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書國,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包頭市隆某某達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包頭市石拐區(qū)五當召鎮(zhèn)幫浪溝。
負責人:陳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波,河北天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波,河北天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某。
被告:柴某。
原告徐某與被告包頭市隆某某達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包頭隆某某達公司)、陳某、武某、柴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2月25日作出(2015)赤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被告陳某不服該判決,向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6月28日作出(2016)冀07民終1061號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宋書國、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波、被告陳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波、被告柴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武某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歸還原告徐某借款92萬元及利息,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自2008年1月19日起計算至實際付清之日止;2、被告陳某、武某、柴某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四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于2006年5月10日成立,被告陳某、武某、柴某是該公司發(fā)起人和股東,被告陳某是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根據(jù)該公司章程,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為300萬元,其中被告陳某認繳210萬元,占70%,武某認繳60萬元,占20%,柴某認繳30萬元占10%。但目前為止,被告陳某實際出資42萬元,武某實際出資12萬元,柴某實際出資6萬元,均不同程度存在出資不實的問題。公司存續(xù)期間,分別于2006年8月和2006年10月31日收取原告的股金90萬元,股份款2萬元,合計共92萬元。但公司從未發(fā)生過股權轉讓事宜,發(fā)起人和原股東姓名、認繳出資額、實際出資額均未發(fā)生變化,公司也沒有增資行為,注冊資本也沒有發(fā)生變化,原告也從未享受股東應當享有的資產(chǎn)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無論從實質要件還是形式要件來說,原告都不具有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的股東資格,也不存在隱名股東問題,所以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收取原告的92萬元股款,名為股款實為借款。經(jīng)工商查詢,原告得知包頭隆某某達公司在2007年12月3日未參加年檢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至今未進行清算,也未辦理注銷登記手續(xù)。2014年經(jīng)原告多次交涉,被告陳某被迫向原告坦言,其于2011年1月14日擅自將公司出售給包頭市順達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出售價格為180萬元。
原告認為,無論從實質要件還是形式要件來說,原告均不具有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的股東資格,也不存在隱名股東問題,因此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收取原告92萬元的所謂股金或股份款應屬借款,理當返還,公司于2007年12月3日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作為公司的股東應在15日內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并在6個月內清算完畢,現(xiàn)因怠于清算,使原告的債權無法得到清償,故應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原告的上述債權不存在訴訟時效問題,故被告陳某、武某、柴某不得以出資義務或者返還出資義務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由進行抗辯。綜上,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請法院依法判決。
原告徐某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1、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內蒙古)復印件2頁;
2、被告陳某、武某、柴某身份證復印件各1頁;
3、包頭隆某某達公司股東(發(fā)起人)名錄復印件1頁;
4、包頭隆某某達公司董事、監(jiān)事、經(jīng)理情況、公司法定代表人登記復印件各1頁;
5、包頭隆某某達公司的公司章程復印件8頁;
6、本期注冊資本實收情況明細表復印件1頁;
7、投資協(xié)議復印件1頁;
8、包頭隆某某達公司第一次股東會議紀要復印件1頁;
9、收條2頁;
10、轉讓協(xié)議書復印件1頁;
11、包頭隆某某達公司入股協(xié)議書復印件3頁;
12、董事會議記錄復印件2頁;
13、徐某訴陳某合同糾紛一案2015年4月30日法庭審理筆錄復印件14頁;
14、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2014)嘉民二(商)初字第232號民事判決書、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4)滬二中民四(商)終字第1004號民事判決書復印件共8頁;
15、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第三批指導案例9號(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2012年9月18日發(fā)布)復印件2頁。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原告交付被告陳某的90萬元和交付給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財務陳耀的2萬元的性質。被告陳某和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收取原告資金共計92萬元,雖然并未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辦理相應的增資擴股手續(xù),也未經(jīng)工商登記變更原告為包頭隆某某達公司的股東,但根據(jù)本院查明的事實,結合相關證據(jù),原告曾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和經(jīng)營管理,原告與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之間不存在民間借貸關系,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所提出的事實依據(jù)和主張,故原告要求被告包頭隆某某達公司返還借款92萬元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徐某要求被告包頭市隆某某達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歸還借款92萬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
二、駁回原告徐某的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3000元,由原告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吳文利審判員張寒人民陪審員曹克非
書記員:李卓 本案引用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第六十四條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jù),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遵循法官職業(yè)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對證據(jù)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并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