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地址:重慶市萬州區(qū)國本路140號。
法定代表人程甦,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quán))譚偉東,湖北施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易益華。
原審被告陳某,務工。
上訴人重慶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恒通公司)為與被上訴人易益華、原審被告陳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宣恩縣人民法院(2016)鄂2825民初1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5月25日立案受理后,由審判員郜幫勇?lián)螌徟虚L、審判員吳衛(wèi)、侯著韜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7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重慶恒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譚偉東與被上訴人易益華、原審被告陳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易益華在一審中訴稱,2015年2月14日,陳某及重慶恒通公司以年底發(fā)放工資存在資金缺口為由,向易益華借款300000元,約定借款期限半年,利息按月息2%計算。2015年2月15日,易益華將300000元轉(zhuǎn)入陳某的賬戶。借款期限屆滿后,陳某至今未履行還款義務,易益華多次催收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1、判令陳某、重慶恒通公司償還易益華借款本金300000元;2、判令陳某、重慶恒通公司支付利息(自2015年2月15日起至本息還清之日止按月利率2%計算);3、訴訟費由陳某、重慶恒通公司承擔。
重慶恒通公司在一審中辯稱,1、對該筆借款不知情,并未向易益華提供過任何形式的還款保證,因此重慶恒通公司不應當成為本案被告;2、從未備案刻制過第二工區(qū)項目部的公章,該項目部也無權(quán)向第三方提供擔保,且事后重慶恒通公司也沒有進行追認,所以重慶恒通公司不承擔還款責任。
陳某在一審中辯稱,易益華起訴的事實是真實的,對易益華的訴訟請求沒有異議。
原審查明,2014年農(nóng)歷年底,陳某因資金存在缺口,向易益華借款300000元,易益華以陳某沒有提供擔保為由拒絕。2015年2月14日,由重慶恒通公司來鳳縣討橙公路改擴建工程第二工區(qū)項目部提供保證擔保,陳某向易益華借款300000元,約定借款期限為半年,利率為月息2%。陳某向易益華出具借據(jù),重慶恒通公司來鳳縣討橙公路改擴建工程第二工區(qū)項目部在借據(jù)上加蓋公章并提供擔保,經(jīng)辦人陳思簽名確認。2015年2月15日,易益華在中國建設銀行宣恩縣支行營業(yè)廳從其賬戶上支取現(xiàn)金150000元交付給陳某,然后通過轉(zhuǎn)賬的方式將剩余150000元轉(zhuǎn)入戶名為陳某的賬號為62×××98的賬戶。另查明陳思系重慶恒通公司負責財務的工作人員。
原審認為,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及提交的證據(jù),易益華與陳某借款合同關(guān)系成立,且合法有效,陳某欠易益華借款300000元及利息應當予以償還。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1、重慶恒通公司工作人員陳思的行為是否歸于公司;2、重慶恒通公司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圍繞上述爭議焦點,本院評析如下:
重慶恒通公司來鳳縣討橙公路改擴建工程第二工區(qū)項目部在法律性質(zhì)上應屬于重慶恒通公司設立的分支機構(gòu),因未經(jīng)登記程序,該項目部不是適格民事主體,其權(quán)利義務應由重慶恒通公司承擔。該公司工作人員陳思在項目部負責工程財務工作,代表公司對外從事經(jīng)營活動,且持有項目部公章,其具備代理權(quán)的權(quán)利外觀,故易益華有理由相信陳思享有代理權(quán),可以代表重慶恒通公司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重慶恒通公司主張沒有授權(quán)陳思對外提供擔保,則陳思提供擔保之行為構(gòu)成表見代理,該代理行為有效,行為后果應由被代理人重慶恒通公司承擔。
根據(jù)重慶恒通公司的工作人員陳思在借據(jù)上注明“擔保人”字樣并加蓋重慶恒通公司來鳳縣討橙公路改擴建工程第二工區(qū)項目部公章的情況,結(jié)合易益華曾拒絕陳某的借款請求并要求陳某提供擔保后才能同意借款的陳述,足以認定重慶恒通公司在該筆債務中的地位為保證人而非見證人。雙方就保證的方式?jīng)]有明確約定,按照擔保法的規(guī)定,推定為連帶責任保證。故易益華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予以支持。依據(jù)擔保法的規(guī)定,重慶恒通公司在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后,有權(quán)向陳某追償。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三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陳某欠易益華借款本金300000元及利息(自2015年2月15日起至本息還清之日止按月利息2%的利率計算),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清償;二、重慶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對上述借款及利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三、重慶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后,有權(quán)向陳某追償。案件受理費6880元,減半收取3440元,由重慶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陳某共同負擔。
經(jīng)二審審理查明,原判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quán)、超越代理權(quán)或者代理權(quán)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quán)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北景钢幸滓嫒A與陳某對借貸30萬元的事實均無異議,重慶恒通公司認為其對該30萬元借貸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陳思在借條中以擔保人名義簽名蓋章的行為不構(gòu)成表見代理。經(jīng)審查,2015年2月15日陳某給易益華出具的30萬元借條中,陳思以擔保人名義簽名,并加蓋了重慶恒通建設有限公司來鳳縣討橙公路改擴建工程二工區(qū)項目部印章。陳思在簽名蓋章時雖未取得重慶恒通公司的代理權(quán),但以下事實足以使易益華相信陳思的行為代表了重慶恒通公司的意見:首先陳某與重慶恒通公司之間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guān)系;其次陳思并非重慶恒通公司的一般工作人員,而是重慶恒通公司發(fā)包給陳某工程的所涉項目部的財務人員;第三陳思注明擔保人后,加蓋的并非其私人印章,而是重慶恒通公司項目部的印章;第四陳某原向易益華借款時因未獲得擔保人擔保易益華未予出借,后因有重慶恒通公司項目部陳思出面并以項目部名義擔保,易益華才愿意出借陳某30萬元。綜合上述情況,可以認定易益華在陳某出具借條時,足以相信陳思在借條上簽名蓋章的行為取得了重慶恒通公司的授權(quán),并對該種信任易益華為善意且無過失。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的規(guī)定,陳思的行為構(gòu)成表見代理,一審法院認定法律關(guān)系準確。陳思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由重慶恒通公司承擔,其承擔責任后有權(quán)向陳思追償。綜上,重慶恒通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800元,由上訴人重慶恒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郜幫勇 審判員 侯著韜 審判員 吳 衛(wèi)
書記員:譚紹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