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上??粕新蓭熓聞账∷厣虾J衅胀訁^(qū)。
負責人:周海波,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時瑞芳,上海科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光慧,上??粕新蓭熓聞账蓭煛?br/>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上??粕新蓭熓聞账?以下簡稱科尚律所)訴訟、仲裁、人民調解代理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20年3月4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被告科尚律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時瑞芳、陳光慧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退還律師代理費5000元。事實和理由:2019年12月初,原告看中延安西路XXX號新虹橋中心花園一處空地,想租賃后作為天然富硒小麥草展示點,經咨詢,聯(lián)系到負責此工作的案外人上海虹聯(lián)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約定于2019年12月9日下午方面洽談??紤]到原告對國家園林綠化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條例和公園場地租賃收費標準、參考價格以及相關租賃政策信息知之甚少,故原告于2019年12月7日,聘請被告律所時瑞芳律師作為代理人,雙方簽訂《聘請律師合同》,約定原告委托被告于洽談之前起草法律文書,并于2019年12月9日陪同參與租賃洽談。當天,原告即支付5000元法律服務費,且多次提醒被告律師準備法律文書,但被告未起草任何法律文書,且最終洽談失敗。原告認為此次洽談失敗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就是代理方沒有起草法律文書(國家園林綠化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條例等)。綜上,被告無故違約,中途終止履行合同,應根據(jù)合同約定退還全部費用,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科尚律所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原告主張被告違約是認為被告未起草合同,但起草合同需要原告提供合同基本要件,在談判之前無法起草合同,且談判期間原告與案外人分歧較大,不存在被告中途無故不起草合同。談判后,原告要求被告律師陪同察看其他公園,盡管該要求不在委托范圍中,出于對原告的幫助,被告律師依然陪同原告察看,但對方負責人在開會,無法接見,留了聯(lián)系方式,但當晚原告告知不需要再聯(lián)系了。我方從未提出終止合同,如果原告今后與上海虹聯(lián)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就合同基本條款達成一致,我方仍可幫助其起草合同。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和質證。經審理查明事實如下:
2019年12月,原、被告簽訂《聘請律師合同》,約定張某某(委托方)因與上海虹聯(lián)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場地租賃事宜,特聘請被告(代理方)律所時瑞芳律師作為代理人,處理各項法律事項。委托、代理事項:起草法律文書、參與談判;委托、代理權限:無;費用5000元/次。若代理方無故中途終止履行合同,代理方應退還全部費用。協(xié)議委托代理事項及委托代理權限各款,須由雙方協(xié)商選擇,若委托方需更改,可在該款空白處注明。2019年12月7日,被告支付律師代理費5000元。2019年12月9日,被告出具一張金額為5000元的法律服務費發(fā)票。當天,被告律所律師陪同原告與上海虹聯(lián)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洽談租賃事宜,但雙方談判失敗。后被告將為推介原告產品制作的ppt寄送給原告。
上述事實,有《聘請律師合同》、發(fā)票、快遞面單、簽收記錄及當事人當庭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予以認定。
庭審中,原告表示被告違約就是未起草法律文書,合同約定的起草法律文書是指公園租賃收費標準、租賃政策,國家園林綠化相關法律法規(guī)。被告則認為,公園租賃政策、標準不是被告所能起草的法律文書,合同約定起草法律文書是指租賃合同,被告承諾若原告與上海虹聯(lián)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談判成功,被告仍愿意為其起草相應法律文書。另,我國目前國家園林綠化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禁止公園場地出租,原告之所以與上海虹聯(lián)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談判失敗,是因為雙方就租賃期限、面積、租金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與被告無關。
本院認為,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務的,委托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務不能完成的,委托人應當向受托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本案中,原告認為系被告無故終止履行合同,故應退還全部費用。但根據(jù)本案查明的事實,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費用標準為每次5000元,被告在接受原告委托后,已陪同原告至案外人處就租賃事宜進行了溝通磋商,但未能完成簽約。原告方認為被告無故中途終止履行合同無相應事實依據(jù),本院難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四百零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對原告張某某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50元,減半收取,計人民幣25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朱??駿
書記員:高??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