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建始縣茅田鄉(xiāng)小某某村*組。法定代表人:萬勝明,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向遠恒,湖北信旦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建始縣業(yè)州鎮(zhèn)。法定代表人:張虎,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斌,湖北施南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原、被告簽訂的《煤礦整合補償合同》;2、被告返還補償款570萬元;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依據省、州、縣政府關于煤礦整合的相關文件精神于2014年6月10日簽訂了《煤礦整合補償合同》,即被告以其煤炭經營權與原告煤礦探礦權重組形成新的煤礦企業(yè),被告放棄在新的煤礦企業(yè)的權利,原告給予被告補償570萬元。合同簽訂后,原告支付了500萬元,后原告在被告處理完畢其他事務后支付70萬元。正當原告著手辦理兩個煤礦整合的報批手續(xù)時,被告又將煤礦的采礦權有償地交回了政府,致使原、被告所簽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辯稱: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主要理由是:1、根據原、被告雙方簽訂的煤礦整合合同,原、被告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雙方的權利義務已經終止;2、原告請求解除原、被告簽訂的煤礦整合合同不符合合同法關于合同解除的有關條件;3、原告要求返還補償款沒有合同依據和其他的法律依據。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6月10日,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甲方)與恩施自治州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乙方)簽訂《煤礦整合補償合同》,約定:一、乙方對甲方現(xiàn)在煤炭資源進行整合,整合方式為甲方退出煤炭生產經營,將煤炭生產經營權形式上轉讓給乙方以配合政府煤礦整合,乙方出資對甲方進行補償,乙方對原甲、乙雙方的煤炭資源按照政府要求進行重組整合;甲方以其煤炭經營權與乙方煤礦探礦權重組后形成新的煤礦企業(yè),甲方放棄在該新煤礦企業(yè)的權利(包括但不限于股權),乙方予以補償;甲方保留其硫鐵礦生產經營權。二、乙方支付給甲方的補償價款為570萬元。三、補償價款按下列約定支付……四、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乙方自行申報、取得政府主管部門同意開辦煤礦的書面批復,乙方在辦其它有關證照所需要甲方協(xié)助的,甲方予以協(xié)助;甲方現(xiàn)有的煤礦生產執(zhí)照、資料在法律許可與政策許可的前提下,甲方交付給乙方,乙方自行辦理整合重組后新煤礦的證照并獨立承擔費用;乙方依約支付甲方補償價款;乙方依法申辦整合重組的新煤礦開辦資質證照;本合同項下的甲乙雙方煤礦整合重組方案經建始縣主管部門批復后,甲乙雙方視為甲方履行了本合同項下轉讓關閉等煤礦重組義務;甲方依約關閉煤礦生產后,向政府相關部門請求補償不得損害乙方利益,且乙方不得因此減少支付甲方補償款;若本合同項下的方案不被政府相關部門同意,致使乙方不能獲準煤礦開辦資格的,甲方可以不轉讓其煤炭生產經營權,不關閉其煤礦……。2014年6月12日,原告給付被告補償款500萬元,同年8月16日,原告給付被告尾款70萬元。2015年5月29日,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致函恩施州人民政府:你州《關于請求批準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磺廠坪煤礦與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重組的函》收悉,現(xiàn)函復如下:一、根據省政府鄂政辦發(fā)(2014)號文和鄂政發(fā)(2014)48號文精神,原則同意磺廠坪煤礦與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公司重組;二、兩礦重組實施后,磺廠坪煤礦應予及時自行關閉煤炭生產系統(tǒng)。2016年6月1日,湖北省國土資源廳對原告作出鄂土資采許不字(2016)21號《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對該公司提出小某某煤礦采礦權劃定礦區(qū)范圍申請決定不予許可[不予許可的依據為:國發(fā)(2016)7號、國辦發(fā)(2013)99號、國土資規(guī)(2016)3號等規(guī)定]。2016年10月17日,被告發(fā)出公告,決定關閉退出磺廠坪煤礦。同年11月7日,建始縣人民政府作出《關于大窩坦等13家煤礦關閉退出的公告》,主要內容為:根據國務院、省、州、縣人民政府的相關文件要求,經企業(yè)申請,縣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大窩坦等13家煤礦現(xiàn)予關閉退出。關閉的煤礦中包括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磺廠坪煤礦。為此,原告認為在原告辦理煤礦整合的報批手續(xù)之時,被告又將煤礦的采礦權有償地交回了政府,致使原告簽訂合同的目無法實現(xiàn),遂向本院起訴。
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訴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2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向遠恒,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原、被告簽訂的《煤礦整合補償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當自覺遵守。被告依據《煤礦整合補償合同》取得了原告的全部補償款,卻又于2016年10月向縣人民政府申請關閉磺廠坪煤礦從而獲取政府的補償款,致使原告簽訂的煤礦整合合同的目無法實現(xiàn),原告據此要求解除《煤礦整合補償合同》、并要求被告返還補償款570萬元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九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煤礦整合補償合同》于2017年3月29日解除;二、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返還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小某某硫煤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補償款5700000.00元。上述應付款項限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1700.00元減半收取25850.00元,由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廠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經濟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李家榮
書記員:黃書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