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住所地湖北省恩施市龍鳳鎮(zhèn)響水橋62號。
登記經(jīng)營者:王明清,女,1951年2月28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恩施市。
實際經(jīng)營者:孫傳啟(系王明清之妻),男,1946年7月1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恩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毛承鋒,湖北中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建連,湖北中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金鑫聯(lián)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qū)薇湖路392號。
法定代表人:麻譯夫,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嚴奉祥,湖北雄視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浩,男,漢族,1974年1月19日出生,住湖北省宣恩縣,系公司項目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金鑫聯(lián)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恩施分公司,住所地:恩施市金桂大道硒都茶城1幢6層605室。
代表人:麻譯夫,分公司總經(jīng)理。
上訴人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因與被上訴人金鑫聯(lián)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金鑫聯(lián)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恩施分公司(以下簡稱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2017)鄂2801民初24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一、金鑫聯(lián)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立即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貨款1055702元人民幣,并自2016年10月1日起至付清之日止以1055702元為基數(shù)以年利率24%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資金占用費;二、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立即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違約金99419.23元,資金占用費36300元;三、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立即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違約金220570.20元。本案的訴訟費、上訴費、保全費、公告費等一切與訴訟相關的費用由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承擔。事實及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訴訟請求第一項主張的貨款1323769.70元中已包含逾期違約金99419.23元及資金占用費168647.53元,一審法院對該訴訟請求金額未予以調(diào)查核實即以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未主張為由不予支持錯誤。二、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向第三方購買鋼材的客觀事實存在且在一審中已自認,故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第二項訴訟請求應予支持。
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辯稱:一審認定的事實和判決結果都是正確的,應當予以維持。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二審主張的99419.23元逾期付款違約金及36300元資金占用費在一審中并未主張。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主張的220570.20元違約金因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不存在相應的違約行為不能得到支持。
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二審中未答辯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
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立即連帶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貨款1323769.70元,以及自2017年1月23日起至實際償清前述貨款之日止以1323769.70元為基數(shù)以日利率1‰計算的資金占用費;2.判令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立即連帶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違約金220570.20元;3.本案的訴訟費、保全費、保全擔保費、公告費、律師費等一切訴訟相關費用由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連帶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5月1日,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供方)與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設立的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盛和景園項目部(需方,以下簡稱盛和景園項目部)簽訂《建筑鋼材購銷合同》,約定:工程名稱為盛和景園一期一標段6#樓,工程地點為金龍大道盛和景園,供貨建筑鋼材總計約2000噸;按照供方購貨當天意達鋼材信息網(wǎng)發(fā)布的宜昌敬業(yè)鋼材網(wǎng)價為基準,每噸加價80元作為加快計算依據(jù)。第六條結算:1.每供貨滿3個月為一個結算期,在供方每3個月結算到期時,一次性支付本期已供全部鋼材價款的80%。若該部分貨款逾期支付,需方則按照欠款總額每日支付1‰的違約金累計到所有欠款支付完畢止。2.本期剩余20%的貨款在本結算期3個月到期后2個月內(nèi)支付,若該部分貨款逾期支付,需方則按照欠款總額每日支付1‰的違約金累計到所有欠款支付完畢止。第七條違約責任:2.需方?jīng)]有按照期限支付貨款,供方有權停止供貨并有權要求需方支付全部貨款,同時需方還應承擔所欠全部貨款的違約金,供方并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未經(jīng)供方書面同意,需方不得從其他渠道購買鋼材,否則視為需方違約,需方承擔已供鋼材總價10%的違約金,同時供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并要求需方支付全部貨款。3.任何一方違約,除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外,還應承擔守約方維權的損失(包括誤工費、律師費等損失)。
2016年9月9日,盛和景園項目部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出具了欠條一份,其內(nèi)容為:“2016年5月2日起至2016年8月20日止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向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盛和景園項目部累計供貨貨款2205702元,經(jīng)雙方結算,在2016年10月1日,項目部應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貨款共計2205702元,逾期付款違約金99419.23元,共計支付2305121.23元。若逾期未支付的,以總貨款2205702元為基數(shù),以日利率千分之一為標(準)向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支付資金占用費?!?br/>訴訟過程中,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表示“對2016年9月9日下欠貨款2205702元無異議,但在此后,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已于2016年10月16日支付75萬元、2016年11月10日支付30萬元、2017年1月26日支付支付10萬元,現(xiàn)實際下欠貨款1055702元”;對此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表示“屬實,無異議”,并表示“下欠的貨款1055702元,應按月利率2%支付自2016年10月1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資金占用費”;對前述以下欠貨款1055702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10月1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資金占用費,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無異議。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還表示:提出第2項訴訟請求(請求判令支付違約金220570.20元),是因為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從其他渠道購買鋼材。
一審法院認為: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與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設立的項目部所簽《建筑鋼材購銷合同》,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因項目部未辦理登記手續(xù),其民事責任由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承擔。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未舉證證明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與本案有關聯(lián),其要求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承擔責任的理由不成立。
經(jīng)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與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共同確認,項目部于2016年9月9日出具欠條后,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已支付貨款1150000元,實際下欠貨款1055702元。為此,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應支付貨款1055702元,并以此為基數(shù)計付資金占用費;對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超過部分的貨款及相應的資金占用費,不予支持。調(diào)整后的逾期付款違約金最高不能超過年利率24%,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主張按日利率1‰支付資金占用費的計算標準過高,應當調(diào)整為以按年利率24%計算,對超過部分不予支持。關于資金占用費的起算時間,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在訴訟中提出自2016年10月1日起計算,是對訴訟請求中起算日期“2017年1月23日”的變更,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無異議,予以確認。
關于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第2項訴訟請求即違約金220570.20元,一是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與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設立的項目部已經(jīng)于2016年9月9日辦理了結算手續(xù),對累計供貨貨款數(shù)額、付款期限及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進行了明確約定;二是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沒有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從其他渠道購買鋼材,故對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保全費、保全擔保費、公告費及律師費,因保全擔保費、公告費未實際發(fā)生,且律師費無證據(jù)證實,不予支持。
關于欠條中約定的2016年9月30日以前的逾期付款違約金99419.23元,一是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在民事起訴狀的第1項訴訟請求中明確表述為“支付貨款1323769.7元”并以該款為基數(shù)自2017年1月23日起支付資金占用費,其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沒有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99419.23元如何處理,以及貨款1323769.70元如何計算得來的任何表述;二是雖然民事起訴狀列明下欠貨款數(shù)額為1323769.70元,但是訴訟中雙方確認實際下欠貨款數(shù)額為1055702元,并以1055702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10月1日起計付資金占用費,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主張的下欠貨款1323769.70元與客觀事實不符,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jù)。據(jù)此,不能認定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就逾期付款違約金99419.23元在本案中主張了權利,對該筆款項不予審理,當事人可依法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支付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貨款1055702元,并以該款為基數(shù)支付自2016年10月1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的資金占用費。二、駁回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710元,減半交納8355元,保全申請費5000元,合計13355元,由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負擔2645元,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負擔10710元。
二審中,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圍繞其上訴請求,提交了如下證據(jù):盛和景園一期一標段6號樓竣工圖片六張、王正榮身份證復印件及其出具的情況說明、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向王正榮支付盛和景園材料款的建行流水一份,用以證明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向王正榮購買鋼材已構成違約的事實。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對六張圖片和建行流水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六張圖片只能證明現(xiàn)狀,建行流水只能證明給王正榮轉過一筆材料款,不能證明是6號樓的鋼材款;對王正榮的身份證復印件無異議,對其情況說明的真實性有異議,不能證明情況說明尾部的簽名系王正榮本人,且王正榮作為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且該轉款和買賣行為發(fā)生在雙方結算之后,達不到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證明目的。本院認為,六張圖片與待證事實沒有關聯(lián)性,建行流水只能證明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于2017年1月23日向王正榮匯過一筆材料款,不能證明系盛和景園六號樓的鋼材款,故不能認定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違約;關于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提交的證人證言,因不能核實證言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中的爭議焦點為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主張的逾期違約金99419.23元、資金占用費36300元及違約金220570.2元應否支持。
關于逾期違約金、資金占用費應否支持的問題。《欠條》中明確載明了下欠貨款2205702元、2016年10月1日前逾期違約金99419.23元以及2016年10月1日以后資金占用費計算方法,由此可見,雙方在結算時對逾期違約金及資金占用費已有明確約定。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在一審中第一項訴訟請求為“支付貨款1323769.70元,以及自2017年1月23日起至實際償清前述貨款之日止以1323769.70元為基數(shù)以日利率1‰計算的資金占用費”,在起訴狀所附《本金及資金占用費說明書》上進一步明確了資金占用費的計算方法,故應認定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起訴時對逾期違約金及資金占用費進行了主張。原判認為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對逾期付款違約金沒有主張權利不當,應予糾正。一審庭審中雙方已明確認可逾期付款違約金和已付貨款資金占用費數(shù)額,故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應按雙方均認可的數(shù)額支付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逾期付款違約金66279.23元、已付貨款的資金占用費22233元。
關于違約金應否支持的問題。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稱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從其他渠道購買了鋼材,違反了雙方購銷合同中不得在他人處采購鋼材的約定,應支付違約金。但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就此提供的證據(jù)只能證明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向其他人轉付過材料款,不能證明金鑫聯(lián)鑫恩施分公司違背了購銷合同中不得在他人處采購鋼材的約定,故其主張的違約事實不成立,其要求支付220570.2元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jù)。
綜上所述,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2017)鄂2801民初2404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即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支付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貨款1055702元,并以該款為基數(shù)支付自2016年10月1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的資金占用費;
二、撤銷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2017)鄂2801民初2404號民事判決書第二項;
三、金鑫聯(lián)鑫集團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支付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逾期付款違約金66279.23元、已付貨款的資金占用費22233元;
四、駁回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案件受理費202元,由上訴人恩施市明興金屬制品廠負擔52元,金鑫聯(lián)鑫集團有限公司負擔15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郜幫勇 審判員 李志華 審判員 張成軍
法官助理向周艷 書記員譚紹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