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施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崇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萬漢超,上海亞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第三人:李忠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內(nèi)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烏蘭監(jiān)獄磚廠009號。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祺,遠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施某某與被告樊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通知李忠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施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萬漢超、被告樊某某、第三人李忠寶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施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協(xié)助原告將位于寶山區(qū)陸翔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的產(chǎn)權過戶至原告名下。2、判令被告向原告承擔逾期辦理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的違約金(以710,000元元為基數(shù),百分之0.1的比例計算,從2018年11月1日起至實際辦理過戶之日止),起訴時暫時計算至2019年3月31日,計150天,計106,500元。事實和理由:2015年9月25日,原告與被告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約定被告將系爭房屋以71萬元價格出售給原告,房屋交付時間為2015年9月25日。協(xié)議又約定原告于2015年9月25日支付首期購房款61萬元,第二筆購房款10萬元待房屋辦理產(chǎn)證時再行支付。補充條款約定在國家政策允許辦理產(chǎn)權證過戶30日內(nèi)雙方共同前往上海市寶山區(qū)不動產(chǎn)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xù),每逾期一日按照房價的千分之一支付違約金。合同簽訂后,原告支付首付款61萬元,2015年9月25日,被告將房屋交付給原告。2016年5月25日,原告又向被告支付1萬元?,F(xiàn)系爭房屋已經(jīng)可以過戶,但被告拒不協(xié)助原告辦理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被告行為構成違約,故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樊某某辯稱,同意將系爭房屋交付給第三人李忠寶,并將房屋過戶給第三人李忠寶。
第三人李忠寶述稱,要求被告樊某某向第三人李忠寶交付系爭房屋并過戶到李忠寶名下。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5年9月25日,樊某某(甲方)與施某某(乙方)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約定甲方將系爭房屋以71萬元價格出售給乙方。合同第四條約定,甲乙雙方同意,甲方于2015年9月25日前騰出該房屋并通知乙方進行驗收交接,乙方應在收到通知之日起的當日內(nèi)對房屋及其裝飾、設備情況進行查驗,查驗后甲方將房屋鑰匙交付給乙方為房屋轉移占有的標志。第六條約定,甲乙雙方確認,于國家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甲乙雙方共同向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申請辦理轉讓過戶手續(xù)。2015年9月15日,樊某某出具收款收據(jù),確認收到施某某支付的房款2萬元。2015年9月25日,樊某某出具收款收據(jù),確認收到施某某支付的房款59萬元。同日,樊某某將系爭房屋交付給施某某。
2016年1月26日,系爭房屋登記到開發(fā)商上海九舟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名下,2016年9月5日,系爭房屋登記至樊某某名下,備注列明系爭房屋為動遷安置房。2016年5月25日,施某某另向樊某某出借1萬元借款。
再查明,2016年11月28日,樊某某(甲方)與李忠寶(乙方)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約定甲方將系爭房屋以120萬元價格出售給乙方,于2016年11月28日支付80萬元,過戶當日付余款40萬元。合同第四條約定,甲乙雙方同意,甲方于2017年3月31日前騰出該房屋并通知乙方進行驗收交接,乙方應在收到通知之日起的(該處空白)日內(nèi)對房屋及其裝飾、設備情況進行驗收,驗收后簽訂房屋交接書為房屋轉移占有的標志。第六條約定,甲乙雙方確認,在2017年8月31日之前甲乙雙方共同向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申請辦理轉讓過戶手續(xù)。第十條約定,甲方未按本合同第四條約定期限交接房地產(chǎn)的,甲乙雙方同意按下列第三款內(nèi)容處理:違約金20%。2017年3月28日,樊某某(甲方)與李忠寶(乙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原定買賣合同付款方式過戶當日支付40萬元,由于甲方現(xiàn)金周轉問題,乙方同意分期支付該筆款項:2017年3月28日支付5萬元,2017年4月28日支付5萬元,剩余房款30萬元按照合同約定時間支付。合同簽訂后李忠寶已支付樊某某房款90萬元。
本院認為,樊某某就系爭房屋分別出售給了施某某、李忠寶,構成一房兩賣,兩份房屋買賣合同均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均屬合法有效。李忠寶、施某某均要求履行房屋買賣合同,然根據(jù)本院查明事實,樊某某將系爭房屋出售給李忠寶之前已根據(jù)其與施某某之間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將系爭房屋交付給了施某某,且施某某亦支付了相應的房款,樊某某與李忠寶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事實上不能履行。施某某與樊某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應繼續(xù)履行。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系爭房屋已經(jīng)滿足過戶條件,本院對施某某要求樊某某協(xié)助將系爭房屋的產(chǎn)權過戶至施某某名下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樊某某的延遲過戶的行為構成違約,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支付時間從施某某提起訴訟之日起算。關于施某某與樊某某1萬元的借款糾紛,不屬于本案的處理范圍,本院不予處理。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樊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協(xié)助原告施某某將位于上海市寶山區(qū)陸翔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產(chǎn)權過戶至原告施某某名下;原告施某某于過戶當日支付被告樊某某購房尾款100,000元;
二、被告樊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施某某支付違約金(以710,000元為基數(shù),按照每日千分之一的標準,計算期間為從2019年3月13日起至實際辦理過戶之日止)。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減半收取5,983元及保全費5,000元,均由被告樊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韓??亮
書記員:葉文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