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邢立人,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吳某某,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為榮,上海申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宿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為榮,上海申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占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南京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東雄,上海申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遲正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蘇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東雄,上海申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薛戰(zhàn)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
第三人:上海松日電氣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春華,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佳磊,上海市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徐某某與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娟公司)、被告吳某某、被告李占和、被告遲正娟、被告薛戰(zhàn)南、第三人上海松日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日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徐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邢立人,被告(反訴原告)正娟公司及被告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為榮,被告李占和、被告遲正娟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東雄,第三人松日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姚佳磊到庭參加訴訟,被告薛戰(zhàn)南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徐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請求確認徐某某與正娟公司于2016年1月30日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無效;二、判令正娟公司返還徐某某房屋租金和押金人民幣(以下幣種同)136萬元;三、判令正娟公司賠償徐某某房屋裝修款13,650,954.5;四、判令正娟公司賠償徐某某轉讓費358,000元;五、判令李占和在未能出資的6,000,000元范圍內對第二、三、四項訴訟請求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六、判令遲正娟在未能出資的4,000,000元范圍內對第二、三、四項訴訟請求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七、判令吳某某在未能出資的10,000,000元范圍內對第二、三、四項訴訟請求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八、判令薛戰(zhàn)南在未能出資的400,000元范圍內對第二、三、四項訴訟請求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九、判令李占和對第六項訴訟請求承擔連帶責任;十、判令遲正娟對第五項訴訟請求承擔連帶責任;十一、判令第三人松日公司補償徐某某房屋裝修款人民幣13,650,954.5元。事實和理由:徐某某與正娟公司在2016年1月30日簽訂了《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合同中約定正娟公司將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翔江公路XXX號的房屋(以下稱系爭房屋)共計5,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租賃給徐某某,免租期為合同簽訂日至2016年8月31日,租賃期限為2016年9月1日至2034年3月31日,每年的房屋租金從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這兩年期間為2,044,000元,首期房屋租金半年一付,后續(xù)租金一季度一付,租金支付給正娟公司的代理人錢仁錶。2016年3月初,徐某某開始對系爭房屋進行裝修。期間正娟公司和第三人也經常前來查看,并指導裝修事宜。2016年8月17日,徐某某突然看到第三人貼出的《告商戶書》,內容為正娟公司違反房屋用途以及未能按期支付租金,第三人起訴了正娟公司要求解除租賃合同,法院已經在2016年6月15日判決解除租賃合同。徐某某對這一公告非常震驚,和第三人溝通后才知道第三人早在2015年9月1日和2015年11月5日兩次函告正娟公司,明確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并要求返還房屋。此后徐某某和第三人就直接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事宜進行了磋商,并基本就租賃合同相關權利義務達成一致,徐某某也從2016年9月開始應第三人的要求而直接向其繳納公共事業(yè)費。由于突發(fā)上述事宜,徐某某的裝修直到2017年2月初才完成。2017年1月起第三人突然向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徐某某搬離系爭房屋,該訴訟請求得到了一、二審法院的支持。
正娟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7日,注冊資本為10萬元,原股東為李占和和遲正娟,李占和占60%股權,遲正娟占40%股權。李占和和遲正娟已經在2013年1月4日各自出資6萬元和4萬元。2013年5月30日,正娟公司增資至2,000萬元,李占和仍然占有60%股權,其在2013年5月31日完成第一筆出資594萬元,總計實繳出資600萬元,其認繳但未繳出資為600萬元。遲正娟仍然占有40%股權,其在2013年5月31日出資396萬元,總計實繳出資400萬元,其認繳但未繳出資為400萬元。2016年8月5日,正娟公司已從原來的上海正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8月28日,李占和和遲正娟將其名下正娟公司所有的股權以2,000萬元價格轉給了吳某某,但吳某某還未將剩余的認繳出資1,000萬元實繳。
徐某某認為,正娟公司在2016年1月3日和徐某某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的時候,并未告知其和第三人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已經解除,也未告知其和第三人為此在嘉定區(qū)人民法院進行相關訴訟,還提供了加蓋第三人公章的產權證復印件給徐某某。正娟公司的上述行為系無權處分,在第三人已經明確不予追究的情況下,徐某某和正娟公司在2016年1月30日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當屬無效。正娟公司應當返還徐某某支付的租金押金并賠償徐某某相關損失。第三人是同意徐某某對其房屋進行裝修,還直接收取徐某某相關公共事業(yè)費,那么理應對徐某某的裝修進行補償。李占和和遲正娟系正娟公司成立時候的股東,根據相關股東會決議和公司章程,李占和和遲正娟認繳出資應該各為1,200萬元和600萬元,現(xiàn)實繳出資各自為600萬元和400萬元,尚各有600萬元和200萬元的認繳出資還未實繳。后兩人將自己擁有的正娟公司的所有股權以2,000萬元價格轉讓給吳某某,吳某某也未能將上述1,000萬元的認繳出資實繳。此后吳某某又將自己擁有的正娟公司的股權中的2%轉讓給薛戰(zhàn)南,而薛戰(zhàn)南也沒能將2%股權對應的40萬元實際出資到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李占和、遲正娟、吳某某、薛戰(zhàn)南應當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正娟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的。徐某某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法院起訴。
正娟公司、吳某某辯稱,徐某某與正娟公司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合法有效。徐某某訴請賠償轉讓費的事實不存在,賠償裝修費用更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正娟公司只收到系爭房屋門衛(wèi)處的8,000元轉讓費,沒有收到徐某某交付給案外人王某某的轉讓費35萬元,該35萬元與正娟公司無關。正娟公司不同意徐某某的訴請。關于賠償裝修費的請求,第一,徐某某在裝修系爭房屋前從未告知正娟公司裝修是否有設計圖紙和方案;第二,徐某某的裝修費用是用來建造未取得合法證照的非法經營住所,其所花費的裝修費用應由徐某某自行承擔,與正娟公司無涉。第三,吳某某不是本案適格被告。吳某某雖然擁有正娟公司股權98%,但是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另1,000萬元注冊資本是認繳制,并非實繳制。吳某某作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即使徐某某享有債權,也應當由正娟公司來承擔清償義務。正娟公司目前未進行清算,吳某某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條件尚未成就,故吳某某不是本案適格被告。
李占和、遲正娟辯稱,不同意徐某某的訴訟請求。因為目前李占和、遲正娟已經不是公司股東了,徐某某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解釋,要求李占和、遲正娟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條件沒有成就,因為實繳已經改為認繳制,而且認繳的時間尚未到期。補充賠償責任是在公司債務不能清償時,才由股東來承擔這個責任,現(xiàn)在正娟公司還在,徐某某即要求李占和、遲正娟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沒有法律依據。
薛戰(zhàn)南提交書面答辯狀辯稱,本人認繳出資額40萬的出資時間為2020年5月30日,根據公司法的修改,本人與本案沒有權利義務關系,不是本案適格的被告。要求駁回對薛戰(zhàn)南的起訴。
第三人松日公司辯稱,徐某某與正娟公司的合同無法履行與第三人無關。第三人對簽訂租賃合同和裝修均不知情,第三人是本案的最大受害者,第三人作為房屋權利人既未收取租金,又墊付了大量的小業(yè)主租金。徐某某要求第三人承擔裝修補充賠償責任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審理中,正娟公司向本院提出反訴:要求徐某某支付自2017年2月2日起至2018年2月5日止系爭房屋的實際使用費2,044,000元。
針對正娟公司的反訴,徐某某辯稱,系爭房屋在2017年2月2日到2018年2月5日期間,正娟公司已經無權使用。合同在2015年9月2日已經判決解除。既然正娟公司對系爭房屋沒有任何權利,也就意味著徐某某不需要向正娟公司支付任何費用。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翔江公路XXX號即系爭房屋的產權人為第三人松日公司。2013年9月30日松日公司與正娟公司簽訂《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松日公司將系爭房屋出租給正娟公司使用。合同簽訂后,松日公司將系爭房屋交付正娟公司使用。后因正娟公司未能按約支付租金,松日公司發(fā)現(xiàn)正娟公司將系爭房屋轉租他人,松日公司于2016年1月6日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與正娟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本院以(2016)滬0114民初835號立案受理該案。
2016年1月30日,正娟公司與徐某某簽訂《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正娟公司將系爭房屋出租給徐某某作為辦公及配套生活設施的使用,該房屋實測面積為5,600平方米。雙方約定租賃期限自2016年9月1日起至2034年3月31日,合同簽訂起至2016年8月31日為設計和裝修時間,該期間為免租金期。租金分為前十年與后七年兩個月計算,前一個十年租金自2016年9月1日起至2018年8月31日內不變,年租金為2,044,000元;2018年9月1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內不變,年租金為2,105,320元。自2026年9月1日至2034年8月30日按當時市場價格另行協(xié)商補充。租金支付給正娟公司指定的錢仁錶個人卡號內。合同另約定徐某某向正娟公司支付租賃保證金34萬元,待雙方租賃關系終止時,收取的房屋租賃保證金除用以抵沖合同約定由徐某某承擔的費用外,剩余部分無息歸還徐某某。合同還約定了其他內容。合同簽訂后,正娟公司將系爭房屋交付徐某某,徐某某對系爭房屋進行裝飾裝修準備用于開設旅館。徐某某共支付正娟公司首期租金144萬元(含租賃保證金34萬元),由錢仁錶出具收據。同時徐某某又給付案外人王某某轉讓費35萬元,另外,正娟公司向徐某某收取門衛(wèi)處活動房轉讓費8,000元,由錢仁錶出具收據。
2016年5月25日,本院經審理后作出(2016)滬0114民初835號民事判決:松日公司與正娟公司間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于2015年9月2日起解除,正娟公司將系爭房屋返還松日公司,正娟公司支付松日公司解除合同違約金300,833.33元及自2015年9月10日起至系爭房屋實際返還之日止的實際使用費(按每年361萬元計算,并扣除已經支付的房屋實際使用費108,900元)等。判決后雙方均未提出上訴,現(xiàn)該判決已生效。松日公司于2016年7月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2017年1月,松日公司再次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徐某某搬離系爭房屋并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費。本院經審理后于2017年4月5日作出(2017)滬0114民初617號民事判決:徐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攜其財產搬離系爭房屋等。判決后徐某某提出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6月6日作出(2017)滬02民終4829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7年7月14日,松日公司以(2017)滬0114民初61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本院立案執(zhí)行后向徐某某發(fā)出執(zhí)行通知書,責令徐某某履行該判決確定的義務。2017年8月7日因徐某某未履行相應義務,本院向其發(fā)出公告,限令其于2017年8月14日前搬離系爭房屋,如仍不履行,將強制執(zhí)行并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2017年8月30日,本院通知徐某某前來并向其詢問關于系爭房屋的搬離情況,徐某某表示其在系爭房屋內投資花費近2,000萬元,搬離將承受巨大損失,故尚未搬離。目前房屋已另行出租給200多家租戶使用。徐某某另提交《翔江路XXX號郊舍公寓人員名單》,該名單載明200多家承租戶的具體姓名、房號、入住時間、合同截止時間、租賃年限等。
2017年11月24日,本院執(zhí)行局向系爭房屋全體住戶發(fā)出執(zhí)行告知函,告知全體租戶徐某某占有使用系爭房屋缺乏法律依據,全體租戶應于2017年12月14日前從上述房屋內遷出,屆時如不配合遷出,法院將采取強制措施。同時勿再向徐某某繳納房屋租金,已預交房屋租金的,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018年4月17日,嘉定區(qū)江橋鎮(zhèn)安全生產委員會向郊舍公寓經營方即全體租戶發(fā)出告知書,告知公寓經營方及各承租戶:因郊舍公寓房存在各項安全隱患,要求各租戶于4月22日前搬離該居住場所,4月23日后,相關執(zhí)法部門將依法采取停水停電等強制措施。取締此處非法公寓房。4月20日至30日,松日公司將根據租房合同、收據等對各位住戶的押金、房租等予以對墊付退還。5月1日后,各位租戶的租金、房租等,請各自與郊舍公寓經營方協(xié)商解決。
2018年4月20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間,經法院強制執(zhí)行,并聯(lián)合多部門執(zhí)法,清退了在系爭房屋內的200多戶租戶,徐某某亦于2018年4月28日搬離了系爭房屋,隨即松日公司收回了系爭房屋。清退過程中,松日公司以現(xiàn)金方式代為退還了徐某某收取的上述租戶已付租金及押金,由各租戶在《翔江路XXX號2號樓登記表》中簽字確認領款。后因徐某某未給付松日公司的墊付款,松日公司向本院起訴,本院于2019年7月15日以(2019)滬0114民初551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徐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松日公司墊付款628,380元。2018年4月,徐某某向本院起訴。
另查明:正娟公司原名上海正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8月經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變更為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即正娟公司。原公司股東為李占和與遲正娟,其中李占和出資1,200萬,遲正娟出資800萬元。2017年8月28日李占和與遲正娟將全部股權轉讓給吳某某,由吳某某占100%股權并擔任法定代表人。后又有薛戰(zhàn)南受讓吳某某2%股權,出資40萬元,吳某某占98%股權,出資1,960萬元。吳某某于2013年5月31日出資1,000萬元,第二期960萬元于2020年5月30日認繳;薛戰(zhàn)南的40萬元認繳時間為2020年5月30日。
審理中,徐某某稱,正娟公司與徐某某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違反了公序良俗,故該合同無效。
本院認為,根據已生效的法律文書可以認定,松日公司與正娟公司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于2015年9月2日解除。正娟公司作為承租人,其未經出租人松日公司同意,擅自將系爭房屋轉租給徐某某,該轉租合同無效,故徐某某與正娟公司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應認定無效。造成合同無效的主要責任在于正娟公司,但徐某某亦應承擔部分責任。徐某某請求確認與正娟公司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無效的訴請應予支持,但并非徐某某所稱的違反公序良俗。合同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由于徐某某已于2018年4月28日搬離了系爭房屋,第三人隨即收回了系爭房屋,故本案中不涉及房屋的返還問題。但正娟公司應將收取的押金34萬元返還徐某某。由于徐某某已實際使用系爭房屋至2018年4月,而徐某某僅支付首期租金及押金共計144萬元(其中押金為34萬元),雖然合同無效,但徐某某仍需支付房屋實際使用費。故徐某某要求正娟公司返還租金的訴訟請求,理由不足,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因正娟公司已被本院判令支付松日公司自2015年9月10日起至2018年4月底止的房屋實際使用費,徐某某又是次承租人,現(xiàn)正娟公司反訴要求徐某某支付自2017年2月2日至2018年2月5日止的房屋實際使用費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支持??紤]到本案的實際情況,該階段的房屋使用費可以少付,本院酌情確定為100萬元為妥,由徐某某支付正娟公司。關于轉讓費,審理中,正娟公司已表示可以退還徐某某門衛(wèi)處活動房轉讓費8,000元,本院可予準許。其余轉讓費35萬元,因該款是徐某某轉給案外人王某某的,正娟公司對此不予認可,徐某某要求正娟公司賠償該筆轉讓費35萬元,缺乏依據,本院對此不予支持。由于李占和、遲正娟已將正娟公司的股權轉讓給吳某某,李占和、遲正娟現(xiàn)在已不是正娟公司的股東,徐某某要求李占和、遲正娟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及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沒有法律依據,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吳某某和薛戰(zhàn)南作為正娟公司現(xiàn)股東,其認繳資本期限未到,徐某某即要求吳某某和薛戰(zhàn)南承擔未出資的補充賠償責任,缺乏依據,理由不足,本院對此不予支持。
關于房屋裝修費用,由于裝修現(xiàn)場已被拆除,審理中已無法進行評估,考慮到徐某某確對系爭房屋進行裝修,花費一定費用,根據徐某某與正娟公司的過錯責任,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本院酌情確定裝修費用為600萬元,由正娟公司賠償給徐某某。徐某某在訴請中另要求第三人松日公司賠償裝修費用13,650,954.5元,屬重復計算,本院對此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徐某某與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的《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無效;
二、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徐某某租賃押金34萬元;
三、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徐某某門衛(wèi)處活動房轉讓費8,000元;
四、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賠償原告徐某某裝修費600萬元;
五、原告徐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六、原告徐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自2017年2月2日至2018年2月5日止的房屋實際使用費100萬元;
七、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的其余反訴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14,454元,反訴受理費11,576元,保全申請費5,000元,合計131,030元,由原告徐某某負擔120,000元,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負擔11,030元(被告上海正娟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負擔之款應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朱世瑛
書記員:張開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