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某。
委托代理人趙長興,山東雙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
被告張某。
原告徐某某與被告張某某、張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8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10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趙長興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某、張某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某某訴稱,2012年8月13日15時10分許,原告駕駛魯V×××××號牌微型普通客車沿鳳山路由南向北行駛至鳳凰街路口處時,與沿鳳山路由北向南行駛至鳳凰街路口處時,與沿鳳山路由北向南行駛至鳳凰街路口左轉彎被告張某駕駛的魯G×××××號牌轎車(車主:張某某)相撞,致使魯V×××××號牌微型普通客車失控發(fā)生側翻,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原告受傷。該事故經坊子區(qū)交警隊責任認定,原告徐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該車輛未依法投保交強險,其車輛投保義務人應當在交強險無責任限額內先行承擔賠償責任,原告為此訴至法院,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共計9178.45元。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張某、張某某未提供答辯。
經審理查明,2012年8月13日15時10分許,徐某某駕駛魯V×××××牌號微型普通客車沿鳳山路由南向北行駛至鳳凰山路口處時,與沿鳳山路由北向南行駛至鳳凰街路口左轉彎張某駕駛的魯G×××××牌號轎車相撞,致使魯V×××××牌號微型普通發(fā)生側翻,在側翻過程中又將在路口北側等候紅燈陳丹丹騎的電動自行車撞倒,事故造成三車不同程度損壞,陳丹丹受傷,該事故經濰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坊子大隊第201200360號事故認定書認定,原告徐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被告張某不承擔事故責任。
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宮四興于2013年4月6日至2013年5月7日在濰坊市坊子區(qū)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31天,支出醫(yī)療費14095.10元。
2013年5月30日,根據原告宮四興的申請,本院委托濰坊盛泰司法鑒定所對其傷情進行了鑒定,鑒定結論為:1、宮四興之傷構成傷殘十級。2、誤工時間為120日。3、住院期間2人護理,出院后1人護理50日。4、后續(xù)治療費500元。6、營養(yǎng)費600元。
原告宮四興因本次事故主張的損失有:醫(yī)療費14095.10元、誤工費7056.16元(25755元/年÷365天×100天)、護理費9244.83元[(原告女婿郎豐奇25755元/年÷365天×31天)+(原告女兒宮紅2613.86元/月÷30天×81天)]、殘疾賠償金38632.50元(25755元/年×15年×10%)、后續(xù)治療費500元、營養(yǎng)費600元,交通費3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86元(31天×6元/天)、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法醫(yī)鑒定費2200元,車損300元、復印費16元。原告要求首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承擔71914.59元,不屬于交強險賠付范圍的鑒定費2200元、復印費18元,共計2218元,要求第一、二被告共同按照80%的比例承擔1772.80元,共主張73687.39元。
另查明(一),事故車輛魯G×××××的所有人為第二被告李效旺,第一被告李曉萌系該車的借用人,該車在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市分公司處投保一份交強險,事故發(fā)生時,尚在保險期間內。事故發(fā)生后,被告李曉萌為原告墊付費用15000元。
另查明(二),第一被告主張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有3266元(包含車損2266元、價格鑒證費250元、施救費120元、停車費130元、鑒定費500元),要求原告承擔20%的賠償責任,計款635.20元,要求與原告的損失進行折抵,且原告同意與被告的損失進行折抵。
本院認定的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事故認定書、病歷、門診收費單據、住院收費單據、費用清單、診斷證明、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停發(fā)工資證明、工資單、戶口本復印件、鑒證費單據、司法鑒定意見書、改造拆遷補償協(xié)議、被告提供的收到條、價格鑒證結論書、停車施救費單據、鑒定費單據及當事人的陳述在案為證,經庭審質證,本院審查,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在本案的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門認定被告李曉萌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宮四興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事實清楚,認定正確。對該事故認定書,本院依法予以采信。
濰坊盛泰司法鑒定所針對原告的傷情作出的鑒定意見書,被告對其中的第4、5項關于后續(xù)治療費及營養(yǎng)費的鑒定結論提出異議,但未提交反駁證據,亦未依法提交鑒定申請,因此被告的異議依法不能成立。對該份鑒定意見書,本院依法采信。
原告主張的后續(xù)治療費500元、營養(yǎng)費6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86元、車損300元、法醫(yī)鑒定費2200元、復印費16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主張醫(yī)療費14095.10元,被告對用藥明細中的復方甘草合劑用藥有異議,認為與本次事故無關,要求剔除。被告解釋為原告在此次事故中肋骨骨折,導致肺部感染,復方甘草合劑是治療原告肺部感染的合理用藥。經本院審查,原告的解釋符合本案原告?zhèn)榈膶嶋H情況,對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主張誤工費7056.16元,被告提出異議,認為原告已經年滿65周歲,主張誤工費沒有法律依據。本院認為,事故發(fā)生時,原告已達65周歲,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且原告未能提交證明該項損失的有效證據。對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護理費9244.83元(原告女婿郎豐奇城鎮(zhèn)標準25755元/年/365天×31天+原告女兒宮紅2613.86元/月/30天×81天),其中護理人員郎豐奇護理費部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護理人員宮紅的護理費部分,被告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單位以及工資收入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但未提交相反的證據予以反駁,其異議依法不能成立。對于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主張殘疾賠償金38632.50元(城鎮(zhèn)居民標準25755元/年×15年×10%),提交2008年2月12日西白羊埠居委會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協(xié)議一份,2009年3月28日西白羊埠居委會選房須知一份,2009年3月21日安置樓鑰匙領取辦法一份,證明原告于2009年至今居住在坊子雙羊新城小區(qū)。被告提出異議,認為原告的殘疾賠償金應當按照戶籍性質農民計算,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原告在城鎮(zhèn)居住時間達一年以上,其殘疾賠償金應當按照城鎮(zhèn)標準計算,對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主張交通費300元,未提交證據以證明該項損失,且被告提出異議。本院認為,交通費系原告住院治療及回醫(yī)院復查期間必然產生的費用,結合原告的居住及治療情況,酌情支持其交通費200元。
綜上,原告宮四興因本次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有:醫(yī)療費14095.10元、護理費9244.83元、殘疾賠償金38632.50元、后續(xù)治療費500元、營養(yǎng)費600元、交通費2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86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車損300元、法醫(yī)鑒定費2200元、復印費16元,以上共計66974.43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關于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原告宮四興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醫(y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后續(xù)治療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車損以上共計64758.43元,在保險公司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內,應當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市分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
對于原告宮四興的剩余損失法醫(yī)鑒定費2200元、復印費16元,共計2216元,因該事故發(fā)生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依法應由被告李曉萌根據事故責任承擔80%的賠償責任,計款1772.80元。因原告庭審中明確表示同意與被告的損失635.20元進行折抵,系對自己權利的處分,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不違背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綜上,被告李曉萌尚應賠償原告宮四興損失1137.60元。
事故發(fā)生后,被告李曉萌為原告墊付費用共15000元,原告依法應予返還。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十九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二款、第十八條第一款、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市分公司給付原告宮四興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64758.43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二、被告李曉萌賠償原告宮四興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其他損失1137.6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三、原告宮四興返還被告李曉萌為其墊付款項150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四、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35元,由被告李曉萌負擔1474元,原告宮四興負擔16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曉楠
代理審判員 殷玉嶺
人民陪審員 郭艷霞
書記員: 王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