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昝大林,性別:××,居民,住湖北省。
委托代理人孫福斌、戢春暉,湖北鴻法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參與訴訟、調解,代收法律文書。
被告劉國華,性別:××,住湖北省房縣。
被告周某(又名周薇,被告劉國華兒子),性別:××,住湖北省房縣。
原告昝大林與被告劉國華、周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審判員何為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周明(主審本案)、審判員王傳華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5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昝大林及其委托代理人戢春暉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劉國華、周某經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被告劉國華與其丈夫周虎(現(xiàn)已去世)以湖北陵豐肥業(yè)有限公司經營需要資金周轉為由,以二人個人名義共同分兩次向原告昝大林及其妻鄧露借款,其中2003年5月19日一次性借款100000元,2009年左右一次性借款300000元,二次共計借款400000元,均約定借款月利率20‰。二人借款后,每年都以湖北陵豐肥業(yè)有限公司的名義向昝大林、鄧露夫婦支付利息。2011年4月1日,借貸雙方進行了結算,湖北陵豐肥業(yè)有限公司支付了2011年4月1日前的全部利息,對于尚欠的400000元借款本金,由劉國華和周某二人共同重新給昝大林、鄧露出具了一張借條,該借條載明:“今借到昝大林、鄧露現(xiàn)金肆拾萬元整(400000.00元),劉國華周某,2011年4月1日,(月息每元貳分)”。重新出具借條后,湖北陵豐肥業(yè)有限公司僅結清了2014年4月1日前的全部利息,對所欠本金400000元及其2014年4月1日以后的利息至今未償還。2016年8月16日,昝大林之妻鄧露因病去世。因原告昝大林向被告劉國華、周某催要本息未果而引起訴訴訟。
本院認為,債務應當清償。原、被告間的借貸關系明確,其借款金額、借款時間均有被告劉國華、周某親筆出具的借條證實,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劉國華、周某應予以償還。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昝大林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國華、周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償還原告昝大林借款本金400000元及其利息(從2014年4月1日起按照月利率20‰計算利息直至償清借款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300元,由被告劉國華、周某負擔。因原告已經預交,故在執(zhí)行時一并給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7300元,戶名: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號:17×××01;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廣場支行。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室,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浙江路66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兩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計算。
審判長 何 為 審判員 周 明 審判員 王傳華
書記員:徐一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