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陸家嘴環(huán)路XXX號招商銀行上海大廈北塔樓一至四層、南塔樓十至十三層、二十五至二十六層。
負責人:李德林,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龔蕾,北京市君澤君(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金城,北京市君澤君(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蕪湖市。
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訴被告張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龔蕾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某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被告張某某在繼承張某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向原告償還借款本金人民幣302,861.03元、截至2018年8月30日的利息70,149.87元及逾期利息110,950.06元;二、判令被告張某某在繼承張某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向原告償還自2018年8月3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以欠款本金及利息之和為基數(shù),利率按《個人貸款借款合同》約定計算);三、判令被告張某某在繼承張某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向原告償付律師費38,716.88元;四、請求判令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張某某承擔。
事實和理由:2014年1月30日,原告與案外人張某簽訂了編號為CRXXXXXXXXXXXXXXXXXXX號的《個人授信協(xié)議》,約定,經(jīng)張某向原告申請,原告同意向張某提供總額為35萬元的授信額度,授信期間為60個月,從2014年1月30日起到2019年1月30日止;若張某未按各具體合同的約定按時足額償還貸款,原告有權(quán)對未償還的貸款本金按日在各具體合同執(zhí)行利率水平上加收50%計收罰息,直至貸款本息清償完畢為止,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復息;在張某不能按期歸還貸款本息和應付費用的情況下,原告為實現(xiàn)債權(quán)而支付的律師費、訴訟費、仲裁法、執(zhí)行費、公告費、送達費、差旅費等所有費用,均由張某全數(shù)承擔。同日,原告與張某簽訂了編號為CRXXXXXXXXXXXXXXXXXXXTK14011號的《個人貸款借款合同》,約定,貸款金額為35萬元,貸款用途為流動資金周轉(zhuǎn);貸款期限為36個月,即從2014年1月30日起到2017年1月30日止,具體貸款期限以借款借據(jù)為準;借款合同執(zhí)行利率以國家公布的貸款基準年利率6.15%為基礎上浮100%(利率浮動比例),即為年利率12.3%,實際執(zhí)行利率以借款借據(jù)為準;借款合同有效期內(nèi),如遇國家調(diào)整貸款基準利率的,執(zhí)行利率按照次年對應日調(diào)整方式進行調(diào)整;貸款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還款;張某未按本合同的約定按時足額償還貸款的,貸款人有權(quán)對其未償還的貸款本金按日在本合同執(zhí)行利率水平上加收50%計收罰息,直至貸款本息清償完畢為止。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復息。2014年2月12日,原告按借款合同約定向張某指定賬戶發(fā)放貸款,借款借據(jù)載明,借款金額為35萬元,借款期限自2014年2月12日起至2017年2月12日止,貸款執(zhí)行年利率為12.3%,首次扣款日為2014年4月2日。原告放款后,張某未能按約還本付息,后張某于2014年10月10日死亡,張某生前未婚,被告張某某系其父,系張某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應在遺產(chǎn)繼承范圍內(nèi)承擔還款義務。綜上,原告訴至本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張某某未應訴答辯,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請求,提供了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1、《個人授信協(xié)議》,證明原告與張某間的授信合同關(guān)系;證據(jù)2、《個人貸款借款合同》,證明原告與張某的借款合同關(guān)系;證據(jù)3、《個人貸款借款借據(jù)》,證明原告已按約向張某發(fā)放貸款;證據(jù)4、本息明細表,證明張某拖欠貸款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情況;證據(jù)5、張某的身份證復印件、居民死亡確認書,證明張某于2014年10月10日死亡;證據(jù)6、《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情況說明,證明張某未婚;證據(jù)7、零售貸款申請表,證明張某在向原告申請貸款時申報其父親為被告張某某;證據(jù)8、《律師聘用委托代理協(xié)議》,證明原告為本案訴訟已委托代理律師;證據(jù)9、戶籍摘抄,證明張某于2014年10月11日報死亡;證據(jù)10、常住人口的登記表,證明張某的原戶籍地為安徽省蕪湖鳳凰山33幢-3號;證據(jù)11、華東師范大學學生卡,證明被告張某某系張某的父親。
被告張某某未提供證據(jù)。
鑒于張某某未到庭應訴,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進行審查,認為該些證據(jù)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證據(jù)條件,故本院將其作為定案的依據(jù)。由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與其陳述相互印證,本院對原告所述事實予以確認?!?br/> 另查明,截止2018年8月30日,張某尚欠付原告借款本金302,861.03元、利息70,149.87元以及逾期利息110,950.06元。
再查明,原告因追償債權(quán)與案外人北京市君澤君(上海)律師事務所簽訂《招商銀行不良資產(chǎn)案件律師聘用委托代理協(xié)議》,約定委托案外人北京市君澤君(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處理本案訴訟,律師代理費用為全風險代理,即原告僅在代理期間內(nèi)通過案外人北京市君澤君(上海)律師事務所代理實際收到現(xiàn)金后,才向其支付律師代理費。本案律師代理費尚未實際支付。
本院認為,原告與案外人張某簽訂的《個人授信協(xié)議》、《個人貸款借款合同》均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當事人理應恪守。張某未按約支付借款本息,已構(gòu)成違約,現(xiàn)實際借款人張某已身故,被告張某某系其第一順序繼承人,原告有權(quán)要求被告張某某以繼承張某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歸還上述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及逾期利息。關(guān)于律師費損失,雖然原告主張的律師費具有相應的合同依據(jù),但本案原告的律師費損失尚未實際產(chǎn)生,原告亦未舉證證明該律師費屬未來必然發(fā)生之費用,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主張難以支持,原告可待律師費損失實際產(chǎn)生后另行主張。被告張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應視為其放棄抗辯權(quán)利。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以繼承張某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歸還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借款本金人民幣302,861.03元;
二、被告張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以繼承張某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支付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截至2018年8月30日的利息人民幣70,149.87元、逾期利息人民幣110,950.06元,以及自2018年8月3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以借款本息之和人民幣373,010.90元為基數(shù),按編號為CRXXXXXXXXXXXXXXXXXXXTK14011號《個人貸款借款合同》約定的逾期利率及方式計算);
三、駁回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的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026元,公告費人民幣560元,合計人民幣9,586元,由原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負擔人民幣710元,由被告張某某在繼承張某遺產(chǎn)實際價值范圍內(nèi)負擔人民幣8,87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黃玉娟
書記員:師坤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