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彭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青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桂超,
湖北佑應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楊某財,男,****年**月**日出生,漢族,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住武漢市青山區(qū)(戶籍地重慶市奉節(jié)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尹鋒,
湖北省弘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盧某某,女,****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青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尹鋒,
湖北省弘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石忠安,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青山區(qū)廠前街鐵鋪嶺社區(qū)肖家灣***號(戶籍地重慶市奉節(jié)縣。
被告:王美訓,女,****年**月**日出生,漢族,重慶市奉節(jié)縣人,住武漢市青山區(qū)(戶籍地重慶市奉節(jié)縣)。
被告: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昌區(qū)巡司河商住區(qū)匯文新都C區(qū)底層商網1層10號。
法定代表人:楊某財,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尹鋒,
湖北省弘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第三人:
武漢怡豐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青山區(qū)冶金大道47號。
法定代表人:楊建華,該單位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欣,男,****年**月**日出生,漢族,該單位員工(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彭某與被告楊某財、盧某某、石忠安、王美訓、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第三人
武漢怡豐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彭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桂超,楊某財、盧某某、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尹鋒,被告石忠安,第三人
武漢怡豐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欣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王美訓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彭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共同向原告償還投資款850000元及利息119000元(利息按2%月息計算,自2017年4月23日起計算至被告還清投資款本金之日止,暫計算至2017年11月23日);2、判令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共同向原告支付2017年4月23日前的投資利息560000元;3、判令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共同向原告支付投資回報1080000元及利息30495元(按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7年4月23日起計算至被告付清投資款本金之日止,暫計算至2017年11月23日);4、判令被告盧某某、王美訓、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對上述一至三項訴訟請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5、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等承擔。事實與理由:2011年被告楊某財、石忠安以合伙做工程需要資金周轉為由,邀請原告投資,并承諾給原告投資利息及回報。自2011年10月起,原告以銀行轉賬、現金等方式陸續(xù)向被告等人支付投資款172萬元。后原告得知楊某財、石忠安將該款用于第三人分包、被告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還建樓工程。楊某財、石忠安陸續(xù)向原告返還了投資款87萬元,并于2017年4月22日由楊某財向原告出具“承諾書”及“委托書”,確認尚欠原告剩余投資款85萬元,投資利息56萬元,投資回報108萬元,共計249萬元。故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楊某財、盧某某、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辯稱:1、被告盧某某、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與本案無關。2、原告與被告楊某財、石忠安三人系合伙關系,原告利用在第三人公司項目經理身份強行要求加入鐵機村的項目,且原告開始就知道項目,原、被告在2017年4月22日和4月26日分別簽訂了委托書,對三人合伙事宜進行了結算,對原告投資款的128萬元當中應該由楊某財承擔的43萬元,楊某財已經支付給了原告,剩余的投資款及收益249萬元,約定在鐵機村的錢到位后再支付給原告,并且委托第三人向原告付款。第三人已同意,并且在跟楊某財的結算中把249萬的部分已經扣除。該委托已經過原告同意。
被告石忠安:本人與被告楊某財、原告系合伙關系。原告投資了128萬元屬實,錢都用到項目上,錢是怎么分的不清楚,對訴請的249萬不清楚。
第三人
武漢怡豐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1、我們與被告楊某財合作承接了鐵機村B區(qū)的項目,后來甲方出現了問題。沒有及時支付工程款,已于2015年起訴了甲方,但現在還有2000多萬還未執(zhí)行到位,所以我們也沒有向被告楊某財支付工程款。2、本公司收到了被告楊某財委托我方向原告支付249萬元的委托書,我方的意見是把甲方的錢收回來后再支付給原告,并沒有說馬上支付給原告。該款已在被告楊某財的未結工程款中扣除。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與被告楊某財提交的證據均客觀真實,與本案有關聯,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
經審理查明,被告石忠安、王美訓系夫妻關系,被告楊某財、盧某某系夫妻關系。被告楊某財系被告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告多次向被告楊某財、石忠安支付投資款,用于修建“鐵機村”還建樓工程。2017年4月22日,被告楊某財出具承諾書,承諾:支付彭某投資鐵機還建樓30號地塊128萬元,楊某財個人應支付43萬元整,條件是楊某財賣鐵機還建樓房子1套(128平方米),什么時候賣掉,什么時候支付。當日,楊某財向第三人出具委托書,載明:現委托貴司支付鐵機村B區(qū)還建樓工程款249萬元(貳佰肆拾玖萬元整)給彭某。此款明細如下:1、彭某投資款85萬元(捌拾伍萬元整);2、彭某投資利息56萬元(伍拾陸萬元整);3、投資回報108萬元(貳佰零捌萬元整)。庭審中,雙方均認可承諾書載明的43萬元已付,委托書載明的85萬元投資本金是扣除43萬元之后的金額。原告彭某在委托書下方注明“同意此委托”。第三人系“鐵機村”還建樓工程的承包單位,原告彭某當時為第三人員工,負責該項目。第三人收到該委托后,并未將原告的249萬元工程款支付給原告,僅將被告楊某財、石忠安的未結工程款扣除了249萬元。
庭審中,被告石忠安自愿與被告楊某財共同向原告支付249萬元。兩被告對委托書載明的總金額249萬元及組成無異議,僅對計算方式存在異議,1、投資款85萬元,原告認為共向兩被告投資172萬元,償還87萬元,余款85萬元。被告認為雙方對前期投資進行結算,確認原告的投資款為128萬元(承諾書載明),后支付43萬元,余款85萬元。2、投資利息56萬元,原告認為本金172萬元,按月息2%,扣除已支付的,自2011年10月起分段計算至2016年。被告認為本金128萬元,月息2%,所得利息84萬元,被告楊某財、石忠安承擔其中三分之二,即56萬元;3、投資回報108萬元,系扣除各項成本之后的原告所占利潤。
另查明:彭某于2017年1月3日以借款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石忠安、王美訓、楊某財、盧某某歸還本案所涉投資款1331000元及利息533280元,本院認定雙方借款關系證據不足,于2017年3月29日做出(2017)鄂0107民初45號判決書,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該判決現已生效。
本院認為,被告楊某財出具的委托書,客觀真實,委托書載明的249萬元,由投資款本金85萬元、投資利息56萬元、投資回報108萬元組成。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均未主張雙方之間存在借款關系,并且(2017)鄂0107民初45號民事判決書亦認定本案所涉資金往來并非借款,故本案所涉249萬元并非借款。被告楊某財出具的委托書表示愿意支付投資利息及返還投資款,案件審理過程中,兩被告對支付投資利息及返還投資款本身并無異議,僅對付款主體及付款時間有異議,認為應由第三人在相關工程款回收后再行支付。故本院對原告主張的249萬元投資款予以認定。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249萬元投資款的付款主體及時間。第一,被告楊某財出具的委托書不構成債務轉移,僅委托第三人向原告付款,雖然第三人在與被告楊某財的未接工程款中扣除了249萬元,但第三人未實際向原告付款,故該款仍應由被告楊某財支付;第二,被告石忠安自愿與被告楊某財共同向原告付款,本院予以照準;第三,兩被告及第三人主張該款支付條件尚不滿足,應待相關工程款回收后支付,但未提交證據證明雙方存在相應約定;第四,原告與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并非借款關系,要求兩被告的配偶承擔連帶責任,并無法律依據;第五,被告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并未承諾向原告支付投資款,即使楊某財與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的財務混同,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也無需對楊某財的個人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六,原告與被告楊某財并非借款關系,即使原告的投資款用于被告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也無需為該筆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原告要求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共同償還投資款85萬元及利息,利息按月息2%標準,計算2017年4月23日至還清之日止,本院對其中投資款85萬元及按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共同向原告支付投資利息56萬元,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楊某財、石忠安共同向原告支付投資回報108萬元及利息,利息按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7年4月23日起計算至被告實際還清之日止,予以支持。原告主張被告盧某某、王美訓、
武漢渝智誠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楊某財、石忠安主張該債務已轉由第三人承擔的抗辯意見,不予采信。第三人主張該款的付款時間條件未成就的意見,不予采信。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楊某財、石忠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彭某支付投資款85萬元及利息(以85萬元為基數,及按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標準,計算2017年4月23日起至實際還清之日止);
二、被告楊某財、石忠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彭某支付投資利息56萬元;
三、被告楊某財、石忠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彭某支付投資回報108萬元及利息(以108萬元為基數,及按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標準,計算2017年4月23日起至實際還清之日止);
四、駁回原告彭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減半收取的案件受理費13958元,由原告彭某負擔3958元,被告楊某財、石忠安負擔10000元。案件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彭某負擔1000元,被告楊某財、石忠安負擔4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
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施義
書記員: 周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