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某
王白某
鄧某某
原告:徐秀某,女,生于1971年1月20日,漢族,湖北省鄖西縣人,居民。
被告:王白某,女,生于1976年2月19日,漢族,湖北省鄖西縣人,居民。
被告:鄧某某,女,生于1997年9月14日,漢族,湖北省鄖西縣人,學生。
系王白某之女。
原告徐秀某訴被告王白某、鄧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徐秀某、被告王白某、鄧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秀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償還借款本金50000元及三年利息36000元,共計86000元;2、由被告承擔案件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2013年5月2日,鄧開毅(王白某的丈夫、鄧某某的父親)向我借現金50000元,當時相互達成月息2分的利息,鄧開毅于當日給我出具了借據一張。
事后鄧開毅按約定支付了2013年的利息。
后來我向鄧開毅摧要了幾次,他未還本金,利息也未給。
2016年3月,鄧開毅突發(fā)腦溢血死亡,致使這筆借款至今未還。
公民之間的合法借貸關系應當依法得到保護。
鄧開毅的前妻王白某是夫妻共同債務人,女兒鄧某某是鄧開毅遺產的合法繼承人,應當償還鄧開毅生前欠我的借款,以維護我的合法權益。
被告王白某辯稱:原告的訴請已超過訴訟時效,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向鄧開毅主張過權利,也沒有向我主張過權利,應當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原告聲稱雙方約定月息二分的利息沒有相應的證據證明,應當不予支持。
此筆借款我不知情,借款時我與鄧開毅分居達兩年之久,我與鄧開毅從2012年就分開生活,我一直在外租房居住,該借款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2015年8月7日,我與鄧開毅簽訂離婚協議,約定夫妻存續(xù)期間無債權債務,離婚后若發(fā)現債權債務誰經手誰負責。
我對鄧開毅借款的事不知曉,且雙方對夫妻存續(xù)期間的債權債務進行了明確約定,我對鄧開毅所借的欠款不承擔還款責任。
鄧開毅死亡后,其財產未進行分割,我不是其財產的法定繼承人,未繼承遺產,我不承擔還款責任。
被告鄧某某辯稱:原告的訴請已超過訴訟時效,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向鄧開毅主張過權利,也沒有向我主張過權利,應當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原告聲稱雙方約定月息二分的利息沒有相應的證據證明,應該不予支持。
鄧開毅死亡后,其財產未進行分割,我沒有繼承鄧開毅財產,我不承擔還款責任。
在訴訟中,原告徐秀某申請本院對證人鄧某調查取證,證人鄧某證明鄧開毅曾委托他向原告支付過兩個月的利息,每月1500元,共計3000元。
本院認為,1、關于鄧開毅向原告徐秀某借款的情況。
原告提供了鄧開毅于2013年5月2日出具的借條,被告王白某、鄧某某認可是該借條是鄧開毅打的,且證人鄧某也證明鄧開毅曾委托他向原告支付過兩個月的利息。
從以上事實,本院依法認定鄧開毅于2013年5月2日向原告徐秀某借現金50000元。
2、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問題。
鄧開毅給原告徐秀某出具的借條上沒有約定利息,原告陳述其與鄧開毅口頭約定了利息,鄧某證明鄧開毅曾委托他向原告支付過兩個月的利息,每月1500元,共計3000元,原告沒有向本院提供其他證據相互證明,本院視為利息約定不明確,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3、對于訴訟時效問題。
鄧開毅給原告徐秀某出具的借條上沒有約定還款時間,且鄧開毅于2015年夏天還委托鄧某向原告支付過利息,故原告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4、對于原告徐秀某認為該筆借款系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形成的共同債務,要求被告王白某承擔還款義務的問題。
本院認為,認定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一要看夫妻是否有舉債的合意,二要看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
本案中,被告王白某始終沒有參與借款行為,系鄧開毅一人獨立完成,借條上也沒有被告王白某的簽名,亦無證據證明被告王白某事后對此債務予以追認,不能證明該借款是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的共同意思表示,同時該借款數額較大,現有的證據也不能證明該借款用于家庭生活或被告王白某分享了此借款帶來的利益。
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的精神理解,在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為夫妻共同債務時,債權人應就其有理由確信債務人的行為為夫妻共同行為負證明責任,即在構成表見代理后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適用中應慎重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其中對超出合理金額的借款不宜簡單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本案中該債務形成于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分居期間,且金額較大,已超出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圍,也不符合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且在2015年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離婚時,也未將此借款作為夫妻共同債務來處理,故此借款不宜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被告王白某不承擔該借款的還款義務。
5、對于被告鄧某某是否承擔還款義務的問題。
本院認為,被告鄧某某現在沒有繼承鄧開毅遺產,沒有占用、使用遺產,也沒有享受遺產帶來的收益,故不承擔還款義務。
綜上所述,鄧開毅向原告徐秀某借款50000元并出具了借條,借款事實清楚,應當依法認定有效。
原告徐秀某要求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因利息約定不明確,本院不予支持。
鄧開毅死亡后,該筆借款應由其遺產的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承擔還款義務。
被告鄧某某現在還沒有繼承鄧開毅的遺產,不承擔還款義務。
原告要求被告鄧某某承擔還款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徐秀某認為該筆借款系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形成的共同債務,本院認為此借款不宜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告要求被告王白某承擔還款義務,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被告王白某、鄧某某辯稱原告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徐秀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87.50元,由原告徐秀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
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業(yè)銀行十堰北京路支行;帳號:1701。
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郵電街12號。
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
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院認為,1、關于鄧開毅向原告徐秀某借款的情況。
原告提供了鄧開毅于2013年5月2日出具的借條,被告王白某、鄧某某認可是該借條是鄧開毅打的,且證人鄧某也證明鄧開毅曾委托他向原告支付過兩個月的利息。
從以上事實,本院依法認定鄧開毅于2013年5月2日向原告徐秀某借現金50000元。
2、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問題。
鄧開毅給原告徐秀某出具的借條上沒有約定利息,原告陳述其與鄧開毅口頭約定了利息,鄧某證明鄧開毅曾委托他向原告支付過兩個月的利息,每月1500元,共計3000元,原告沒有向本院提供其他證據相互證明,本院視為利息約定不明確,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3、對于訴訟時效問題。
鄧開毅給原告徐秀某出具的借條上沒有約定還款時間,且鄧開毅于2015年夏天還委托鄧某向原告支付過利息,故原告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4、對于原告徐秀某認為該筆借款系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形成的共同債務,要求被告王白某承擔還款義務的問題。
本院認為,認定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一要看夫妻是否有舉債的合意,二要看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
本案中,被告王白某始終沒有參與借款行為,系鄧開毅一人獨立完成,借條上也沒有被告王白某的簽名,亦無證據證明被告王白某事后對此債務予以追認,不能證明該借款是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的共同意思表示,同時該借款數額較大,現有的證據也不能證明該借款用于家庭生活或被告王白某分享了此借款帶來的利益。
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的精神理解,在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為夫妻共同債務時,債權人應就其有理由確信債務人的行為為夫妻共同行為負證明責任,即在構成表見代理后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適用中應慎重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其中對超出合理金額的借款不宜簡單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本案中該債務形成于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分居期間,且金額較大,已超出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圍,也不符合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且在2015年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離婚時,也未將此借款作為夫妻共同債務來處理,故此借款不宜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被告王白某不承擔該借款的還款義務。
5、對于被告鄧某某是否承擔還款義務的問題。
本院認為,被告鄧某某現在沒有繼承鄧開毅遺產,沒有占用、使用遺產,也沒有享受遺產帶來的收益,故不承擔還款義務。
綜上所述,鄧開毅向原告徐秀某借款50000元并出具了借條,借款事實清楚,應當依法認定有效。
原告徐秀某要求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因利息約定不明確,本院不予支持。
鄧開毅死亡后,該筆借款應由其遺產的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承擔還款義務。
被告鄧某某現在還沒有繼承鄧開毅的遺產,不承擔還款義務。
原告要求被告鄧某某承擔還款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徐秀某認為該筆借款系鄧開毅與被告王白某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形成的共同債務,本院認為此借款不宜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告要求被告王白某承擔還款義務,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被告王白某、鄧某某辯稱原告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一款 ?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徐秀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87.50元,由原告徐秀某負擔。
審判長:鄧少波
書記員:袁小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