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魯巷光谷街1號光谷資本大廈4樓401室。組織機構代碼:06681553-6。
負責人趙金元,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朱琦,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住孝感市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叢鷹、蔡望元,湖北峰鼎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住孝感市孝南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樂樂,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云夢縣人,住云夢縣。
委托代理人陳紹應,孝感市孝南區(qū)毛陳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代理參加訴訟,代為和解、調解,代領法律文書。
上訴人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徐某某、朱某、劉樂樂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902民初111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琦,被上訴人徐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蔡望元,被上訴人劉樂樂的委托代理人陳紹應到庭參加了訴訟。被上訴人朱某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5年9月14日17時30分許,劉樂樂駕駛鄂K×××××號小型轎車,載乘朱某行駛至孝感市城區(qū)北京一路養(yǎng)豬場門前路段靠邊停車時,由于朱某在開左后車門時,未觀察后方同向騎電動自行車行駛至此的徐某某,導致鄂K×××××號小型轎車的左后車門與徐某某騎行的電動自行車相撞,造成徐某某受傷及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以上事故經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認定,朱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劉樂樂、徐某某分別負事故的次要責任。徐某某受傷后被送至醫(yī)院住院治療14天,用去醫(yī)療費13960.19元。2016年3月10日,經孝感明鏡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徐某某因交通事故損傷尚未達到致殘程度;其誤工損失180天,需1人陪護40天,營養(yǎng)期60日;其后續(xù)治療、檢查費預計1500元。
原審判決另認定,鄂K×××××號小型轎車的車主為劉樂樂。該車由成小飛于2015年9月14日9時28分在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購買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該保險單上注明保險期間為2015年9月15日0時起至2016年9月14日24時止。
原審判決認為,徐某某因本案交通事故受傷的事實清楚,交警部門對本案事故的認定和責任的劃分客觀、真實,依法予以采信。因事故車輛鄂K×××××號小型轎車投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根據保險法的規(guī)定,保險合同是指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保險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本案中鄂K×××××號小型轎車于2015年9月14日9時26分提出投保申請、繳納保險費,系要約行為。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于2015年9月14日9時28分生成保單、簽字蓋章,系承諾行為,雙方之間的保險合同應自承諾生效時成立。至于保單注明的生效時間因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作為保險人未盡到合理提示及說明義務,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因此本著有利于投保人利益的原則,本案交強險保險合同生效時間應為2015年9月14日9時28分。據此,本次事故應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徐某某的損失應先由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限額內進行賠償。在此事故中,朱某負主要責任,劉樂樂、徐某某負次要責任,故對超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部分損失由朱某按70%承擔,剩余部分由劉樂樂、徐某某分別按15%承擔。徐某某的損失為:醫(yī)療費13960.19元、后期治療費15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700元(50元/天×14天)、營養(yǎng)費3000元(50元/天×60天)、誤工費33000元(5500元/月×6月)、護理費3412.38元(31138元/年÷365天/年×40天)、鑒定費1000元、交通費300元、拖車費99元、停車費469元,以上合計57440.57元。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作為保險人應當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醫(yī)療費用的限額內賠償徐某某10000元;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傷殘賠償限額內賠償徐某某36712.38元(誤工費33000元、護理費3412.38元、交通費300元);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內賠償徐某某99元(拖車費99元),三項合計46811.38元。超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部分10629.19元(57440.57元-46811.38元)由朱某按70%進行賠償,即為7440.43元(10629.19元×70%);由劉樂樂按15%進行賠償,即為1594.37元(10629.19元×15%),其余損失由徐某某自行負擔。朱某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可依法缺席判決。據此,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判決:一、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賠償徐某某損失46811.38元。二、朱某賠償徐某某損失7440.43元。三、劉樂樂賠償徐某某損失1594.37元。四、駁回徐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應付款項,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付清。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82元,由朱某負擔500元,劉樂樂負擔82元。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本案屬機動車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侵權責任糾紛。《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保險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鄂K×××××號小型轎車的投保人于2015年9月14日9時26分提出交強險的投保申請并繳納保費,上訴人于同日9時28分生成保單并在該保單上蓋章,故雙方之間的保險合同依法應自2015年9月14日9時28分成立并生效。至于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對合同效力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的問題,因上訴人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與事故車輛的投保人簽訂的交強險保險合同是上訴人提供的格式合同,該合同效力的附期限約定也是上訴人格式合同的組成部分,依照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該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作出提示和明確說明,未作提示和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本案中上訴人在與事故車輛的投保人簽訂交強險保險合同時,未能向投保人作出是否選擇該合同即時生效或者附期限生效的相關提示和說明,故上訴人長江財保武漢分公司與本案事故車輛投保人簽訂的保險合同中關于合同效力的附期限約定不產生法律效力,對該約定應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即應認定該合同于2015年9月14日9時28分雙方簽訂保險合同時生效。本次事故發(fā)生于2015年9月14日17時30分,屬保險期內所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上訴人依法應在其承保的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guī)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本案中被上訴人徐某某向法庭提供了用人單位的營業(yè)執(zhí)照、誤工期內未發(fā)放工資的證明、勞動合同以及工資明細表,能夠證明其在事故發(fā)生前有固定工作及因交通事故所導致收入減少的事實,原審判決按每月5500元的工資標準計算徐某某的誤工費,符合本案事實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82元,由上訴人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胡艷華 審判員 李元成 審判員 喻富林
書記員:周焱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