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遠安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克里,湖北沮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徐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遠安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彬彬,系徐某某之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遠安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徐成學,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遠安縣。
上訴人王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徐某某、徐成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遠安縣人民法院(2016)鄂0525民初3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9月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王某某上訴請求:依法改判徐成學與王某某連帶償還徐某某40408元欠款。主要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未確認由徐成學連帶承擔合伙債務錯誤。一、徐某某在訴狀中陳述砂石料是供應給湖北三峽靈芝園一期工程工地,買賣合同自雙方達成需要砂石料的合意即成立,徐某某按照約定將砂石料拖往工地已經(jīng)履行完買賣合同的義務,需貨方未支付相應貨款,債務即已形成。二、上述三峽靈芝園一期工程系王某某、徐成學合伙承包,依合伙相關法律規(guī)定,合伙人對于合伙債務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徐某某送砂石料就是送往雙方承包的工地上,至于砂石料是不是用在工地上,用多少,怎么使用超出了買賣合同當事人賣方徐某某的認知范圍,一審法院認定徐某某對此不知情,徐成學不認可該筆債務,就認為該砂石料不是用于合伙事務,顯然有臆斷之嫌。三、王某某能夠提供證據(jù)證明徐成學對上述債務屬于合伙債務進行了確認,由于王某某因客觀原因未出庭,導致該份證據(jù)沒能提交。
徐某某答辯稱:沙石料送到王某某工地,具體價格也是與王某某商定,欠款是王某某經(jīng)手,工程7萬多元款項,前期王某某分別支付了2萬元、1萬元,王某某至于王某某與徐成學之間是什么關系與本案買賣無關,服從一審判決。
徐成學答辯稱:通過徐某某的答辯可以看出,所有的工程款進出都是王某某經(jīng)手,徐成學根本不清楚這些事情,王某某也沒有告知,這些錢不應由徐成學承擔。一、工程原是三個人合伙,另外合伙人是嚴克玉,后來嚴克玉退出了,再后來搞不好,徐成學也退出了。之前合伙沒有簽定協(xié)議,后來徐成學退出大半年后要求算帳,才在派出所簽訂了一個協(xié)議。二、三峽靈芝園的帳目都是王某某控制、接手,徐成學沒有負責這個事情。三、工程的鋼管、腳手架到目前為止還欠付租金。徐成學服從一審判決。
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徐某某在遠安縣花林寺鎮(zhèn)桃李村一組經(jīng)營河砂開采銷售,王某某數(shù)次向徐某某賒購砂石料,2015年7月4日,徐某某與王某某進行對賬,共欠徐某某砂石料款70408元,王某某當場支付20000元,在對賬單上載明余欠50408元并簽名。其后,王某某向徐某某支付欠款10000元,仍欠40408元,徐某某訴至法院,請求王某某支付欠款40408元。在本案審理過程中,王某某主張從徐某某處賒購的砂石料系用于與徐成學合伙期間承建工程,應由其與徐成學共同承擔此債務。徐成學認為該欠款是由王某某用于個人事務所欠,不應算在合伙債務之中。
一審判決同時認定,2014年初,嚴克玉與王某某、徐成學三個合伙承建工程,2014年4月,嚴克玉退出合伙,由王某某、徐成學繼續(xù)投資施工,因合伙經(jīng)營及財務問題,王某某、徐成學產(chǎn)生矛盾。
原審法院認為,王某某向徐某某購買砂石料并進行對賬,是雙方達成買賣合同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形成了明確的債權債務關系。關于債務承擔問題,合伙債務即合伙期間因合伙事務所形成的債務,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在對王某某、徐成學系合伙關系予以確認的情況下,王某某主張所購砂石料欠款應由王某某、徐成學共同承擔,則應證明該債務用于王某某、徐成學合伙期間合伙事務,徐某某僅與王某某發(fā)生交易往來,徐成學對該債務系合伙債務予以否認,對賬單僅有王某某簽名,且王某某未提供證據(jù)充分證明該債務全部或者部分系合伙債務,對其由王某某、徐成學共同承擔該債務的主張不應支持,王某某若能提供該債務系因合伙事務所欠債務的證據(jù)對此予以證明,可另行主張權利。據(jù)此,一審法院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向徐某某徐某某支付欠款40408元。如果未按判決指定期間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收取1600元,由王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徐某某以買賣合同糾紛主張權利,審查的重點應當圍繞買賣合同關系是否成立,買受人支付貨款的問題展開。就買賣合同的事實問題,雙方當事人無爭議,二審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在于徐成學是否應當與王某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徐某某依據(jù)其對賬單僅向相對方王某某主張權利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體現(xiàn),具有法律和事實依據(jù)。至于王某某主張其與徐成學之間成立合伙關系、本案債務應作為合伙債務由合伙人連帶承擔的問題,即使王某某與徐成學之間確屬合伙關系且本案所涉?zhèn)鶆找酁楹匣飩鶆眨嘁蛐炷衬硟H選擇王某某主張權利,本案亦應從徐某某主張,而對王某某與徐成學之間的合伙債務分擔問題,由王某某另案主張。在徐某某未向徐成學主張權利的情況下,徐成學在本案不是必要訴訟參與人,不應作為被告參與訴訟。因此,對王某某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結果正確。經(jīng)合議庭評議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600元(王某某已預交),由王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朱紅洲 審判員 尹為民 審判員 關俊峰
書記員:張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