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彭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南省華容縣人,居民,住大悟縣。
原告:劉某某(系彭某之長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大悟縣。
原告:劉悅馨(系彭某之次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大悟縣。
原告劉某某、劉悅馨的法定代理人:彭某。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黎文志,湖北關山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為提起訴訟,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申請財產(chǎn)保全,進行和解,調(diào)解,代退費用,代收法律文書等)。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大悟縣。
被告:熊云華(系劉某某之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大悟縣。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峰,湖北勤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彭某、劉某某、劉悅馨與被告劉某某、熊云華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8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彭某及三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黎文志、被告劉某某、熊云華及二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徐峰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彭某、劉某某、劉悅馨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二被告支付因劉維進工亡應分得的賠償款項80萬元;2.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彭某系二被告之兒媳,原告劉某某、劉悅馨系原告彭某之女、二被告之孫女,原告彭某與劉維進(系二被告之子)曾是夫妻關系。2015年6月15日,劉維進在內(nèi)蒙古因工傷亡,三原告因此受到精神痛苦并失去經(jīng)濟來源。隨后劉維進之父母(二被告)共獲得107萬元賠償款,此賠償款包含三原告應得部分。二被告占有此賠償款期間,只給過原告彭某1萬元,還有80萬元未分配給三原告。原告彭某系劉維進生前配偶,對賠償款享有支配權;同時,原告彭某系原告劉某某、劉悅馨的法定監(jiān)護人,對二個女兒應得撫養(yǎng)費享有保管等權利,故二被告應將三原告所得部分支付給原告彭某。
被告劉某某、熊云華提出書面答辯意見稱:1.答辯人之子劉維進因工傷亡后,答辯人劉某某、原告彭某以及其他眾親友前往內(nèi)蒙古協(xié)調(diào)善后事宜,支出較多交通、食宿費用,加上隨后為劉維進操辦喪事,共支出了18萬元;2.原告彭某與劉維進在劉河村建房,部分款項系向親友所借,劉維進工亡后答辯人已將上述款項中的60萬元用于償還債務;3.劉維進工亡后,答辯人沉浸在無比的精神痛苦之中,因傷心過度,支出4萬余元醫(yī)療費用;4.劉維進工亡后,答辯人以及三原告一直生活在一起,日常生活開支均系從上述賠償款中列支;5.答辯人與三原告共同生活期間,不分彼此,相互以親人和家庭成員對待,上述賠償款應屬于雙方的共同財產(chǎn),答辯人也享有處置的權利,況且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原告方均未向答辯人主張分割賠償款。綜上,答辯人認為三原告所訴的賠償款已經(jīng)全部用于生活開銷,已經(jīng)沒有剩余的賠償款可進行分割,故請求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后依法駁回三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彭某、劉某某、劉悅馨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身份證復印件及戶口本常住人口登記卡;2.戶籍登記證明;3.結(jié)婚登記檔案信息;4.原告彭某與被告劉某某的通話錄音;5.原告彭某與被告熊云華的通話錄音;6.原告彭某與劉鶴音的通話錄音;7.原告彭某與劉鵬程(參與劉維進工亡賠償商談的代表)的通話錄音;8.原告彭某與劉鵬程的微信聊天記錄;9.武漢市不動產(chǎn)權登記信息查詢單、武漢市不動產(chǎn)抵押記載信息單。被告劉某某、熊云華圍繞答辯意見依法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身份證復印件;2.工傷賠償協(xié)議書;3.劉鶴音的當庭證言;4.熊軍提的當庭證言。三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證據(jù)2、證據(jù)3以及二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證據(jù)2、證據(jù)4無異議,本院均依法予以采信并在卷佐證。對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三原告所舉證據(jù)4、證據(jù)5、證據(jù)6、證據(jù)7、證據(jù)8以及二被告所舉證據(jù)3結(jié)合原、被告雙方的陳述,可以確認劉維進因工傷死亡獲取賠償款共計107萬元,2018年元宵節(jié)前后原告彭某將二個女兒送交娘家父母照顧生活,隨后向二被告及所在村組親友詢問、商討賠償款分割事宜,至于劉維進工亡家屬及親友前去協(xié)調(diào)支出的差旅費以及辦理劉維進喪事支出的費用將由本院結(jié)合具體情況綜合分析酌定;三原告所舉證據(jù)4只能證明二被告之女在武漢以按揭方式購房,不足以證明二被告將所獲得的賠償款轉(zhuǎn)移至女兒名下。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本案的基本事實如下:
被告劉某某、熊云華夫婦生育劉維進及女兒劉玲二個子女。原告彭某與二被告之子劉維進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生育劉某某、劉悅馨二個子女。2015年6月15日劉維進在天津市翠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時受傷,經(jīng)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隨后,原告彭某、被告劉某某及親友數(shù)人前往內(nèi)蒙古與天津市翠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商談賠償事宜,約一周時間雙方達成賠償協(xié)議,由天津市翠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次性賠償劉維進因工死亡產(chǎn)生的喪葬費、撫養(yǎng)費、贍養(yǎng)費、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精神撫慰金、差旅費等共計107萬元。劉維進的尸體在殯儀館火化后,天津市翠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悉數(shù)將上述107萬元支付給被告劉某某。隨后,原告彭某被安排在黃站鎮(zhèn)小學任代課教師,女兒劉某某、劉悅馨由二被告幫忙照顧,原、被告共五口人均在劉維進生前家庭居住生活。2018年元宵節(jié)前后,原告彭某將二個女兒送交娘家父母照顧生活,不久即向二被告及所在村組親友詢問、商討賠償款分割事宜,后因原、被告雙方意見分歧過大而成訟。
本案雙方爭議的主要焦點問題:1.劉維進因工亡獲取的賠償款107萬元如何進行項目細分;2.劉維進親友前往內(nèi)蒙古協(xié)商賠償事宜支出的差旅費用核定;3.劉維進死亡后,二被告給付原告現(xiàn)金及承擔的生活費用核定。原、被告雙方均未能提供劉維進工亡賠償項目明細單,107萬元是劉維進親友與天津市翠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協(xié)商達成的意見,具體賠償項目中的確切數(shù)額沒有羅列,如何計算得來難以核實,訴訟中三原告主張參照2015年度內(nèi)蒙古一般損害賠償執(zhí)行標準進行推算較為合理,對本案原、被告雙方亦相對公平,本院可予以參考并作適當調(diào)整,結(jié)合本案實際,本院對劉維進工亡獲取的賠償款具體核定為:1.死亡賠償金567000元(2015年度內(nèi)蒙古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0元年×20年);2.喪葬費27228元(2015年度內(nèi)蒙古職工月平均工資4538元月×6月);3.精神撫慰金50000元;4.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75930元(因劉維進工亡系通過協(xié)商達成意見,商談的賠償項目有超出法律規(guī)定情形的情況,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包含原告劉某某、劉悅馨的撫養(yǎng)費和被告劉某某、熊云華的贍養(yǎng)費,因劉維進工亡時原告劉悅馨尚未滿周歲,故該項費用的計算實質(zhì)是按兩個被扶養(yǎng)人計算18年的數(shù)額,由四個人平均分配,即2015年度內(nèi)蒙古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885元年×18年);4.差旅費49842元(總賠償數(shù)額107萬減去上述賠償項目數(shù)額之后的剩余部分,因劉維進親友方前去內(nèi)蒙古人數(shù)較多,路途遙遠,且居住數(shù)日,交通費、食宿費支出共計約5萬元符合客觀實際)。自劉維進工亡后,三原告一直跟二被告一起居住生活至2018年元宵節(jié)前后,原告彭某當庭認可收到二被告給付的現(xiàn)金18000元,結(jié)合本地生活消費水平,本院酌定二被告另行承擔了三原告的生活費22000元。
本院認為,物權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有,共有人對共有的動產(chǎn)或不動產(chǎn)沒有約定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的,視為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就本案而言,原、被告雙方基于親屬關系獲取因劉維進工亡產(chǎn)生的賠償款項107萬元,但原、被告雙方?jīng)]有約定各自份額,故上述賠償款可視為原、被告雙方共同共有。原告彭某在其夫劉維進死亡后婚姻關系即已經(jīng)結(jié)束,其與劉維進共同生育的二個女兒尚年幼,急需撫養(yǎng)費用維持正常的學習生活,原告彭某作為原告劉某某、劉悅馨的法定監(jiān)護人,對二個女兒的撫養(yǎng)費亦享有管理支配的權利,二被告拒不分割劉維進的工亡賠償款損害了三原告的合法權益,也給二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不便影響,故對三原告要求對因劉維進工亡所獲取的賠償款進行分割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因差旅費、喪葬費已經(jīng)實際支出完畢,可供分配的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三原告依法享有60%的分配比例,二被告占40%的比例,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原、被告雙方各占50%的份額,據(jù)此核算,三原告應分得賠償款558165元【(567000+50000)×60%+(375930÷2)】。抵扣二被告給付原告彭某現(xiàn)金18000元及墊支三原告的生活費22000元,二被告還須支付三原告518165元(558165-18000-22000)。被告劉某某、熊云華提出107萬賠償款已用于償還房屋建設借款等消耗殆盡的辯解意見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認可。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五條、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第一百零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某、熊云華向原告彭某、劉某某、劉悅馨支付因劉維進工亡應分得的賠償款518165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付清。
如逾期不履行本判決確定的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1800元減半收取5400元,由原告彭某、劉某某、劉悅馨負擔900元,被告劉某某、熊云華負擔4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忠海
書記員: 李為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