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張陽綱。
原告:劉某。
原告:王某知。
原告:何某某。
上述四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馬忠恒,荊州市楚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熊某某。
委托代理人:姚忠斌,湖北昭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唐梅。
原告張某某、劉某、王某知、何某某訴被告熊某某、王某某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案,本案依法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飛適用簡易程序對本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陽綱、原告張某某、劉某、王某知、何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馬忠恒、被告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姚忠斌、被告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唐梅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告熊某某與死者王某某、被告王某某三人簽訂的《合伙協(xié)議》合法、有效。根據(jù)《合伙協(xié)議》約定由王某某、王某某負責開車及車輛的一切管理及保養(yǎng),保證車輛安全運行,由熊某某負責車輛的業(yè)務營運及收入。王某某在負責運輸貨物途中不幸死亡,該行為發(fā)生在合伙關系存續(xù)期間,屬于是在履行合伙事務時死亡。對于王某某死亡的后果,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并無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王某某是為了合伙人的共同利益在從事合伙事務時造成自身損害的,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是合伙受益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故由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給予死者王某某家屬適當?shù)慕?jīng)濟補償,既合情理,也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綜合考量,本院認為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給予死者王某某親屬的經(jīng)濟補償以每人40000元較為適宜。
根據(jù)本院查明的事實,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在2015年5月份協(xié)商將合伙出資購買的車輛以240000元予以出售,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各自獲得50000元,其余140000元給予死者王某某家屬,死者王某某的妻子張某某出具了申明。根據(jù)被告熊某某與死者王某某、被告王某某三人簽訂的《合伙協(xié)議》可知,對于合伙期間的合伙財產(chǎn)屬于三方共同經(jīng)營、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共同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利益,故售車款240000元應當由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死者王某某各自獲得80000元。而實際上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各自才獲得50000元,所以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各自已向死者王先榮家屬補償了30000元,故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各自再給予死者王某某親屬10000元的經(jīng)濟補償。
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熊某某、被告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各自向原告張某某、劉某、王某知、何某某給予10000元的經(jīng)濟補償。
二、駁回原告張某某、劉某、王某知、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430元,減半收取3715元,由原告張某某、劉某、王某知、何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訴訟費,款匯至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260401040005030,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荊州市長江大學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李飛
書記員:王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