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恩某某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恩施市掛榜巖5號。
法定代表人:陳艷林,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錦平,湖北聯(lián)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順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湖北省咸豐縣人,住咸豐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承貴,湖北鵬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盧子陽,湖北鵬恩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審被告:恩某某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zhèn)渝鄂路17號。
負責人:馬新忠,公司經(jīng)理。
原審第三人:田維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
上訴人恩某某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運集團公司)、與被上訴人楊順德、原審被告恩某某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以下簡稱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原審第三人田維林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來鳳縣人民法院(2013)鄂來鳳民初字第008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5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恩運集團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錦平,楊順德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承貴、盧子陽,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的負責人馬新忠,田維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依法延長審理期限三個月?,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恩運集團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改判。事實及理由,一、事實認定錯誤。1、一審判決書稱“原告于2011年8月13日簽訂《購車協(xié)議》”,而判決書又認定“2009年7月24日,原告與被告簽訂購車協(xié)議”。楊順德與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簽訂購車協(xié)議時間不明。2、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在2004年1月8日下文任命田維林為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經(jīng)理。判決書認定:在2004年6月21日下文啟用公章時,未涉及到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事實上,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是在2004年8月登記注冊的,2004年6月的文件中未涉及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并非分公司依法成立而啟用印章文件中未涉及。3、判決書既認定了2005年11月14日田維林將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承包給了馬新忠,期限至2015年11月30日,然而又認定2009年7月24日田維林與楊順德簽訂的購車協(xié)議和沒有公章的收條,是田維林代表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的行為,相互矛盾,認定錯誤。4、判決書認定了田維林與楊順德簽訂協(xié)議的公章,因田維林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被公安機關(guān)立案偵查,而又確定“本案不符合移送條件”矛盾。二、由于一審判決案件事實認定錯誤,在田維林涉嫌犯罪事實沒有結(jié)論前,判決書認定假公章和沒有蓋章的收條是公司行為,從而適用相關(guān)法律錯誤。
楊順德辯稱,買賣合同是在田維林擔任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負責人期間所為,不管是否加蓋公司印章均不影響合同效力,其作為公司負責人代表公司所簽合同合法有效。田維林是否涉嫌私刻公章罪均不影響本案作為民事案件的處理結(jié)果。
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田維林二審中均未提交書面答辯狀。
楊順德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恩運集團公司、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償還楊順德欠款106000元及相應利息。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恩運集團公司的前身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8日下發(fā)文件成立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并任命田維林為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經(jīng)理。2004年6月21日,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因企業(yè)改制變更為恩運集團公司并下文對集團公司及下屬分公司啟用新名稱及新印章作出通知,但并未涉及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2005年5月27日,恩運集團公司下文通知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的全稱變更為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及啟用相應的印模。在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8日成立的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之前的2004年1月1日,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客運分公司就與來鳳縣安捷汽車客運出租有限公司簽訂承包經(jīng)營合同,由后者承包經(jīng)營恩某某交運集團運輸有限公司長途轎車來鳳客運分公司,田維林系來鳳縣安捷汽車客運出租有限公司經(jīng)理,承包期至2007年1月1日。此后,雙方均未提交有關(guān)續(xù)包合同。但從恩運集團公司提交的會議記錄上可以證實承包經(jīng)營合同至2011年6月17日到期,田維林任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經(jīng)理直至2012年4月。2005年11月14日,馬新忠以內(nèi)部承包方式承包經(jīng)營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承包期自2005年12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2007年11月18日,馬新忠再次與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簽訂合同,承包經(jīng)營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自2007年12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止。2009年12月1日,田維林代表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與馬新忠、卿思紅簽訂合同,馬新忠、卿思紅承包經(jīng)營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從2009年12月1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止,同時約定雙方于2007年11月18日簽訂的尚未到期的合同終止。2009年7月24日,楊順德作為乙方與甲方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達成購車協(xié)議,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預購一臺來鳳至咸豐的營運車輛發(fā)包給楊順德經(jīng)營,該車總價款153000元,3個月交車,逾期未交車,甲方將乙方所交購車預付款伍萬元整人民幣(50000.00元)按國家銀行貸款利率計算付給乙方。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負責人田維林收取楊順德50000元并出具收條。逾期后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未給付車輛也未償還50000元。同年元月29日,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收取楊順德鄂Q×××××號車風險金16000元。同年9月2日、5日,田蘭在楊順德處分別借款20000元共40000元,田蘭出具了借條。另查明,楊順德曾于2012年7月30日就該案向法院起訴過,后撤訴。2013年9月23日,楊順德申請追加田維林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法院依法追加了田維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2015年4月15日,來鳳縣公安局對恩運集團公司舉報田維林偽造公司印章一案立案。
一審法院認為:關(guān)于50000元購車款,收條上雖沒有蓋章,但田維林認可,與《購車協(xié)議》相互印證,因協(xié)議第五條“逾期未交車,甲方將乙方所交購車預付款伍萬元整人民幣(50000.00元)按國家銀行貸款利率計算付給乙方”足以證明恩運集團來鳳長驕公司收取了楊順德50000元。楊順德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田維林是代表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簽協(xié)議的,同時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是恩運集團公司的分支機構(gòu),不具備法人資格,故該責任應由恩運集團公司承擔。故恩運集團公司、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關(guān)于簽購車協(xié)議和收款系田維林個人行為,與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無關(guān),恩運集團公司、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不應承擔責任,恩運集團公司、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的訴訟主體錯誤的抗辯理由均不成立。關(guān)于40000元借款,系田蘭經(jīng)手,沒有公章,沒有其他證據(jù)佐證,法院不予認可。關(guān)于16000元風險金,恩運集團公司、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認可,但認為風險金隨車走,楊順德持相關(guān)合同可以辦理的理由成立,同時,因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guān)系,楊順德可另行主張。關(guān)于恩運集團公司、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提出要求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guān)處理的問題,雖然田維林因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已被公安機關(guān)立案偵查,但經(jīng)審查,本案不符合移送條件,依法不予準許并繼續(xù)審理本案,恩運集團公司可在承擔責任后依據(jù)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向田維林追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恩某某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返還楊順德人民幣50000元,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從2009年7月24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二、駁回楊順德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534元,由恩運集團公司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中楊順德主張債權(quán)的依據(jù)是田維林于2009年7月24日與其簽訂的購車協(xié)議和田維林出具的50000元的收條,購車協(xié)議由田維林簽名并加蓋了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的公章。田維林與楊順德簽訂購車協(xié)議時雖然已將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轉(zhuǎn)包他人經(jīng)營,但田維林仍然是恩運集團公司任命的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的經(jīng)理,且田維林在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設(shè)有單獨的辦公室。鑒于田維林的特殊身份,楊順德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田維林與其簽訂購車協(xié)議、收取購車款的行為是代表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實施的職務行為,其沒有能力甄別田維林所加蓋的公章真?zhèn)?,恩運集團公司和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亦未提交證據(jù)證明楊順德明知公章系田維林偽造,故一審法院認定楊順德主張的涉案債權(quán)系恩運集團公司的債務并無不當。關(guān)于恩運集團公司和恩運集團來鳳長轎公司提出要求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guān)處理的問題,田維林因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已被公安機關(guān)立案偵查,但田維林是否構(gòu)成偽造公司印章罪對本案的判決結(jié)果并無影響,故本案不符合移送的條件,恩運集團公司可在清償涉案債務后依據(jù)相關(guān)規(guī)定向田維林主張權(quán)利。
綜上所述,恩運集團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上訴人恩某某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郜幫勇 審判員 楊 芳 審判員 張成軍
書記員:譚紹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