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文安縣奧某某鋼材加工有限公司。住所地,文安縣趙各莊鎮(zhèn)楊村。
法定代表人楊益民,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袁伍林,河北瑞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三河市燕郊國家高新產業(yè)技術園區(qū)燕高路327號。
法定代表人李麟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原告文安縣奧某某鋼材加工有限公司與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為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法定代表人楊益民及委托代理人袁伍林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12年5月,原、被告達成協(xié)議,原告為被告進行熱浸鍍鋅加工。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共為被告加工鍍鋅累計加工費385974.5元,但被告僅付款266963.83元,被告欠原告款119010.67元未給付。要求被告給付原告加工費119010.67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4323.51元。
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亦未提交書面答辯。
庭審中,原告提供證據(jù)如下:
一、鍍鋅協(xié)議一份。用以證實原、被告間存在鍍鋅加工合同關系,協(xié)議約定付款賬期為一個月,被告收到原告交付加工物后的第三個月15日前給付加工費。
二、送貨單三十三份。用以證實原告于2012年5月20日至2012年9月27日分33批次為被告進行熱鍍鋅加工,加工費累計385974.5元。原告稱,該33份送貨單有被告方工作人員段海波、王斌、鄧長海簽字確認;被告已給付加工費266963.83元,至今尚欠原告加工費119010.67元。
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未到庭質證,視為對質證權利的放棄。經(jīng)本院審查,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一、二,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具有證據(jù)效力。
經(jīng)審查明,2012年5月,原告文安縣奧某某鋼材加工有限公司、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簽訂鍍鋅協(xié)議一份,原告為被告的產品進行熱浸鍍鋅加工。協(xié)議約定,被告在原告交貨后的第三個月15日給付原告加工費。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于2012年5月20日至2012年9月27日共33批次為被告進行熱鍍鋅加工,加工費累計385974.5元。被告已給付原告加工費266963.83元,至今尚欠原告加工費119010.67元未付。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簽訂的鍍鋅協(xié)議,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依法應予保護。原告按照合同約定完成了加工任務,履行了合同義務。被告則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原告加工費,屬違約。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加工費119010.67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本院予以支持。逾期付款違約金,原告主張按119010.67元,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同期貸款逾期利率7.8%,自被告應付清原告加工費的第二日2012年12月16日計算至本案開庭之日的2013年6月3日,為4323.51元,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二百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文安縣奧某某鋼材加工有限公司加工費119010.67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履行;
二、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文安縣奧某某鋼材加工有限公司逾期付款違約金4323.51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履行;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894元、保全費1450元,合計5344元,由原告文安縣奧某某鋼材加工有限公司負擔1408元,由被告金日(三河)冷卻設備有限公司負擔3936元。(上述費用原告已墊付,應由被告負擔的部分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由被告直接給付原告,本院不再另行收、退。)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鑒心
代理審判員 李曉棟
人民陪審員 宋志強
書記員: 陳榮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