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駱名貴,湖北富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石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保黃石支公司)。
負責人:楊某,系太平洋財保黃石支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某。
原告成某與被告太平洋財保黃石支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駱名貴,被告太平洋財保黃石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杜某、葉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迅速支付原告貨物運輸損失險保險金及鑒定費、施救費合計10651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7月14日,原告駕駛的鄂B64490重型平板貨車在被告處投保公路貨物運輸定額險,合同期限為2016年7月17日至2017年7月16日。2016年12月24日10時30分,原告駕駛該車行駛至陽新縣城東新區(qū)彭山村路段時,因操作不當致使該車上裝載的工程車滑落,與路邊建筑物發(fā)生碰撞,造成工程車及建筑物受損的交通事故。原告支付施救費2400元、工程車修理費8251元、物損評估費1600元。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要求被告理賠未果,遂訴至法院,請支持原告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16年7月12日,原告成某支付950元保險費,為其駕駛的鄂B64490重型平板貨車在被告太平洋財保黃石支公司處投保公路貨物運輸定額險,被告交付原告一份《公路貨物運輸定額保險保險單》(正本),該保險單載明: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均為成某,保險費950元,保險合同有效期為2016年7月17日至2017年7月16日,月最高累計賠付金額為10萬元。該保險單背面印有小型字體的“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路貨物運輸定額保險條款”相關內容。因投保時系被告公司業(yè)務員代辦,在公路貨物運輸定額保險投保單投保人簽章處“成某”的簽名為被告公司業(yè)務員代簽,并非成某本人所簽。2016年12月24日10時30分,原告駕駛鄂B64490重型平板貨車行駛至陽新縣城東新區(qū)彭山村路段時,因操作不當致使該車上裝載的工程車滑落,與路邊建筑物發(fā)生碰撞,造成工程車及建筑物受損的交通事故。經陽新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原告成某負全部責任。之后,在陽新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主持下,成某與案外人王義財達成協(xié)議:工程車及建筑物損失,以保險公司或物價部門定損為準,由成某承擔。因成某投保其他險種,其所致建筑物損失已通過其他險種獲得了理賠。原告要求被告對鄂B64490重型平板貨車上裝載工程車損失進行理賠未果,遂起訴來院,引起本案訴訟。
另查明,事故發(fā)生后,原告支付涉案工程車施救費2400元,工程車修理費8251元,但工程車損失經物損評估,其損失為6100元(已扣除殘值部分)。另原告支付物損評估費1600元。
以上事實,有《公路貨物運輸定額保險保險單》(含保險條款)、陽新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事故認定書(含賠償調解內容)、物損評估報告及相關費用票據,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在被告處交納保險費、被告向原告發(fā)放《公路貨物運輸定額保險保險單》之行為,表明雙方已形成財產保險合同關系。該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有效。雙方應按合同約定享受權利、履行義務。原告履行了支付保險費義務,被告應依法承擔保險責任。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涉案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被告認為其保險條款第四條規(guī)定運輸工具發(fā)生碰撞、傾覆等情形時所造成的損失屬于保險責任范圍,并予以賠償,而本案事故車輛并未發(fā)生碰撞和傾覆,故本案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本院認為,本案系原告投保的貨物運輸車上裝載的工程車在運輸途中發(fā)生滑落導致的損失,被告提供的保險條款內容雖然可歸屬保險合同的一部分,但該條款系格式條款,且附在保險單背面,字體較小,亦未用顯眼的字體標示,更無證據證明其與被告簽訂保險合同時已向原告作出必要的說明(事實上,在公路貨物運輸定額保險投保單投保人簽章處“成某”的簽名為被告公司業(yè)務員代簽),而且,被告所作的排除保險責任范圍的條款規(guī)定,表面上系規(guī)定保險責任范圍,但其本質屬于免除其保險責任。該條款應當向投保人作出明確的說明或提示,否則不發(fā)生法律效力。況且,該條款中關于“運輸工具發(fā)生傾覆所致?lián)p失”可以產生兩種理解,一種系包括運輸工具傾斜和完全顛覆所致貨物損失,一種系僅指運輸工具完全顛覆所致貨物損失,在未向投保人作出明確的釋明時,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因此,本院認為,涉案事故應屬于保險責任范圍,被告應當承擔保險責任。至于原告主張的損失數(shù)額,經本院審查,確定為施救費2400元、物損6100元,評估費1600元,合計10100元。該數(shù)額在涉案保險合同保險金范圍內,故應予支持。對于原告主張的超出上述數(shù)額部分,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石中心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支付原告成某貨物運輸險貨物(工程車)損失6100元、施救費2400元、評估費1600元,合計10100元;
二、駁回原告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6元,減半收取33元,由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石中心支公司負擔26元,原告成某負擔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遞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66元,匯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團城山支行,賬號:17-154101040005118。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虞志遠
書記員:范倩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