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建宇
李常梅
劉少娟(河北郭建新律師事務所)
沈某某
李振國
原告強建宇,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李常梅(原告強建宇的妻子),女,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劉少娟,河北郭建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沈某某,農(nóng)民。
被告李振國,農(nóng)民。
原告強建宇與被告沈某某、李振國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強建宇的委托代理人李常梅、劉少娟,被告沈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
原告強建宇、被告李振國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沒有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強建宇訴稱,2013年9月,我經(jīng)人介紹給二被告蓋房,當時商定日工資180元,待完工后給付工資。
9月25日我與小工蔣海全、侯某一起給其做外墻裝修時,從架子上摔倒,左腳跟受傷,被送往延慶縣醫(yī)院就診,因傷情嚴重又轉到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共花去醫(yī)療費11673.2元,交通費1700元,現(xiàn)在距受傷已快八個月了,我左腳仍不敢著地,不能從事體力勞動。
我受雇于二被告,在為其蓋房時受傷,二被告應該對我的損失全部賠償,因協(xié)商未果,因此提起訴訟,要求二被告賠償我的各項經(jīng)濟損失125367.73元。
被告沈某某辯稱,2013年8月份,我父親沈忠家要蓋小房,因此與包工者張某商定由其組織施工隊施工,工程人工費按用工量結算,原告為張某施工隊成員。
2013年9月25日,在施工過程中原告從腳手架上摔下來造成腳跟部受傷。
我既不是房屋的所有人,也不是出資人,更不是原告的雇傭人,所以原告將我作為被告告上法庭沒有任何道理。
其次,原告在施工中違反操作規(guī)程,在挪腳手架時沒有從架子上下來,而是站在架子上讓其他人挪的,他有嚴重過錯。
第三、原告的腳以前就受過傷,這是他在受傷那天自己說的。
所以說,在整個事件中,被告及被告的父親都沒有任何過錯,所以,我們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為證實其主張,原告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證人侯某、張某的證言。
2、診斷證明、醫(yī)療費收據(jù)、住院病案及用藥清單。
3、交通費證明。
4、鑒定結論及鑒定費票據(jù)。
5、被扶養(yǎng)人身份信息證明。
在質(zhì)證過程中,被告對證人侯某、張某的證言提出異議,認為當時是由于原告自己的過錯造成的。
對此本院認為,被告沒有提交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實,因此不予支持。
對原告提交的醫(yī)療費票據(jù),提出其中有一張是張樹啟的名字,與本案無關。
對此本院予以支持。
對醫(yī)療費還提出其中有購買消食片的費用,不應該支持,對此本院認為,該用藥是醫(yī)生在原告治療過程中根據(jù)原告治療需要開具的,應該予以支持。
對原告主張的交通費,被告提出,原告受傷后是其妹妹送他去的醫(yī)院,而不是租車。
對此原告予以否認,被告也沒有提交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
對原告提交的其他證據(jù),被告沒有提出異議,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被告沒有提交證據(jù)。
根據(jù)以上證據(jù)和雙方當事人的陳述,本院審理查明以下事實:2013年9月份,被告沈某某找到張某,要求張某給他們家蓋南配房,雙方商定:以日工資形式,大工工資每天180元,小工工資每天120元。
談妥條件后,張某又找到原告強建宇、侯某、蔣海全等人開始施工蓋房。
2013年9月25日,在施工過程中,原告從施工的架子上摔下來,致左腳根部受傷。
原告先后到延慶縣醫(yī)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進行治療,共住院7天,花去醫(yī)療費11814.94元,交通費2609元。
2014年7月23日,原告經(jīng)河北北方學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為九級傷殘,醫(yī)療終結期240日,營養(yǎng)期45日,護理期75日1人,花去鑒定費1400元,交通費400元。
本院認為,首先是被告沈某某與張某達成口頭施工協(xié)議,之后張某召集原告等人給被告施工蓋房,張某只是召集人,原告實際是給被告提供勞務。
其次,二被告也按照達成的協(xié)議給干活人發(fā)過工錢,因此,二被告是接受勞務者,二被告應該對原告在勞務中受到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在提供勞務過程中,沒有盡到注意義務,應該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結合具體案情,被告對原告的損失承擔80%的賠償責任,計款81332元,其余損失由原告自己負擔。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二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81332元;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原告負擔360元,被告負擔144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
本院認為,首先是被告沈某某與張某達成口頭施工協(xié)議,之后張某召集原告等人給被告施工蓋房,張某只是召集人,原告實際是給被告提供勞務。
其次,二被告也按照達成的協(xié)議給干活人發(fā)過工錢,因此,二被告是接受勞務者,二被告應該對原告在勞務中受到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在提供勞務過程中,沒有盡到注意義務,應該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結合具體案情,被告對原告的損失承擔80%的賠償責任,計款81332元,其余損失由原告自己負擔。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二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81332元;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原告負擔360元,被告負擔1440元。
審判長:湯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