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新福興玻璃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福建新福興玻璃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福清市。
法定代表人:陳全福,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玲玲,福建志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科林環(huán)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蘇州市。
法定代表人:黎東,董事長。
被告:中電電氣(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陸廷秀,執(zhí)行董事。
原告新福興玻璃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福興公司”)訴被告科林環(huán)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林公司”)、中電電氣(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公司”)票據(jù)追索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被告科林公司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將本案移送至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法院審理。2019年1月27日,本院裁定駁回了被告科林公司的管轄權異議。被告科林公司不服提出上訴,上海金融法院于2019年5月5日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本院于2019年6月28日公開開庭。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玲玲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科林公司、中電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新福興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1、兩被告連帶支付票據(jù)款500,000元及利息(以50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1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2、兩被告連帶支付通知費用。審理中,原告放棄了第二項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間,原告與被告中電公司簽訂多份《國內采購框架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中電公司供應各種型號鍍膜玻璃,貨款結算方式為電匯或銀行承兌匯票、商業(yè)承兌匯票。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履行合同義務,被告中電公司于2018年7月3日背書轉讓給原告一張票據(jù)金額為500,000元、出票人及承兌人均為被告科林公司的電子商業(yè)承兌匯票。然而,在原告提示付款后被拒付,拒付理由為“商業(yè)承兌匯票承兌人賬戶余額不足”。原告催討未果,遂訴至法院。
被告科林公司書面辯稱:其與被告中電公司之間就買賣合同的履行存在糾紛。如被告中電公司與原告之間的交易是真實的,則其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異議。
被告中電公司未作答辯。
經審理查明:2017年5月23日,原告與被告中電公司簽訂編號為TPS417232的《國內采購框架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中電公司供應各種型號的玻璃,合同有效期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31日。
2017年9月18日,被告中電公司向原告出具《授權委托書》,委托陳禮、張建強作為被告中電公司合法委托代理人,授權其代表被告中電公司與原告進行合作,授權范圍為代表被告中電公司與原告進行簽訂采購訂單、財務對賬等與合同有關的事務。
2018年7月9日,陳禮代表被告中電公司,與原告進行對賬。被告中電公司確認尚欠原告貨款。
另查明,2018年5月31日,被告科林公司出具票據(jù)號碼尾號為964231的《電子商業(yè)承兌匯票》。上述匯票記載的票據(jù)金額為500,000元、匯票到期日為2018年11月30日、收款人為被告中電公司、承兌人為被告科林公司,且被告科林公司承諾到期無條件付款。2018年6月22日,被告中電公司將上述匯票背書轉讓給原告。2018年11月26日,原告提示付款。2018年12月4日,原告被拒付,拒付理由為承兌人賬戶余額不足。
審理中,原告名稱由福建新福興玻璃有限公司變更為新福興玻璃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以上事實,由《國內采購框架合同》、《授權委托書》、對賬單、《電子商業(yè)承兌匯票》,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匯票是出票人簽發(fā)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jù)。承兌是指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匯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票據(jù)行為。本案中,被告科林公司簽發(fā)的匯票,記載事項完全,屬有效票據(jù),且其作為承兌人承諾到期無條件付款,故被告科林公司理應按照票據(jù)金額承擔向原告付款的責任。被告中電公司作為收款人,將上述匯票背書轉讓給原告,故其作為背書人,應與被告科林公司對原告承擔連帶責任。原告要求兩被告連帶支付票據(jù)款500,000元及相應利息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兩被告未到庭參加訴訟,應視為放棄其答辯和質證的權利。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jù)法》第十九條、第三十八條、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科林環(huán)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電電氣(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連帶支付原告新福興玻璃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票據(jù)款500,000元及利息(以50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1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如果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800元,減半收取4,400元;財產保全費3,020元,合計訴訟費7,420元,由被告科林環(huán)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電電氣(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顧愷超
書記員:沈毅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