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承某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承某市雙橋區(qū)迎賓路*號世紀城*號樓*座綜合樓。
法定代表人:尤小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鐵柱,河北
山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應占義,男,滿族,****年**月**日出生,住河北省承某市雙橋區(qū)。
委托代理人:柳士杰,北京市
惠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潘尚月,
河北德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
承某市奧某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承某市開發(fā)區(qū)。
法定代表人:婁兆祥,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馮蔣華,
浙江玉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
承某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公司)與被告應占義、被告
承某市奧某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某公司)第三人撤銷之訴一案,原告華某公司請求撤銷本院于2013年5月9作出的已經生效的(2013)冀民二終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以下簡稱55號判決)的第三判項和第四判項。本院于2015年5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7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華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鐵柱,應占義及其委托代理人柳士杰、潘尚月,以及奧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馮蔣華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華某公司訴稱:2014年9月4日、22日,華某公司收到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2013)承中執(zhí)字第82-1號《執(zhí)行裁定書》、《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和《限期履行通知書》,才得知本院55號判決,華某公司研讀后認為,該判決書以注冊資金的比例分配股東以實際投資獲取的利潤所得額,嚴重侵犯了公司的經營自主權,擾亂了公司股東之間分配利益的方法。
55號判決認為,華某公司的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應占義投100萬元為華某公司整個股權的2%,奧某公司于2007年11月受讓的13.47%的股權中包含應占義2%的股權。華某公司向奧某公司分紅2424.6萬元,其中應包含應占義360萬元,扣除應占義已收到的25.5萬元,遂判決奧某公司還應向應占義支付331.5萬元。
這種判決方法是以注冊資金的比例作為標準進而分配公司利潤,而華某公司在2005年6月6日華某公司《股東會決議》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
華某集團有限公司、
宏瑞集團有限公司、林光榮依項目實際資金需要,陸續(xù)按股比投入資金,直到公司項目運作的總投資達到3億元為限。如項目最終不需要3億元總投資,則以各股東實際投入到位的資金比例,作為股東享有公司利潤和承擔公司虧損的唯一有效的份額依據。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只有在總投資額達到3億元時才作為股東享受利潤和承擔虧損的依據?!痹搩热荽_定了華某公司股東按實際出資獲得利潤份額的基本原則,也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的規(guī)定。截止到2007年,胡克俏作為奧某公司的實際投資人,實際出資3023萬元,與華某公司股東總投資22442.5萬元之比為13.47%,華某公司按照這一投資額即3023萬元分配給股東奧某公司利潤2424.6萬元。
基于以上事實,華某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特提起訴訟,請求撤銷55號判決的第三項和第四項,以維護華某公司的合法權益。
應占義答辯稱:一、華某公司不符合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身份,也不符合起訴條件,應依法駁回起訴。本案中華某公司對本訴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案件處理結果與其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其訴請中既未對訴訟標的主張任何實體權利,也未陳述本案結果與其存在法律上利害關系。依據《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一百一十九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訴法解釋》)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應駁回華某公司的起訴。
二、華某公司的起訴業(yè)已超過訴訟時效。華某公司在其訴狀中所稱到2014年9月4日、22日,才得知55號判決的存在,該陳述是虛假的。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2014)承中執(zhí)異字第17號《執(zhí)行裁定書》載明:“2013年7月2日向承某市工商局和華某公司送達了本院(2013)承中執(zhí)字第82號《執(zhí)行裁定書》和《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备鶕摗秷?zhí)行裁定書》的內容,華某公司在2013年7月2日就已經得知55號判決的存在,其訴訟事由虛假,故華某公司的起訴業(yè)已超過法定的時效。
三、華某公司訴訟事由虛假,其訴求依法不成立。1.華某公司訴訟的依據為2005年6月6日的《股東會決議》,該決議內容前后矛盾,世紀城項目投資與公司注冊資金概念混淆,股東向公司融資借款與股東在公司出資比例概念混淆。協議中所謂“股東投入的資金,自到位之日起計息”的約定充分說明,這里的所謂“投資”就是公司融資借款,而不是注冊資本。況且,該《股東會決議》第一條約定:“調整各股東股權比例,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該協議既沒有向工商機關備案,也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更沒有以此修訂公司章程,顯然系未實際履行的無效決議。2.該《股東會決議》與華某公司《公司章程》相互矛盾。華某公司《公司章程》明確:“公司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公司股東按出資比例分紅?!痹摗豆菊鲁獭分杏嘘P公司注冊資金、股東分紅等事項從未進行過變更登記,《股東會決議》內容顯然無效。3.該《股東會決議》與華某公司驗資報告及歷年度審計報告相互矛盾。在工商機關備案的華某公司驗資報告、年度審計報告均載明該公司的實繳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從公司注冊至今沒有任何增加,該《股東會決議》內容顯然虛假。4.該《股東會決議》與華某公司(2007)02號公司《股東會決議》、婁兆祥與
華某集團有限公司所簽《股份轉讓合同》、婁兆祥與奧某公司所簽《股份轉讓合同》相互矛盾,與華某公司各股東持股比例的構成相互矛盾,該決議內容顯然虛假。5.該《股東會決議》與《公司法》第七條、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四條、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相沖突,應依法確認無效。6.華某公司將胡克俏等人匯入其賬戶的款項記入“短期借款”科目和“資本公積”科目,其性質為借款。在2006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這兩個科目數字為零,說明房屋開盤銷售以后,借款已經償還。
四、華某公司與被執(zhí)行人惡意串通非法妨害執(zhí)行的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2013年7月2日,法院執(zhí)行人員向華某公司送達《執(zhí)行裁定書》和《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并查封、凍結被執(zhí)行人股權分紅收益時,華某公司在提交的(2011)01號《董事會決議》復印件上注明“奧某公司股份比例為13.47%,實際分紅1347萬元,此筆分紅未支付”,并蓋章確認。其后,華某公司在長達兩年期間內以各種虛假事由拒絕協助法院執(zhí)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與被執(zhí)行人、案外人惡意串通并編造謊言、提交虛假證據以“案外人異議”、“第三人撤銷之訴”方式妨害法院判決的執(zhí)行。其情節(jié)惡劣業(yè)已涉嫌構成犯罪,應依法予以追究。
綜上,請求貴院嚴格執(zhí)法,依法駁回華某公司訴求,并對其惡意訴訟抗拒生效判決、裁定執(zhí)行的行為依法予以制裁。
奧某公司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其在庭審中辯稱:第一,感謝貴院受理本案,使本案的真相有機會得到彰顯。第二,奧某公司名義上登記所有的華某公司13.47%的股權,其實真正隱名投資人是胡克俏,已經被生效的兩份判決書確認,奧某公司認為應該通知或者同意胡克俏以被告的身份參與庭審。第三,在實體上,即使應占義主張通過胡克俏投資100萬元的事實存在,那么,其所占股權也必須而且只能按照華某公司所有股東總投資額的比例來獲得分紅,應占義單方面以其投資占華某公司注冊資金的比例2%分紅是不合理的,55號判決支持了其主張的觀點侵害了華某公司的經營權,也影響了華某公司其他股東分紅的比例,應當予以撤銷。
本院經審理查明:本院55號判決的基本情況。該案為應占義與奧某公司與公司有關的糾紛一案,應占義在該案一審時的訴訟請求為:1.奧某公司向應占義返還截留、占用的股權紅利332萬元;2.確認應占義委托奧某公司持有華某公司2%的委托持股關系;3.不經應占義書面同意,奧某公司不得轉讓應占義委托奧某公司持有華某公司2%的股權。該案經過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本院的一、二審審理,本院于2013年5月9日作出55號判決,該判決綜合全案事實及雙方當事人所提供證據證明力的大小,認定奧某公司與應占義之間存在委托持股關系。因華某公司的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應占義所投100萬元為華某公司整個股權的2%,奧某公司于2007年11月受讓的13.47%的股權中包含應占義2%的股權,華某公司向奧某公司分紅2424.6萬元,其中應包括應占義的360萬元,扣除應占義已收到的25.5萬元,奧某公司還應向應占義支付331.5元。遂作出55號判決,判決書的判項為:一、維持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承民初字第9號民事判決第二項,即:“駁回應占義其他的訴訟請求”;二、撤銷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承民初字第9號民事判決第一項;三、確認應占義委托奧某公司持有華某公司2%股權的委托持股關系;四、奧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應占義支付331.5萬元。
本院作出55號判決后,案外人胡克俏以及案件當事人奧某公司以二審法院認定應占義與奧某公司存在委托持股關系缺乏證據等為由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2013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2013)民申字第2327號《民事裁定書》,駁回奧某公司、胡克俏的再審申請。
華某公司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記載,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28日,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fā)經營、建筑材料銷售。
華某公司成立前,2003年3月10日,各發(fā)起人股東簽署《關于發(fā)起設立華某公司的協議書》,主要載明:決定成立華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股本構成欄目中,胡克俏出資1250萬元,占公司的股份比例為25%。其中協議書第六條約定:“因本建設項目涉及投資規(guī)模較大,注冊資金難以滿足工程建設開發(fā)需要,經董事會決定需要增加資金投入時,各股東應按時按各自股權比例注入資金,如無法到位的,即根據實際到位資金重新計算股權比例,并承擔由此造成的所有損失。”胡克俏作為發(fā)起人股東之一在該協議書上簽名。華某公司《公司章程》第七章股東出資方式和出資額中載明:胡克俏出資1250萬元,出資方式為貨幣。之后,又修改為婁兆祥出資1250萬元,出資方式為貨幣。
華某公司成立后,2005年3月11日,各股東簽訂《協議書》,約定:“華某公司已依法注冊成立,各股東出資額與股權比例已在注冊文件中注明,現因公司經營尚需增加資金投入,而股東
榮光集團有限公司、婁兆祥、林志健表示不再投資,為此,各股東形成如下協議:一、公司總投資以人民幣3億元為準,除注冊資本外,其他投資以股東借入公司方式投入。各股東按股權比例同時投資。二、鑒于各股東原有以投資額確定股權比例的約定,因此公司股權比例相應變更,變更后的比例為:
華某集團有限公司占41%;
宏瑞集團有限公司占25%;
榮光集團有限公司占5.7%;林光榮占10.5%;婁兆祥占12.5%;林志健占5.3%。股權變更以股東內部轉讓出資(股權)形式進行,以此辦理工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各股東之間有關股權轉讓變更之所有事項(包括但不限于股權轉讓款),均已在本協議簽署前結算支付清楚無爭議。三、此后公司經營盈虧依本協議第二條股權比例分享分擔。四、有關本次股權變更之所有事宜,依本協議約定為準,其他文件與本協議相抵觸的無約束力?!备鞴蓶|在協議上簽字確認,其中有婁兆祥的簽名。
2005年6月6日,公司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形成《股東會決議》,其內容為:“一、項目總投資確定為人民幣3億元,該資金全部由股東籌投解決。各股東按自身籌資條件,已各自表明投入公司的資金總額。然后公司按投資3億元的總額,對照各股東表明的投資數額調整確定了各股東的股權比例,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但該新確定的股權比例以總投資額投足3億元為前提。二、
華某集團有限公司、
宏瑞集團有限公司、林光榮依項目實際資金需要,陸續(xù)按股比投入資金,直到公司項目運作的總投資達到3億元為限。如項目最終不需要3億元總投資,則以各股東實際投入到位的資金比例,作為各股東享受公司利潤和承擔公司虧損的唯一有效的份額依據。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只有在總投資額達到3億元時才作為股東享受利潤和承擔虧損的依據。三、股東婁兆祥、
榮光集團有限公司、林志健的投資額,以原出資數額為限,不增不減。四、股東投入的資金,自到位之日起計息。股東投資利息以相關規(guī)定結算。利息計入股東內部結算利潤的成本。五、項目結算或公司清算時,首先退回各股東注冊資本外的投資本息,注冊資本的退回和結算,依《公司法》辦理。六、本決議同時作為股東協議組成部分,對各股東均有合同約定的法律效力。本決議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分發(fā)各股東,每份具有同等效力?!蓖鉀Q議的股東簽字一欄中,各股東簽名確認,其中有婁兆祥的簽名。
2007年9月22日,婁兆祥與奧某公司簽訂一份《股份轉讓合同》,婁兆祥同意將所持華某公司13.47%(673.5萬元)的股份以1:1的價格轉讓給奧某公司。
2007年11月22日,婁兆祥與
華某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一份《股份轉讓合同》,婁兆祥同意將所持華某公司11.53%(576.5萬元)的股份以1:1的價格轉讓給
華某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22日,華某公司工商登記材料顯示,奧某公司認繳出資額為637.5萬元,持股比例為13.47%。各方當事人對奧某公司現持有華某公司13.47%股權比例的事實均無異議。
2008年8月22日,華某公司《章程修正案》記載,修正前后奧某公司出資數額及股權比例均為673.5萬元、13.47%,未發(fā)生變化。
另查明:胡克俏自2003年3月3日至2004年12月13日分14筆向華某公司投資3023萬元,華某公司提供了胡克俏投資的銀行進賬單、交款單,及華某公司為其出具的相應收款收據。這些進賬單、交款單及收款收據上分別記載資本金、集資款、借款(集資款)、投資款等字樣。
2013年4月22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2)浙溫商外初字第345號民事判決,2015年5月20日,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作出(2015)承民初字第43號民事判決,該兩份生效判決均認定:胡克俏委托婁兆祥代持華某公司股權,胡克俏為華某公司隱名股東。婁兆祥轉讓華某公司股權時,并未支持相應對價。其中,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2015)承民初字第43號民事判決還確認:2003年,華某公司成立,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胡克俏出資1250萬元,初始占有公司股權25%。后華某公司的總投資為22442.5萬元,其中胡克俏總投入為3023萬元。2007年華某公司股東會通過股東投資比例,根據股東出資與公司總投入的比例進行股權重組,在公司注冊資本不變的情況下,胡克俏(婁兆祥)注冊資本金出資按比例修正為673.5萬元,占華某公司股權13.47%。
庭審中,奧某公司提供一份2015年6月30日由浙江省瑞安市公證處出具的(2015)浙瑞證字第3789號《公證書》。胡克俏在公證員面前簽署《關于對應占義、應占義委托持股糾紛案件的意見書》,其中,該意見書載明:2003年胡克俏與他人共同發(fā)起成立華某公司,華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胡克俏出資1250萬元,占公司股權25%,由于胡克俏為荷蘭籍華人,登記持股在政策上有所限制,經工商行政部門提出更正要求,胡克俏委托婁兆祥代持上述公司股權。隨著項目開發(fā)持續(xù)追加投資,其中,胡克俏總投入3023萬元。2005年華某公司通過股東會決議,各股東按照實際投資額確定股權比例,2007年進行股權修正,胡克俏(婁兆祥)按總投入3023萬元與公司總投資22442.5萬元的比例,確定股權為13.47%。在華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胡克俏(婁兆祥)注冊資本金出資修正為673.5萬元(673.5/5000=13.47)。華某公司對此事實予以認可。
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承中執(zhí)異字第17號《執(zhí)行裁定書》第7頁至第8頁記載:“2013年7月2日向華某公司送達了本院(2013)承中執(zhí)字第82號《執(zhí)行裁定書》和《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該裁定書主文:查封被執(zhí)行人奧某公司所有的在華某公司股權及股權收益,查封期間禁止轉移、變賣、更名、過戶、抵押及設置一切有礙執(zhí)行的權利,停止向被執(zhí)行人奧某公司支付股權收益。查封期限兩年。)”
2015年7月1日,本案開庭審理前,胡克俏向本院遞交一份《申請書》,以奧某公司所持華某公司13.47%股權的真正投資人為申請人胡克俏,其與華某公司所提起的第三人撤銷之訴具有直接利害關系為由,申請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
本院經審理認為:關于是否準許胡克俏參加本案訴訟問題。本案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糾紛案件,本案的審理仍在原審范圍內進行,審查原生效判決是否損及華某公司的民事權益?!睹裨V法解釋》第二百九十八條規(guī)定:“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人民法院應當將該第三人列為原告,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當事人列為被告?!焙饲尾⒎窃袥Q即55號判決的當事人,故,其申請以被告身份參加本案訴訟并無法律依據。此外,《民訴法解釋》第三百零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案外人對人民法院駁回其執(zhí)行異議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申請再審,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胡克俏的再審申請已經于2013年12月20日被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327號民事裁定書駁回。故,其以相同理由認為原生效判決書內容錯誤而再行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亦應不予受理。即使胡克俏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與本案也非必要的共同訴訟。因此,胡克俏既不能以原告身份,也不能以被告身份參加本案訴訟。第三人撤銷之訴是針對原生效判決的糾錯程序,故也不存在再行追加第三人的問題。綜上,胡克俏申請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本院不予準許。
本案當事人之間爭議的焦點問題為:1.華某公司提出第三人撤銷之訴其主體是否適格;2.華某公司的起訴是否符合《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的期限;3.原生效判決所確定的應占義委托持股的比例及所對應的分紅數額是否有誤,是否應當撤銷。
關于第一個焦點問題。《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民訴法解釋》第二百九十二條規(guī)定了第三人撤銷之訴起訴的條件。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限于《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所規(guī)定的第三人,本案中,原生效判決所認定的應占義與奧某公司之間屬于委托持股關系,并未涉及到華某公司的民事權益,但原生效判決認定,因華某公司的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應占義所投100萬元為華某公司整個股權的2%,進而判決奧某公司還應向應占義支付331.5萬元,此處理結果影響到了華某公司的利益,因此,可以認定原生效判決的結果與華某公司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原審訴訟中,華某公司并未被列為案件的當事人,一、二審法院亦未通知其參加訴訟,也沒有證據可以證明華某公司知曉原審訴訟的進行。故,華某公司對其未參加原審訴訟并無過錯。作為二審程序,本院55號判決作出后即發(fā)生了法律效力,該判決在華某公司未參加訴訟的情況下,其部分案件事實的認定及所判結果涉及到了華某公司的利益。因此,華某公司向本院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符合《民訴法》、《民訴法解釋》的規(guī)定。應占義辯稱原生效判決結果與華某公司之間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觀點,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第二個焦點問題。華某公司的起訴是否超過法律所規(guī)定的六個月的期限。首先應當明確,《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所規(guī)定的六個月期限的性質并非應占義在其答辯狀中所稱的訴訟時效,按照《民訴法解釋》第一百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民訴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所規(guī)定的六個月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guī)定。應占義認為,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2014)承中執(zhí)異字第17號《執(zhí)行裁定書》已經載明:“2013年7月2日向承某市工商局和華某公司送達了本院(2013)承中執(zhí)字第82號《執(zhí)行裁定書》和《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备鶕摗秷?zhí)行裁定書》的內容,華某公司在2013年7月2日就已經得知本院55號判決的存在,故華某公司的起訴業(yè)已超過法定期間。而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承中執(zhí)字第82號《執(zhí)行裁定書》的主文為:“查封被執(zhí)行人奧某公司所有的在華某公司股權及股權收益,查封期間禁止轉移、變賣、更名、過戶、抵押及設置一切有礙執(zhí)行的權利,停止向被執(zhí)行人奧某公司支付股權收益。查封期限兩年。”該院向華某公司送達《執(zhí)行裁定書》和《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要求華某公司對其執(zhí)行行為予以協助,并不能證明華某公司已經知曉原生效判決的內容,也缺少向華某公司送達原生效判決的送達回證等證據。因此,不能推定向華某公司送達了《執(zhí)行裁定書》和《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就說明華某公司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原生效判決損害了其民事權益,而開始起算六個月的期限。因此,應占義此點辯稱理由因缺乏證據而不能成立。
關于第三個焦點問題。此問題的關鍵之點在于,華某公司在工商機關登記的注冊資金5000萬元之外,股東會決議各股東以向公司借款、集資款等形式增加公司資金投入并按各股東實際出資比例持有公司股權是否有效。華某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各股東認繳的出資構成公司的財產,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公司財產也是對其債權的一般擔保。因此,股東以何種方式出資、出資是否足額到位對公司以及公司的債權人均有重大影響?!豆痉ā穼Υ擞忻鞔_具體的規(guī)定。對本案而言,華某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各股東已經全部足額認繳,除此之外,華某公司成立前后,分別于2005年3月11日各股東簽訂《協議書》,2005年6月6日公司形成《股東會決議》,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根據公司業(yè)務的發(fā)展和需要,繼續(xù)以向公司借款的形式追加投資,并以實際投資持股。這種方式并不損害公司及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僅對公司股東產生拘束力,屬于公司股東意思自治的范疇,表達了投資與回報相一致、同股同權同利的基本原則,客觀上公司收到更加充足的資金以拓展業(yè)務,增強了公司的經營和競爭實力,相應地公司對此部分投資給予各股東一定利息,并同意股東參與分紅。對此,我國法律并未作出限制性規(guī)定,故華某公司《股東會決議》的內容因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應當認定為有效。應占義認為上述股東會決議無效的觀點本院不予支持。如果應占義不認同華某公司此種經營管理方式,作為實際投資人,其也可以通過名義股東收回或者轉讓其實際投資部分的相應股權,退出對華某公司的投資。
華某公司提交的銀行進賬單、交款單、收款收據等證據顯示,胡克俏自2003年3月3日至2004年12月13日分14筆以資本金、集資款、借款(集資款)、投資款名義向華某公司投資3023萬元,先后記載于股東婁兆祥、奧某公司名下。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浙溫商外初字第345號民事判決和河北省承某市中級人民法(2015)承民初字第43號民事判決,兩份生效判決對此事實均予以認定。各股東在華某公司成立前后,多次協商議定按照股東實際投資數額確定了各自的持股比例。2005年3月11日,華某公司各股東簽訂的《協議書》中明確,由于婁兆祥表示不再投資,其他股東增資后,而引起的股權變更以股東內部轉讓出資(股權)形式進行,以此辦理工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各股東之間有關股權轉讓變更之所有事項(包括但不限于股權轉讓款),均已結算支付清楚無爭議。之后,華某公司于2007年11月22日在其工商登記材料中記載奧某公司認繳出資額為637.5萬元,持股比例為13.47%。2008年8月22日,華某公司對《章程修正案》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奧某公司出資數額及股權比例為673.5萬元、13.47%。奧某公司所提供的(2015)浙瑞證字第3789號《公證書》并當庭對此予以了說明和確認。
綜合華某公司《股東會決議》,各股東簽訂的《協議書》,胡克俏向公司投資的銀行進賬單、交款單以及收款收據,工商登記材料,(2012)浙溫商外初字第345號民事判決和(2015)承民初字第43號民事判決兩份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本院認為上述證據相互印證,可以確定奧某公司以胡克俏名義向華某公司實際投資的數額為3023萬元,對應持股比例為13.47%,庭審中各方當事人對此持股比例均無異議,故原生效判決認定應占義所投100萬元與華某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之比為其委托他人持股的比例不當,應占義投資100萬元,占奧某公司實際投資額的3.3%,其在奧某公司13.47%股權當中所對應的股權比例應當為0.44%。華某公司向奧某公司分紅2424.6萬元中,應當包含應占義800118元,扣除其已收到的255000元,奧某公司還應當向應占義支付545118元。原生效判決第三判項認定應占義所持股權比例有誤,由于股權比例是計算其應得分紅數額的基礎,因此,原生效判決第四判項確定應占義的分紅數額亦不當,股權比例與應得的分紅數額密不可分,本院對此一并予以修正。應占義辯稱應當以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來計算其持股比例、除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以外的部分系股東向公司的借款而非投資、借款已經還清等觀點本院不予采信。華某公司的訴訟請求部分成立,但其要求全部撤銷本院55號判決第三判項和第四判項本院不予支持,其中該兩個判項所包含的正確股權比例和分紅數額本院予以維持,該判決的第一、第二判項繼續(xù)有效。
綜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變更本院(2013)冀民二終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第三判項為:確認應占義與
承某市奧某貿易有限公司之間具有委托持股關系,
承某市奧某貿易有限公司持有
承某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13.47%的股權當中含有應占義的0.44%;
二、變更本院(2013)冀民二終字第55號民事判決書第四判項為:
承某市奧某貿易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應占義支付545118元;
三、駁回
承某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3320元由
承某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5498元,由應占義、
承某市奧某貿易有限公司均擔27822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審判長 苗文全
審判員 李欣
代理審判員 張建岳
書記員: 堵中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