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富錦市。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富錦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偉,黑龍江合昌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第三人:李艷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原審第三人:李中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原審第三人:白云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
上訴人徐某某上訴請求:一、撤銷(2017)黑0882民初2818號民事判決,重新改判;二、全部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2013年6月28日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和上訴人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將2.75公頃土地發(fā)包給上訴人,并且約定在2017年開始耕種(因當時土地已發(fā)包出去,未到期),土地承包費為50000元。2015年第三人又將土地發(fā)包給被上訴人孫某某,新榮村委會已經(jīng)證實,第三人和孫某某的土地承包合同上的村委會公章是采用欺騙的形式取得的,所以應當認定上訴人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原審判決在未查清事實的情況下,就草率的認定孫某某和第三人之間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撤銷(2017)黑0882民初2818號民事判決,重新改判。被上訴人孫某某辯稱,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二、上訴人與第三人所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是以地抵債合同,依據(jù)土地承包法該合同應屬于無效,被上訴人與第三人所簽的合同是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所簽訂的,且被上訴人履行了給付承包費的義務,所以被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原審第三人李艷文辯稱,我在上訴人處抬的錢,用土地做的抵押。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是土地承包合同,我認為應該履行與被上訴人的承包合同,請求二審維持原判。原審第三人李中艷、白云華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原審原告孫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依法判令原告與第三人簽訂的土地流轉合同有效;2、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返還0.8坰承包地,賠償損失5000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一審判決認定:2013年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向被告借款,同時又簽訂了一份以地頂欠的土地合同。2015年2月第三人李中艷又給被告出具了一份50000元的欠據(jù)。2015年11月9日原告孫某某與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白云華簽訂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合同一份,第三人將其在二龍山鎮(zhèn)共榮村新榮屯的承包地2.68坰流轉給原告孫某某,地塊分別是牛打滾0.7坰、狐貍洞0.8坰、羊圈0.7坰、十二坰0.48坰,承包期從2017年春到2029年秋,承包費110400元,一次性現(xiàn)金給付。2017年春原告承包第三人狐貍洞的0.8坰土地被被告徐某某耕種。另查明,2017年原告承包的狐貍洞0.8坰土地是旱田,當年富錦市二龍山鎮(zhèn)共榮村新榮屯每公頃旱田對外轉包價格是4000元。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與第三人簽訂的土地轉包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被告與第三人因借款形成的土地合同因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guī)定而無效。被告對原告擁有合法承包經(jīng)營權的土地擅自耕種的行為,已構成侵權,應當承擔侵權損害的民事責任。對原告要求被告返還0.8坰承包地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對原告賠償損失的要求,按2017年該地對外發(fā)包價格3200元(0.8坰×4000元/坰=3200元)予以支持較為適宜。一審判決:一、原告孫某某與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白云華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二、被告徐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將原告孫某某承包于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白云華的狐貍洞0.8坰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交付原告孫某某,并賠償原告孫某某損失費3200元。二審期間上訴人提供村委會證明一份,證明2017年春天土地毀種的情況,與被上訴人無關。被上訴人對該份證據(jù)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該證明出具的證明人在證明中說沒有看見陳偉毀地,不能證明上訴人所要證明的內容,只體現(xiàn)2017年該地上訴人所耕種的情況,恰恰證實2017年上訴人耕種該地,也侵犯了被上訴人的權益。第三人李艷文質證認為其將土地承包給被上訴人,上訴人將土地毀種,已經(jīng)侵犯了被上訴人的土地經(jīng)營權。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該證據(jù)不影響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徐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孫某某、原審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白云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侵權糾紛一案,不服富錦市人民法院(2017)黑0882民初28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徐某某、被上訴人孫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偉、原審第三人李艷文到庭參加訴訟,原審第三人李中艷、白云華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針對本案爭議的土地存在兩份承包合同,孫某某與第三人李中艷、李艷文、白云華簽訂土地承包經(jīng)營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合同合法有效,孫某某據(jù)此取得爭議土地的經(jīng)營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guī)定:“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進行抵押或者抵償債務的,應當認定無效”。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具有用土地抵債的性質,故合同無效,其搶種土地構成侵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徐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姜廣武
審判員 韓國斌
審判員 王雪潔
書記員:王勝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