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恩施華順飲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鶴峰縣下坪鄉(xiāng)勝利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00MA48FMPH1C。
法定代表人:蔡光華,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劉松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大專文化,該公司辦公室主任,住湖北省鶴峰縣,
被告:余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大學文化,自由職業(yè),住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辛貴云,湖北領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恩施華順飲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余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08年6月7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恩施華順飲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順公司)委托代理人劉松柏,被告余某某委托代理人辛貴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原告無需支付被告雙倍工資差額部分16000元;2、判決原告自2017年7月21日起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3、判令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原告與被告在訂立合同時,原告方負責訂立勞動合同的人員故意未與被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后該人員離職后代理被告提起勞動仲裁,向原告要求雙倍工資。原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因受到了欺騙,并無不簽訂勞動合同的主觀惡意,原告的主管法務和勞動人事的人員或者領導數(shù)次向員工解釋、承諾公司正式投產(chǎn)之后再簽訂勞動合同。因為要申請到營業(yè)執(zhí)照,才能正式投產(chǎn),因為有風險,正式投產(chǎn)以后會馬上簽訂勞動合同。原告認為被告在2017年2月-2017年7月與原告屬于勞務關系。根據(jù)勞社部發(fā)【2005】12號文件《關于確定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確定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其中第三項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原告的業(yè)務是由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規(guī)定的,原告的業(yè)務是生產(chǎn)瓶裝山泉水,沒有機械設備安裝的業(yè)務。因此,在原告投產(chǎn)之前,原告與被告存在的是勞務關系。我公司招聘的是無固定期限的員工,按照勞動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員工的試用期為6個月內(nèi),被告在原告處工作是五個月,被告是在試用期內(nèi)主動離職的,按照勞動法規(guī)定,也不需賠償雙倍工資。讓原告承擔因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部分16000元有失公正。為了查明本案的具體事實,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根據(jù)《勞動法》等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特起訴,懇請法院依法審理,判如所請。
被告余某某辯稱,原告的起訴理由是錯誤的,是在混淆視聽:第一、我在公司期間(2017年2月-2017年7月),公司人事是由黃煒在負責,包括人員招聘、咨詢社保及勞動合同等方面都是黃煒在跟進,辛貴云是公司的法律顧問,負責公司相關合同的審批及處理外圍方面的事務,不存在“負責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故意未與被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原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受到了欺騙”這一說法。該公司作為鶴峰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一開始就沒有依照中國及恩施自治州的法律,第一時間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第二、不管被告如何抗辯,也掩蓋不了公司故意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這一事實,前公司員工張翠秀在與公司的勞動合同糾紛案中勝出并已獲得賠償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正因如此,原告才于2017年11月不得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而這些員工中骨干多是在2017年3-4月就已入職的員工。因此懇請法院判令原告敗訴,并支付本人相應的賠償金及承擔此案的訴訟費用。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華順公司于2016年11月15日成立。被告余某某于2017年2月21日入職華順公司,按照公司安排從事具體工作。華順公司按照4000元月的標準向余某某支付工資至2017年4月。自2017年5月開始,華順公司按照6000元月的標準向余某某支付工資至2017年7月。2017年7月,余某某向公司口頭申請辭職后于當月21日離職。自余某某入職至其離職,華順公司一直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8年4月26日,余某某向鶴峰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1、依法裁決由華順公司向其支付應簽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16000元;2、依法裁決華順公司為其補繳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的社會保險;3、依法裁決華順公司向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2000元。對于被告余某某主張的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及補繳社會保險的事項,鶴峰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鶴勞仲案字【2018】23-1號仲裁裁決書作出終局裁決。對于余某某主張的支付應簽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的事項,鶴峰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5月25日作出鶴勞仲案字【2018】23-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華順公司向余某某支付應簽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部分16000元。華順公司不服鶴勞仲案字【2018】23-2號仲裁裁決,向本院提起本案之訴。
庭審中,華順公司要求自2017年7月21日起與余某某解除勞動關系。余某某對此亦無異議。
本院認為,我國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被告余某某入職華順公司后,按照公司的安排工作,公司按月向其發(fā)放工資,應當認定雙方自2017年2月21日起建立勞動關系。華順公司至遲應于2017年3月20日與余某某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直至2017年7月21日一直未與余某某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依法應向余某某支付雙倍工資。庭審中華順公司要求自2017年7月21日起與余某某解除勞動關系,余某某對此認可,本院予以確認。故支付雙倍工資的計算起止時間應為2017年3月21日至2017年7月21日。余某某2017年3、4月工資為4000元月,5月至7月工資為6000元月,庭審中其認可鶴勞仲案字【2018】23-2號仲裁裁決書所裁決的支付額度即16000元,是對自己權利的處分,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華順公司自述未與余某某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理由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其稱余某某在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的試用期6個月之內(nèi)離職,但未提交證據(jù)證實雙方約定了試用期,該理由本院不予采信。故華順公司要求判決無需支付雙倍工資差額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恩施華順飲業(yè)有限公司自2017年7月21日起與被告余某某解除勞動關系;
二、原告恩施華順飲業(yè)有限公司支付被告余某某2017年3月21日至2017年7月21日雙倍工資差額16000元。
上述給付金錢義務,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付清,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恩施華順飲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0元,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馮本軍
書記員: 龔珍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