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曹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付潤輝,上海市羅頓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濤,上海市羅頓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鮑天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被告:唐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鮑天明。
原告曹某與被告鮑天明、唐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9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曹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付潤輝,被告鮑天明、唐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鮑天明到庭參加訴訟。經雙方當事人同意,本案延長簡易程序三個月,現已審理終結。
曹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1.判令鮑天明、唐某某共同歸還曹某借款本金300,000元;2.判令鮑天明、唐某某支付曹某以300,000元為本金,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6年4月22日起至實際歸還之日止的利息。事實與理由:2015年10月30日,鮑天明以開發(fā)游戲APP為由向曹某借款30萬元,并出具了兩張載明借款金額為15萬元的借條,借條中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個月,鮑天明應于2015年12月1日歸還借款。2015年10月30日、12月8日、12月25日、2016年1月1日,案外人李某代曹某向鮑天明賬戶轉賬5萬元、7萬元、8萬元、1.1萬元(其中1千元為其他錢款)。2016年3月21日,李某代曹某向唐某某賬戶轉賬9萬元。鮑天明與唐某某系夫妻關系,本案借款發(fā)生于二人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用于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或生活需要,且部分款項直接轉入唐某某名下賬戶,故上述借款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兩被告共同償還。
鮑天明辯稱:鮑天明確實出具兩份借條,在寫完第一張后,曹某以字跡不清要求鮑天明重新書寫,因信任曹某,未要回第一張借條。曹某口頭答應借款,但其清楚鮑天明沒有償還能力,故最后未出借,鮑天明未收到任何借款。李某轉賬金額均收到,但轉賬時間與借條形成時間不一致,系曹某拼湊而來,曹某與鮑天明于2015年8月左右開始合作開發(fā)游戲APP項目,這些款項系合作項目款項,并非是借款。
唐某某辯稱:對本案系爭借款并不知情,兩張借條形成之時,唐某某也并未在場,故不同意承擔還款責任。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鮑天明、唐某某于2010年3月19日登記結婚。鮑天明于2015年10月30日向曹某出具借條兩張,其中載明:“本人鮑天明向曹某借人民幣壹拾伍萬元整,借期一月,于2015年12月1日還款。本人承諾,無條件償還?!甭淇钐幱薪杩钊缩U天明簽字,落款時間為2015年10月30日。
鮑天明對上述兩張借條的真實性予以認可,均系鮑天明書寫,但其表示兩張借條中所指的借款是同一筆,因字跡潦草故重新書寫,且未收回第一張書寫的借條。曹某對此作出解釋,第一張借條系上午書寫,鮑天明希望借款30萬元,因曹某沒有那么多現金故一開始答應出借15萬元,第二張借條系下午書寫,因鮑天明稱沒有30萬不能達到一定的利潤,出于對朋友的情誼,鮑天明同意再出借15萬元。
曹某女友李某通過其中國建設銀行尾號6115賬戶分別于2015年10月30日、12月8日、12月25日、2016年1月1日向鮑天明轉賬50,000元、70,000元、80,000元、11,000元,于2016年3月21日分兩筆向唐某某轉賬共計90,000元。曹某對上述轉賬時間作出以下解釋,雖借條中約定于2015年12月1日還款,但出于對出借資金安全性考慮,只在一開始打款5萬元,在與鮑天明反復溝通后,后期才陸陸續(xù)續(xù)打款至30萬元。
為證明借款來源,曹某申請李某作為證人出庭作證。李某當庭表示,其系曹某的女友,鮑天明曾向曹某借款30萬元,李某代曹某向鮑天明及唐某某陸續(xù)轉賬30萬元。除本案借款之外,鮑天明另向李某借款。曹某、李某與鮑天明另有開發(fā)游戲APP項目的合作關系,李某是在2016年3月知曉合作開發(fā)APP事宜的。鮑天明在書寫本案所涉兩張借條時,李某并不在場,但李某知曉本次借款。
對李某的證言,鮑天明認為項目合作開始時間為2015年8月至10月之間,并非2016年3月。
為證明雙方合作事實,以及鮑天明向曹某、李某支付了合作款項共計234,744元,鮑天明向本院提交了唐某某名下支付寶賬號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交易明細,顯示向李某轉賬11筆共計68,600元(詳見附表一),向曹某轉賬12筆共計74,246元(詳見附表二)。另提交無顯示微信賬戶名稱的微信轉賬截圖9張,顯示李某于2016年4月3日至5月9日期間收到9筆共計39,448元,曹某于2016年11月26日收到2,500元(詳見附表三)。另提交無署名的通過自動柜員機轉賬憑證一張,顯示2016年6月14日轉賬49,950元,收款方無名稱顯示。對上述證據,曹某認為與本案無關,來往款項系合作開發(fā)APP業(yè)務的往來款項,且在2015年11月27日至2016年1月22日之間曹某收到的50,246元發(fā)生在本案借款發(fā)生之前,更不能視為歸還借款。李某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之間因APP業(yè)務通過銀行轉賬及微信轉賬方式向鮑天明、唐某某轉賬243,310元,遠多于鮑天明、唐某某向曹某、李某的打款。
曹某為證明其除本案借款之外,另為游戲APP業(yè)務由李某向鮑天明、唐某某匯款的事實,向本院提交李某名下中國建設銀行XXXXXXXXXXXXXXXX銀行賬號的銀行流水,顯示向唐某某轉賬11筆共計141,800元,向鮑天明轉賬2筆共計12,000元(詳見附表四)。另提交無顯示微信賬戶名稱的微信轉賬截圖26張,顯示向鮑天明、唐某某轉賬85,310元(詳見附表五)。鮑天明、唐某某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上述收款均系運營APP的款項。
庭審中,曹某表示唐某某對本案系爭借款并不知情,但該筆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經營,也當屬夫妻共同債務。
以上事實,除當事人一致陳述外,另有借條兩張、中國建設銀行流水、微信轉賬截圖、支付寶交易記錄等證據在案佐證,可以認定。
本院認為,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鮑天明向曹某出具借條,可以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的合意,鮑天明主張兩張借條實際是同一張,但其沒有收回先前書寫的借條,不符常理,且鮑天明對其主張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除去李某打給鮑天明及唐某某的APP項目合作款之外,李某通過中國建設銀行給鮑天明及唐某某的打款金額與兩張借條所載明的金額基本相符,且李某出庭表示打款金額系本案所涉曹某出借的錢款,本院認定曹某完成了借款的交付。鮑天明主張該30萬元系游戲APP項目的合作款項,并提供了其通過支付寶及微信向李某、曹某轉賬記錄,曹某另提交了為合作游戲APP項目李某向鮑天明、唐某某轉賬的交易明細,對此本院認為,雙方均確認有游戲APP項目的合作關系,除李某通過中國建設銀行轉賬的30萬元之外,雙方均確認系合作項目往來款項,如對此有爭議可另行訴訟,項目合作款往來除當事人協議外不可用以抵扣借款。雖雙方資金往來有合作項目款,但并不能據此否認借貸關系的存在,合作關系與借貸關系二者并不沖突。故本院認定系爭借款真實存在。本案爭議焦點二是否構成夫妻共同債務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借條中未有唐某某簽字,其表示并不知曉本次借款,曹某也自認未告知唐某某該筆借款的存在,雖有部分款項打至唐某某賬戶,但鑒于唐某某與鮑天明的夫妻關系,鮑天明掌握唐某某的賬戶符合常理,該筆借款用于游戲APP開發(fā)運行,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曹某也未提供證據證明該軟件開發(fā)系鮑天明與唐某某二人夫妻共同經營,故本院難以認定系爭借款系夫妻共同債務。關于利息的計算方式,因鮑天明收到的最后一筆借款時間為2016年3月21日,業(yè)已超過借條約定的借款期間,雙方并未對借款期間另行約定,故本院對利息的起算時間調整至起訴之日,曹某主張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逾期利息,于法無悖,本院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鮑天明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歸還曹某借款300,000元;
二、鮑天明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以本金300,000元為標準,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以年利率6%為上限),支付曹某逾期利息,自2018年7月1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
三、駁回曹某其他訴訟請求?! ?br/>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800元,減半收取計2,900元,由鮑天明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文嘉
書記員:張冬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