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景某,山西某電力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張金平,河北冀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宋宏存,河北冀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原某軍司令部企業(yè)局局長。
原告景某與被告李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景某之委托代理人宋宏存、張金平、被告李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6年6月29日,原告為女兒上大學,通過中國工商銀行轉給被告名下“辦事錢”20萬元。因被告未能辦成,被告歸還原告8萬元,2011年3月26日,原、被告就余下12萬元達成“還款協(xié)議”,協(xié)議載明:“李某收到景某現(xiàn)金壹拾貳萬元整,用于辦理景一瓊上學事宜,已交李某,由李某負責向李某索要,趙某、高某協(xié)助追要,李某保證2011年5月1日前全部歸還景某,原貳拾萬元條作廢”?,F(xiàn)原告訴至本院,稱被告在2011年5月1日前未返還12萬元欠款,要求被告償還欠款,并支付利息。為此,原告提交銀行憑證、還款協(xié)議、短信及錄音資料。被告對證據(jù)真實性未提出異議,主要提出其已退還原告8萬元,并給付李某13萬元,原告的錢應由李某償還。被告為此提交李某的還款協(xié)議、借據(jù)、收條及借條。
以上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原、被告提交的證據(jù)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民間借貸關系的成立,須具備當事人之間借貸合意及貸款人實際出借款項兩個要件。本案中,原告出具了銀行憑證證實其實際給付被告20萬元的事實,但原、被告均認可該20萬元是被告為原告女兒辦理上大學事宜的“辦事錢”,而非借貸款項,原告雖提交被告本人確認簽字的還款協(xié)議,但此協(xié)議亦不能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借貸的合意,故原、被告非真實的借貸關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主張,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歸還原告8萬元后,尚有12萬元未歸還,為此雙方達成還款協(xié)議,被告承諾于2011年5月1日歸還,但至今未歸還,故被告對12萬元負有歸還原告的義務。原告對被告與李某之間的借條、借據(jù)真實性不予認可,被告提出已將錢款給付李某,應追加李某為被告的抗辯理由,理據(jù)不足,故對被告追加李某為被告的申請,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零八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歸還原告景某某12萬元;
二、駁回原告景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225元減半收取1612.5元,由被告李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賬號:62×××47,開戶銀行:河北銀行華興支行)。
審判員 王 倩
書記員:王天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