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成都市友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永豐鄉(xiāng)太平村*組。法定代表人:張吉勝,該公司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賈仕發(fā),四川凡高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丹江特種汽車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qū)工業(yè)園。法定代表人:張純,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智華,湖北漢江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調解。
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駁回丹江特汽公司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采信證據(jù)違法,認定事實錯誤。丹江特汽公司提供的證據(jù)均是復印件,而未能提供任何證據(jù)證明其提供的復印件與原件一致。一審法院認定的“丹江特汽公司業(yè)務員多次電話索要欠款,并派人前往成都友盟貿易公司辦公地索要欠款”亦與事實不符。丹江特汽公司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訴請未過訴訟時效。2.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已經付清了全部改裝費,一審法院認定還欠175000元與事實不符。丹江特汽公司提供的證據(jù)難以證明欠款175000事實的存在。3.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法院未對證據(jù)真?zhèn)芜M行查證,只是依據(jù)丹江特汽公司單方陳述作為定案依據(jù),與法相悖。丹江特汽公司辯稱:丹江特汽公司在一審時提供的改裝合同合法有效,按照雙方的交易慣例,成都友盟貿易公司與丹江特汽公司是通過傳真訂立改裝合同的。一審庭審時,成都友盟貿易公司稱已支付改裝費用,但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一直未能提供足額支付改裝費的憑證。關于本案的訴訟時效,一審時丹江特汽公司提供的證據(jù)足以證明本案沒有超過訴訟時效。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丹江特汽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支付丹江特汽公司改裝費175000元。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1年3月10日至2011年7月28日,丹江特汽公司與成都友盟貿易公司陸續(xù)簽訂六份《改裝合同》,約定丹江特汽公司給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改裝八臺特種汽車,改裝費共計488000元。合同簽訂后,丹江特汽公司完成了改裝工作,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并將車提走。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于2011年5月12日、2011年8月2日共計向丹江特汽公司支付改裝費313000元。尚欠175000元經多次催要無果,引起訴訟。一審法院認為:丹江特汽公司提供的與成都友盟貿易公司簽訂的《改裝合同》和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出具的《監(jiān)控改裝車出庫申請表》,雖然不是原件,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但是《改裝合同》和《監(jiān)控改裝車出庫申請表》是傳真復印件,共有十一份,《改裝合同》與《監(jiān)控改裝車出庫申請表》臺數(shù)、價款、尺寸相符,且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分兩次向丹江特汽公司支付貨款313000元,能夠證明丹江特汽公司與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汽車改裝合同真實存在,丹江特汽公司完成工作成果并予以交付。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應依約支付改裝費。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抗辯無客觀事實不成立。丹江特汽公司業(yè)務人員多次電話聯(lián)系索要欠款,并派人前往成都友盟貿易公司辦公地索要欠款,且雙方未約定付款期限,故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抗辯本案已過訴訟時效不成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百五十一條、第二百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于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丹江特汽公司支付改裝費175000元。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800元,減半收取1900元,保全費1395元,共計3295元,由成都友盟貿易公司負擔。二審期間,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丹江特汽公司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jù)。二審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成都市友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湖北丹江特種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江特汽公司)定作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302民初1764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1月2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胡韌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張靜、王良友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18年1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成都友盟貿易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賈仕發(fā),被上訴人丹江特汽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智華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對與丹江特汽公司之間發(fā)生過汽車改裝合同的事實并無異議。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主張雙方之間的車輛改裝合同并非通過傳真的形式完成的,但該公司并未能提供任何形式的改裝合同的證據(jù)證明其主張。丹江特汽公司主張雙方之間的車輛改裝合同是以傳真的形式完成的,并提供了《改裝合同》和《監(jiān)控改裝車出庫申請表》,雖然該公司提供的《改裝合同》和《監(jiān)控改裝車出庫申請表》均不是原件,但能映證該公司主張的雙方之間合同的形成方式。且在前述《改裝合同》和《監(jiān)控改裝車出庫申請表》中所涉的相應時間內,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向丹江特汽公司兩次分別以承兌匯票及轉賬的方式支付了兩筆改裝費共計313000元,丹江特汽公司同時提供了前述改裝費的支付憑證。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主張該兩筆改裝費系雙方公司之間其他車輛的改裝費,而非丹江特汽公司在本案中主張的車輛改裝費,但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既未能提供與所支付的改裝費相匹配的車輛改裝合同的證據(jù),又不能提供與此改裝費相關的車輛改裝相關事實的證據(jù)。丹江特汽公司所提供的部分證據(jù)雖為復印件,但該公司所提供的全部證據(jù)能夠相互印證,丹江特汽公司向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主張的175000元的改裝費有事實依據(jù)。成都友盟貿易公司尚欠丹江特汽公司前述款項未支付,丹江特汽公司索款并無不當,且丹江特汽公司提供了索要改裝費的相關證據(jù),而成都友盟貿易公司上訴主張丹江特汽公司的訴請超過訴訟時效的理由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一審法院判令成都友盟貿易公司支付丹江特汽公司175000元改裝費的處理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綜上所述,成都友盟貿易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3320元,由上訴成都市友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胡 韌
審判員 張 靜
審判員 王良友
書記員:喬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