思表示。從條子本身一看便知,這幾個字不是和其他字一起連貫書寫的,是添加的內(nèi)容,條子的真實性有瑕疵,所以條子不能證明原告主張。事實為:書寫了條子后,原告給了答辯人一份復印件,答辯人手中的復印件能夠證實,也能證實當時便條所反映的內(nèi)容。另外,本案所涉及的款項,系原告在安順運輸公司的存款,原告手中保留有安順運輸公司的收據(jù),答辯人只是經(jīng)手人,債權債務關系是原告和安順運輸公司形成的,答辯人與原告之間并沒有債權債務關系,答辯人不應當承擔還款義務。安順運輸公司非法集資案件在元氏縣公安局已經(jīng)立案案件系公訴案件不是自訴案件,不存在撤訴不撤訴的情況,退一步講,即便便條上的內(nèi)容完全是答辯人的意思,那么條子上關于還款的承諾也是有條件的,條件是:見到撤訴單據(jù)后,我保證開具如下單據(jù)。因本案涉及非法集資,屬于刑事案件,撤訴是不可能的,且該案件已經(jīng)立案,所以,條子上所說的撤訴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既然所附條件不成立,那么后面的承諾也不可能履行。該案件,無論從客觀事實還是從法律依據(jù)上,原告的起訴均是站不住腳的,望法院查明事實,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曹樹彬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jù):1.提交收款收據(jù)四份,證明原告先后將41000元現(xiàn)金借給被告,被告收到借款的事實,并且實際收款是被告到原告家中收的錢,并沒有被告所謂的公司任何工作人員;2.被告向原告開具的欠條,證明2015年7月19日被告向原告開具欠條,承諾按收據(jù)金額歸還原告借款的事實,欠條上明確寫明:以上承諾我如不踐行我愿賠償10萬元,并且在給原告的欠條上明確寫明:單據(jù)上的金額由我歸還。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對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但是對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不能證明原告所主張的與被告之間形成借貸關系,因收據(jù)的收款單位蓋有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公章,所留電話系公司電話,收款人簽章處是劉亞力,被告人張某某系經(jīng)辦人,完全能夠證實原告是和元氏縣安順運輸有限公司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張某某只是作為安順運輸公司工作人員,其行為為職務行為,因安順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已由公安機關立案,所涉及款項也應當由安順公司來承擔,張某某與原告并沒有債權債務關系;對證據(jù)2并不屬于欠條的形式,該條上書寫的內(nèi)容均是原告所書寫,簽名是張某某所簽,但是張某某簽名時并沒有“單據(jù)上的金額由我歸還”這幾個字,該條上可以看出第二行下單據(jù)后面是冒號,然后就是另起一行,所以“單據(jù)上的金額由我歸還”是后添加上去的,“時限兩天”也是后添加的,當時寫了該條后原告曾經(jīng)給被告一個復印件,復印件上并沒有上述所后添加的內(nèi)容,在一審開庭時,原告陳述被告手里的復印件系從原告家廢紙簍里所撿到的,但是也能體現(xiàn)出被告手中所持有的復印件來源以及真實性,并不是被告?zhèn)卧斓?,被告手中復印件能夠證實原告所向法庭提交的便條的真實性存在瑕疵,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jù)。被告張某某提交證據(jù):欠條復印件一份。原告曹樹彬的質證意見:1.該復印件不具有真實性,我方提供的欠條為原件,被告說該復印件為我方原件的復印件,我方不認可,該欠條是原告所寫,被告簽字是事實,其中第一項曹樹彬的收據(jù)金額改的9000元整為被告修改,其它字跡均為原告書寫,被告簽字確認,這些所有的修改、書寫均是雙方當面所為,并非事后添加;2.被告在二審開庭中明確認可所打的欠條有兩個,一個給了原告一個被告自己留著,二審法院也是依據(jù)該兩個欠條被告承諾個人歸還,裁定被告主體適格。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2月23日、2月28日、4月19日原告曹樹彬分三次向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交款共計40000元,收款事由載明:“借款利率10%,”,“定期半年”,“收款單位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交款人:曹樹彬,經(jīng)辦人:張某某”。2015年3月20日,原告曹樹彬又向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交款1000元,收款事由載明:“定期半年”,“收款單位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交款人:曹樹彬,經(jīng)辦人:張某某”。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于2015年6月19日被元氏縣公安局立案偵查,相關責任人已上網(wǎng)追逃。被告張某某為該公司代辦員。2015年7月19日,原告曹樹彬寫下字據(jù):“見了撤訴單據(jù),我這里保證開具如下的單據(jù),單據(jù)上的金額由我歸還。1、曹樹彬的收據(jù)金額玖仟元整。2、曹樹彬的收據(jù)金額壹萬元整。3、曹樹彬的收據(jù)金額壹萬元整。4、曹樹彬的收據(jù)金額貳萬元整。5、智二見單據(jù)叁萬柒千元整。以上承諾我如不踐行,愿賠償拾萬元給曹智。時限兩天。立據(jù)人”,被告張某某在“立據(jù)人”之后寫下“閱后簽名:張某某?!弊謸?jù)中涉及原告曹樹彬的數(shù)額為49000元,庭審中原告認可被告已經(jīng)履行8000元,還欠41000元,41000元正是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收據(jù)中的數(shù)額。經(jīng)本院調查,被告張某某現(xiàn)未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且在張某某代辦存款人員報案人員名單中,原告曹樹彬不在報案人行列。
原告曹樹彬訴被告張某某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2日作出(2015)元民二初字第00483號民事裁定書,原告曹樹彬不服,提起上訴。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9月7日作出(2016)冀01民終6978號民事裁定書,撤銷(2015)元民二初字第00483號民事裁定,指令元氏縣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審理。本院受理后,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龔道平、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劉素慧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公民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本案中,原告曹樹彬提交的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的收據(jù)中,被告張某某為經(jīng)手人。在原告提交的字據(jù)中,有被告張某某的親筆簽名,且41000元與收據(jù)中的數(shù)額相符。在該字據(jù)中,被告張某某閱后簽名,視為對字據(jù)內(nèi)容的確認,承諾票據(jù)上的金額由其歸還,故被告張某某應當承擔還款責任。被告張某某承擔還款責任后,元氏縣安順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收據(jù)上的權利應當轉交被告張某某行使。原告主張利息,因在字據(jù)中沒有約定,故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張某某認為字據(jù)上的“單據(jù)上的金額由我歸還”系原告后來添加,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法》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曹樹彬41000元。如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給付金錢義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825元,由被告張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